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遗憾

今天是父亲节。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也开始记住了这个西方人的节日,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商家,都在大肆地渲染着这个极具感染力的日子。最近一直忙碌,直到此刻才能腾出时间完成我对爸爸的承诺,为他一个人写下这篇文字。

昨天和读书会的书友正好说起父母,我们都说到一句话:“父母是挡在我与死神之间的门”。可能是年岁渐长,多了一份对岁月的敬畏,也慢慢地明白为何父母总是会有各种莫名的担心。因为他们的“门”没有了,以前那个还能任性的孩子突然间变成了那道“门”,那种不知所措的恐惧迅速包围了他们,才让我看到了小心翼翼的父母。

是的,父母老了,不是从第一道皱纹开始的,而是从小心翼翼的转变开始的。以前过这个父亲节,我总是怀着感恩的心去写下每个文字,可今天的我,看着爸爸写给我的薄薄几页纸,想到的不止是这么多年他的不易,更让我看到曾经有个和我一样的年轻人,走过的一段路。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觉得遗憾呢?是无法再回望的时候。

曾经,我的爸爸就像我心里的大山,这座大山对我来说不是保护而是巨大的压力。很多年,我一直活在爸爸的影子下,无论是小时候笨拙地学习还是长大了努力地摆脱,我最想做的是能够超越这座,压在我心里很多年的大山。

我的爸爸是那种别人家的优秀孩子,优秀到我这个女儿只能卑微地仰望着他。在我还在为怎么让数学能够提高几分的时候,他曾经与我一般大时,便已无师自通地学会高年级的数学课程,甚至能给老师代课给他的同学们讲解方程式。在老师给我机会参加《萌芽》征文机会时,因为爸爸直接碾压我的文采,成了我文章的修改师。过去获得的奖状对我来说并不是奖励,而是一份沉重的鄙视。那些漂亮的文章,成了我成长过程里最不愿提及的往事。

那些成长的年月里,爸爸给我找了最好的小提琴老师,优雅的丹青师傅,给我报了书法、绘画、舞蹈、游泳课程,希望把我培养成他心目中最优秀的女儿。可我做出的成绩总是不如爸爸,他只需旁观就能画出活灵活现的翠鸟,自己练一练毛笔就能写出流利的行草,可我,只能成为不及格的学生。

后来爸爸去经商,独自在家的那些年,我在爸爸的书架上看到了过去他看的书,虽然看不懂可我还是捧着细细地翻。偶尔,我也会坐在爸爸过去的书桌上学着他写字。那个时候我在想,爸爸是怎么做到我望尘莫及的优秀呢?

这个疑问陪伴了我很多年,久到我以为答案就是爸爸的优秀是天生的。直到前几年,我在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后又走进了书的世界,慢慢地开始提笔写下心里的感受。我忽然想起,许多年前有个如我一般大的人,曾经告诉我的一些故事。

1959年--1961年是老一辈心里的恐惧,三年自然灾害成了百年难遇的大灾难,这三年让3812.5万公顷的土地变成了人间炼狱。在198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里记载着一个数字,1960年人口相比上年减少1000万。云南、川黔地区从部分重旱变成了重旱,全国粮食极度短缺,工业大面积停摆。

就在那些艰难存活的人里面,有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孩子,每日咬着番薯却依旧能交出满分的成绩单。可即使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让父母过多地宠爱,而是跟着妈妈出门做工帮补家里。

好不容易熬过了那艰难的三年,本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可没想到刚刚读初中的这个孩子,却在1966--1976那十年又陷入痛苦中。如果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我想没有人愿意去吃苦受罪,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想法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

1971年10月,贵州省样板戏学习班舞剧组给这个孩子发了一份录取书,在读书与生存的两难选择里,这个孩子选择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可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生活磨难,让他的身体指标没有达到舞蹈演员的标准,于是在领导的长谈后,他拿起了并不熟悉的中提琴。

可人总是忍不住靠近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就在那个时候他发现了关着门的图书室。在那个荒废的年代里,读书是一件奢侈又无用的事,可正是这件无用的事,成了他心里的救赎。在全唐诗、全宋词,散文大家,经史子集里,他又记起老师曾经对他说的话:“能不能不要放弃读书?再坚持坚持,你可以被保送进北大。”

一个人心里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一直往目标冲。所以他放下了手中的提琴,拿起了手中的笔。80年代初,是诗歌的乐园也是他的乐园,10年期间他写了不计其数的散文诗,先后在《山花》《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国内期刊,以及《贵州日报》《贵阳晚报》等报刊上发表近千首作品,并成为年轻的“贵州省散文诗创作中心”成员。

那个时候,有人推荐他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可是需要自费3万块钱。就是这笔钱难倒了当时的他,于是他决定下海经商,为五斗米折一折自己的腰。可这个决定就如当初放弃读书一样,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

后来,这个在商海里沉浮的年轻人被社会上了一课,他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于是,他决定将自己前半生的遗憾深埋在心里,把那些还不舍得放弃的梦想,放在了一个小女孩手中。他异常严格很少夸奖,从来没有因为女孩的身份让他降低一点标准,可他忘了,那个小女孩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直到有一天,那个小女孩突然变成了大人,拿着自己写的文字获得的证书站在他面前。这个曾经的年轻人突然间变了一个样子,他不再严厉批评,而是欣慰地鼓励,过去许多年埋藏在他心里的遗憾,突然间涌了出来。有个声音在说:“我想告诉你一个过去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曾经有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的过去,里面有他的骄傲也有他的不堪。他也有过为爱勇敢的时候,却明白人无法拥有的东西实在太多;他也曾憧憬过书本后的那扇大门为他而开,可他却没有机会再去扣响那扇大门;他也自恃清高以为实力大过噱头,却在现实打脸的时候明白,生活需要的不止是实力也有让人不耻的噱头。

世俗的名利让他迷茫过,一个16岁的少年离开父母,独自来到大城市,没有至亲的帮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但凭借一份顽强的心思,勤于学习,自觉历练,自视不输于同龄人。在经历了至今无法忘却的“10年动荡”,80年代的黄金文化时代,90年代市场经济,千禧年后的全民数字化时代,他也从一个小镇青年慢慢变成了一个“和光同尘”的中年人。

而当那个长大的女孩站在他面前时,这个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放弃期待的人,突然在女孩的眼里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光亮。在那道光亮里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也想起了曾经的遗憾。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以为早已忘却的过去,给那个女孩慢慢地诠释他对“遗憾”的定义。

当女孩听完了这个故事,她忽然看见了一个如她一般的人。这个人不再是过去心里压迫自己的大山,也不是留给她很多疑问的人,而是一个真实又鲜活的年轻人。他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她不再只是仰望着他,而是开始与他平视。直到这个时候,女孩才明白爸爸曾经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和自己一样为了梦想而追逐,为了生活而妥协的普通人。

遗憾,成了那个年轻人故事里的标签。可我却因为这个标签,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爸爸。今天是父亲节,可我并不想渲染什么生养之情,而是希望那个曾经的少年,透过文字再出现一次。无论岁月带走了什么,我想总有值得留在心里的东西。而我,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讲述一个教会我“脱媚去俗,清朗一生”的人最重要的故事。

此文,献给小闱的爸爸。我爱您,所以我希望您能在未来的日子,按照您想要的方式,不留遗憾地生活下去!

写,我喜欢的一切;

说,我表达的自己。

把时间交给阅读
图文编辑:小闱
图片来源:网络
音乐提供:QQ音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