“成也三分制,败也三分制”,宋代军权三分制到底是对是错?
宋太祖赵匡胤用相较于过去帝王收复兵权更为温和的方式杯酒释兵权,显示了他更具智慧的一面。军权旁落是封建统治者最为忌讳的一件事,所以再收回军权之后为避免重蹈唐朝五代覆辙,进行了一系列军权统治改革。
将过去作为最高军形式机关的兵部权利分散,仅掌握厢军、民兵和部分后勤保障的军事事务管理权,发兵权分由枢密院,统兵权分给了三衙。建立了枢密院——三衙体制“枢密院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 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形成了枢密院、三衙、兵部军权三分的局面。
一、宋代军权三分制产生的背景
枢密院作为宋朝早期军政中心却并不是宋朝首次设立的,枢密院从唐末已经存在,设东西两院,行东院印。掌管枢密院的就是枢密使。枢密院的职能和权力不是始终如一的,宋朝早年间,每逢战时由皇帝亲自与枢密院行使军权,中书不得干预,之后宰相逐渐掌握枢密使的工作。宰相是文官能够掌管枢密院,这与宋朝的重文抑武的国策有重要关系。除了枢密使由文官执掌,枢密使的人选从一开始就参任文职。
然而建国初期武官人数多,任职时间长,只能并用文臣武将。直到宋真宗时期,枢密院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抑制武将发展,在檀渊之盟以后文官开始掌握枢密院,并拥有支配权。在此之后重文轻武的局面一步步扩大。在西夏战争中有着赫赫战功的狄青就是被重文轻武的国策压制最典型的代表。由于宰相兼任枢密使,致使枢密院大权旁落,枢密院成为实质上被架空的机构。
与枢密院作为一个机构不同不同三衙四厢是北宋中央统兵的机制,并被后世认为是为一种成功的统兵机制。三衙四厢本身是统兵的建制,三衙互不统属,编制相对独立。纵观历史,宋朝内忧外患不断,民不聊生,为免重蹈唐朝五代蕃镇掌握兵权谋反的覆辙,三衙本身皆是皇帝亲军“宿为天子”,后来扩展为统领全国军旅,形成普天之下皆为“天子之兵”。杜绝了大臣手握军政两权威胁皇权的可能。
而作为军权三分之一的兵部却没有参政权,宋朝兵部扩大了事务权,但是其兵权被枢密院所侵占的事实没有变,兵部本为执掌兵权所这礼物,但是在宋朝仅仅作为军政的“后勤保障部”而存在,宋朝军权三分而兵部最弱,是为“无实权之闲曹。”
二、宋朝军权三分的目的
军权三分的本质是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防止军政大权落到蕃镇手中。军权三分,相互制约,极大程度上保护皇权免受内部叛乱的威胁。加上宋朝重文抑武,基本上杜绝了武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秦桧将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岳飞头上的时候,可以看得出宋朝对于武将的抑制已不仅仅存在于限制其势力发展上。武将本难以升官进爵,一旦有了战功会让朝廷惶恐不及,以致于无实外患而杀害忠良。
不得不说,从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来看,军权三分对赵家统治中国做出了不小贡献,在其统治的三百多年之中从未出现过武将专权的情况,纵观历史,武将专权通常是一个王朝覆灭的开始。但是岳飞的出现让赵构绷紧了神经,哪怕面临着外敌入侵的风险,也要解散岳家军,明明知道莫须有是个无理的罪名也让岳飞断送了姓名。
军权三分达到了其安内防兵变目的,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宋朝战事不断,文官掌权多没有作战经验,不习惯征战,下令时犹豫不决,贻误战机。范仲淹称:“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宋朝施行军权三分制是为了王权的稳定,当然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并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同样也没考虑武将对于作战的需要。体现了宋朝武将地位低下,统治者为了抑制武将获得权利煞费苦心。
三、军权三分对宋朝的影响
宋朝军政机构冗杂,战时“发兵之先,须奉圣旨,官每为宰相所兼,又有御营司、督府、帅司,用分其权,于是枢密兵柄,支离破碎。”由此可见发兵作战之前,分权众多,不利于作战决策,坐误戎机。枢密院有发兵权不能统兵,三衙统兵而不发兵。王安石变法设有强兵法如: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等等保障宋朝军队建制,但由于机构互相制约,逢战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低下。
宋辽,宋夏,宋金,宋朝每逢外敌入侵都不能有效应对,宋朝空有军队建制却屡战屡败。宋朝积贫积弱,百年之积,惟存空簿,民不聊生以致于宋朝后勤保障不足,连年战乱要保障军队粮草就要保障赋税,加重了百姓生活负担。宋朝底层百姓生活远没有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那般。所以即使防止了武将兵变,宋朝的农民起义却持续不断。如水浒传里讲到的水泊梁山、方腊起义等等。国内不能有效治理产生的内患加速了宋朝的覆灭。
四、总结
宋朝的军权三分杜绝了武将专权叛乱的可能,重文轻武的国策又进一步抑制了武将在宋朝的地位。狄青行伍出身受到排挤所以最终也只能做到枢密副使一职。宋朝军队强干弱枝,频繁更换禁军,将不常在,兵不常练,一到战争打响无人可用。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积弱积弊,宋朝屡战屡败,导致外敌入侵不断。内部不得有效治理,内患也此起彼伏。
军权三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存在,但重文轻武的宋朝过于忌惮武将崛起,对武将及其亲军极力打压,导致了军队缺乏将才,军队战斗力薄弱,发兵权掌握在文官手中作战命令下达犹豫不决,屡次延误战机。领土每被侵犯,虽然军队庞大,建制完整却只有挨打逃跑的份。其利弊昭然可见。
参考文献:
1、龚延名.宋代军权三分制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32卷);
2、姜艳迪.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科技致富向导》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