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骈体文:重铸汉语文章的风骨和颜值

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是以古文(散体文)的面貌出现的;其实,他们大多数也都是骈体文的大家;弱化骈体文的文学史,是不真实的文学史,没有反映出汉语创作的实质。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暴露出当代语文教育乃至当代汉语的深层困境。

中国人用汉字、汉语写文章,写了几千年,名篇佳作璨若星辰,蔚如云霞。

现在的学生们,学习了十二年的语文,为什么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好文章?其实,成年人何尝不是这样?很多文史专业人员何尝不是这样?

当代汉语和文章的水平,如果与古代——哪怕和较近的清代末期相比,客观冷静地讲,无疑是大大地退化了,甚至可以说是沦丧了。

前面的文章中,介绍了汉语有三对关系。

上课不开口,作文流水账……今天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 

说明了汉语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最大、也最明显,需要加强书面语字词、修辞、写作技巧的系统训练。

汉语寻根: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兄弟之争

说明了文言文和白话文本来水乳交融,亲如兄弟,“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废除了文言文和经典学习,这是百年之后的当下,语文教学和汉语水平退化问题的根源。

下面的几篇文章,将会还原真实的汉语文章演变史,发现一个当下还在被隐藏和误解的事物——骈体文,它是铸就汉语文章风骨和颜值的关键。

什么是骈体文

骈(pián)字从马,并声,表示二马并驾

骈体文是一种与散体文相对的文言文文体。《文心雕龙》中称为“俪辞”,唐代始称骈体文,又称为骈俪文、骈偶文。

骈体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对偶句为主,其他特点还有藻饰华丽、多用典故、讲究平仄和韵律(但又不如韵文严格)。

由于骈体文的句式多用四字、六字相间而成的双句,故也称四六文,但这是到晚唐、宋代才有的称法。

骈体文导源于汉魏,形成于六朝,繁衍变化于唐宋,繁荣兴盛于清代。

在六朝之前,没有散体、骈体的区别,也就没有散体文和骈体文之争。骈体文产生之后,一直与散体文平分秋色,原本不该有恩怨争分,很多佳作都是骈散结合的,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也是一种骈散结合的特殊文体。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废除了文言文,骈体文便被忽视和遗忘了。大多数古代文学史教材都选择性地弱化、过滤掉了骈体文,或者对其充满了贬低和误解。

使用骈体或者骈体文这个术语时,需要注意有三层不同的内涵:

一,最狭义的指六朝骈文,特指齐梁时期的“徐庾体”,后世被诟病的主要就是它。
二,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唐宋以来与散体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三,具有骈体特性的文章或者修辞方法。

骈体文是如何产生的

骈体文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对偶、辞藻、典故、韵律等特点,自古有之,这是汉语单音节、多声调独具的优势。

先秦文献常常骈散相间,虽然侧重不同,但是率性自然,更富参差变化。

例如,《道德经》五千言,不仅大半以上使用对偶,而且还用韵。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左传》《国语》铺陈排比,洋洋洒洒,骈词偶句,俯拾即是。我一直窃疑古人是否有这种出口成章的功夫,或许是后世书写成册时又用书面语加工过的。

从文体特征看,《诗经》《楚辞》可以视为骈体文的先源。但是,骈体文直接的源头还是汉代的辞赋,而辞赋则是《诗经》的流变。

“赋者,古诗之流也。” 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是诗歌的简化版,从对偶和用韵看,汉赋摇摆于诗歌和古散文之间。到魏晋时代,各类赋体文章日趋整丽严峻,六朝骈文便呼之欲出了。

刘勰《文心雕龙》中已经分析了“文笔之辩”。“笔”是散体文,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的约束。“文”是骈体文,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

《文心雕龙》

六朝骈体文

六朝指的是六个以南京为国都的朝代,包括吴、东晋、宋、齐、梁、陈。魏晋以降,文人的创作实践,使得文学从经学和史学中独立出来,更加重视诗文的音乐美和形式美,主要表现就是骈偶对仗。从积极的角度看,这反映了汉语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等,后世公推庾信(513-581年)成就最高。

