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乐园到失灵性
从失乐园到失灵性
人类先失神赐的乐园
撒旦变成蛇,引诱了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这是创世神话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夏娃和亚当对应的是从神向人过渡的历史,神性渐渐向人性转换,但神、人之间还有交际。伊甸园是神营造赐给人类的乐园,失乐园之后,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乐园。
人类再失自己营造的乐园
失去了神赐的乐园,后来也有耶稣带领人类,抵御魔鬼撒旦的诱惑,拯救人类复乐园,重返伊甸园。圣经是崇神的时代,人类又回到了神赐的乐园。
人类也有自己设计的乐园,在中国《礼记》设计出“大同”,有孔子崇尚的西周及以前的礼乐有制、纲常有序的世界;在西方有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描绘出的《理想国》。没有神的参与,人类自己设计的乐园,都赋予精神以极大的价值。柏拉图直接说出: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相对于观念的世界,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精神二字从字面上就是精灵和神祇,精神对于人类的本意是神灵在人间的遗迹,说明人间的乐园也少不了神的存在。人的心中有神灵的存在,即可以通灵,人就有灵性。
人类自己设计的乐园一开始就是乌托邦,不知从哪一代开始,抬头已是被神灵抛弃的天空,远离了神灵的护佑,人间在欲望的混沌中,只是偶尔有神灵的光掠过。
人类在否定神灵中,也在慢慢地失去自己设计的乐园。
人的灵性正在消失
人类历史既是从神话而来,神与人之间也是有着一条脐带的连接,还记着这连接神、人间的脐带,灵性就不会丢失。
人天生是通灵,有灵性的,灵性就是人与万物神灵的交流。自胎儿始,即在母体内辗转不安分,谁说不是在与黑暗混沌世界里的神灵无言的对话?出生以后,婴儿的灵性是显见的:婴儿总是长时间盯着某一处,眼前及远方看似空无一物,却总会有着成熟味道的心领神会的一笑。心领神会一词拆开了就是与神相会,是用心相会,不需语言。有时婴儿也会在与神相会后,露出不得其解的疑惑表情,这大约是没能心领神会。婴儿这些丰富的表情不是对人,其实是对着空中和心中的神灵。可见婴儿是最通灵性的。
稍长大一点成儿童,婴儿期与神灵的相会开始成为记忆,就总在绿野、洞壑间追寻仙踪,感知的到一草一木中的精灵,在童话和神话故事里成长发育。“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一路追问中,儿童长成少年。
接下来在各种教导中,渐渐成为成年人,慢慢地不在意山林深处有没有神仙,甚至觉得童话和神话幼稚、虚妄,而是更向往人多的去处,喜欢红尘中的富贵繁华,也接受人所共制的各种规制,在规制中人和人渐渐趋同。也渐渐地不能沟通神灵,灵性蒙尘。
而神灵总在幽静原始处,也在心静处。红楼梦里的那块顽石,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灵性已通,被带去花柳繁华地走一遭,贾宝玉的出世就含着这石,所以他是通灵的,可以梦游太虚幻境,也与万物精灵相通,“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但也有失宝玉继而失通灵的时候,此时,贾宝玉神魂失散,是一个傻子。实际上宝玉傻的时候也是通灵的,反而在汲汲于红尘中事,才如和尚所说,是被红尘蒙蔽了灵性。蒙蔽了灵性,可不就是一个俗物。人总是在长大成年后,失去了灵性。所以人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容易怀旧,怀旧是怀念那个有灵性的年纪,总是自己质疑是怎样可悲的从通灵走到了俗物或蠢物?这说明人类走出神赐予的乐园后,没有能够营造出属于人性的乐园。人只在短暂的少年时代通灵,眼中看得见神灵与万物,此后即被浊物遮眼,只看得到世相。只有些傻子、艺术的人、偶尔葆有初心的人或偶然拂去心中尘埃的人才会得见神灵。人类还在继续营造自己的乐园,这个乐园是否沟通天人之际,有没有神、人的交往?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以主动的死抵达极致的爱,我不知道他的乐园是在死与爱的哪一边?他是不是在生命接近尾声里里发现了原始的爱,挣脱了世俗道德伦理而实现了他的《复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