其实,在庾信之前,骈文创作已经蔚为大观,清代学者根据时代顺序,又把六朝骈文分为汉魏体、晋宋体和齐梁体等,甚至认为晋宋体朴雅遒逸,品格最高,现举两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兴作于东晋永和九年(353),早于齐梁体骈文繁盛期一百多年,全文28行,324字,散体为主,骈散自然结合。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之《兰亭集序》

早于庾信的江淹(444-505年),历仕宋、齐、梁三代,德、行、言皆立于世,既是辞赋大家,也是骈文高手,梦笔生花、江郎才尽的典故就是说的他。江淹的文章情真辞切,却没有后世的虚华靡艳;善于模仿前代的诗赋,又能够推陈出新。

俱启丹册,

并图青史。

宁当争分寸之末,

竞刀锥之利哉!

    ——江淹《诣建平王书》

江文通集

庾信早年与徐陵皆荫父功为抄撰学士,出入禁闼,文并绮艳,世号“徐庾体”,每有一文,天下竞相模仿传诵。

侯景之乱后,庾信滞留北朝,常作乡关之思,文章风格大变,《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杜甫有诗赞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壁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

呜呼!

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

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庾信《哀江南赋》

发现骈体文

自古文无异名,而体有递变。散体骈体,各有侧重,各有旨趣,本无优劣之争。记事说理,散体为主;抒情摹景,骈体是宗。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的百年来受到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屏蔽、污名化了骈体文,大众皆不知有骈体文,还都感觉自己文章写得挺美。

真正让我感触和发现骈体文的,是在深入阅读一些古代学术典籍时,发现古人的序言,不管是自序还是他序,大多文句典雅、辞藻富丽、笔墨精炼、意蕴悠远,例如梁朝顾野王的《玉篇序》、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序》、唐代颜师古的《急就章序》等,这些序言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要是有朝一日自己写出一本书,必须配上一篇这样的序言,即便作品中的内容时过境迁,能够留下一篇这样的文章流传,亦足可慰藉了。

后来有意收集了不少古人序言,反复诵读揣摩。至于古人各类文集的序言,如昭明太子的《文选》和唐代李善《文选注》的序言等,更是佳作辈出,就连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有一篇精炼漂亮的骈文自序。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注:松,即蒲松龄自称。罔两即魍魉。东晋干宝著有《搜神记》。黄州指苏轼,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些序言都是精彩的骈体文。这时才发现,我辈读了那么多年的汉语书,却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骈体文,问题出在哪里呢?

中国人都爱简单,骈体文简单讲,只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典故,一个是对仗。

典故有语典和事典两类,主要靠读书积累,尤其是读经史子集类的经典作品。

对仗就是对对子,从识字、学词开始就要练习,最初练习一、两字的对子,数月后加到三字,再数月后加到四字、五字、七字,两三年下来,自然就会对联赋诗了。

总之,典故和对仗,都需要打好多年的童子功,不是靠临时抱佛脚,背诵几篇名句范文,再学些作文技巧能够奏效的。

由此可见,我们当代的语文和作文教学法,在根源上、方向上、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偏颇。同样是以汉字汉语作文,古人作文以木石,尽可雕琢绘饰;今人作文以泥沙,只会堆砌涂鸦。

再者,古有诗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我们这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新时代,又将以怎样的文章风貌流传后世?

清代学者编选的《六朝文絜》,篇幅短小,构思精练,容易入门。

 馆主荐读 

汉语寻根: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兄弟之争

上课不开口,作文流水账……今天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

三味书屋的三长和两短(附音频+解读)

 原创 | 水木馆主

编辑 | 祁蕊

美编 | 徐静

 - 相关推荐 -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读 》

张学成  周宝银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了《周易》《尚书》《春秋》《老子》《庄子》《论语》《墨子》《大学》《中庸》《管子》《晏子春秋》《孟子》《荀子》《孙子兵法》《诸葛亮集》《颜氏家训》十六部文化经典作为解读对象,所选经典以儒家为主,兼顾道家、墨家、以先秦时期为主,兼顾其他时代。解读内容选取名句名段名篇进行,一般都有丰富的含蕴、精辟的说理,有一定的文学性,尤其重视对当代的指导意义的解读。

作者简介

张学成,文学博士,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员,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精品课程“古代文学”主讲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方面的研究,兼及区域文化、旅游文化研究。

周宝银,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儒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