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风趣的一篇短文,措辞委婉,情怀豁达,更令人深受启迪
苏轼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大文豪,他博学多才,一生经历坎坷,也著述无数。因为宦途起伏不定,让他遭遇了很多磨难;但才子也有幸去过很多地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并让他对生命增添了一些深刻的感悟。苏轼从小勤奋好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可是多舛的命运,又令其可以接近佛老庄禅,从而做到了儒释道兼修,他的诗文中也明显地体现出任运随缘的特点。下面介绍苏轼很风趣的一篇短文,措辞委婉,情怀豁达,更令人深受启迪。
临皋闲题北宋:苏轼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革新主张,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贬地的生活艰难,先生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就开始自力更生地开荒种地。临皋亭位于黄州东坡赤壁,苏轼刚到黄州时,曾住在定慧院禅寺附近,后来便搬到此处。范子丰是他的儿女亲家,其父范镇也是北宋大臣,并与司马光齐名。苏轼来到黄州后因为人生地不熟,为了排遣愁闷,经常写信给范子丰。而对方也会把家乡的新奇事情、以及自己建房盖屋等事,详细地告诉亲家。
先生得知这位亲家新建了一处豪宅,虽然心里有点酸酸的滋味,但是他马上就呵呵一笑。诗人觉得人生苦短,不可太在意得失,既来之则安之,也许老天爷如此对待落魄之人,正是在考验自己的意志品质,于是即兴写了这篇短文,表达心志。作者在开篇先介绍临皋亭,它离大江很近。江水滔滔,清澈鉴人,诗人立刻联想到家乡的峨眉雪水,虽然离此万里之遥,但也应该流经此处。作者倍感亲切,于是欣喜地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这里好像就是先生的第二故乡,他也就不必苦苦思念故园了。
接下来是千古名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简单的话语,却极为奇警。作者用一个“闲”字,表达出自己恬淡悠闲的生活状态,以及任运随缘的淡泊襟怀。闲,并非无事可做,而是摆脱了仕途的束缚,没有了名利的羁绊。先生感到自由惬意,又可以安然地读书创作,可谓苦中作乐、乐而忘忧。而且这种“闲”,也是用贬谪之痛换来的,更是一种祸福相生。
正因为作者无拘无束,又不在乎得失荣辱,于是就可以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宽阔的大江,仿佛是他的储水罐;茂密的山林,好像是他的后花园。他每天虽然躬耕陇亩,与渔樵为伴,和鸥鹭为伍,却一点也不感到寂寞孤独。所以当作者听说亲家的新宅落成后,他除了祝贺,还诙谐地说,“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作者要以临皋胜景,与范家的新第园池比个高下,看似玩笑话语,又确实发自肺腑。可见作者毫不在乎自己的穷困潦倒,反而极其率真和淡然。作者在短文的最后,还以幽默的口吻,说出自己还需交“两税及助役钱”,其实是对王安石的一种巧妙讽刺。
其实有这种感受的诗人并非只有苏轼一位,唐代诗人许浑晚年过着隐居生活。他在润州的丁卯庄修建了一个茅屋,虽然条件简陋,但因为周围环境幽静、民风淳朴,诗人非常喜欢如此恬静安闲的生活。而宰相裴度致仕后,在家乡修建了别墅豪宅,极其奢华铺张,让很多人羡慕不已。若论景色之美,许浑的茅屋当然无法与裴宰相的园林相提并论。但是如果考察休闲之乐,这位柱国大臣却不如山野村夫轻松悠闲。
苏轼的这封信极富情味,不仅措辞委婉,而且令人启迪深刻。作者尽管仕途失意,谪守他乡,却情怀豁达,丝毫没有落寞之感和颓废之情。他住在长江边,因为饮食沐浴,皆取自家乡峨眉的雪水,似乎就很感亲切和满足,于是便有了他乡是故乡的感觉。更为豪放和奇绝的是,先生把自己看成是江山风月的主人,还天真、诙谐地向友人发问,江山风月与新第园池,谁胜谁负?作者还情怀烂漫地认为,自己因为悠闲而占有的江山风月,胜于友人之园池。由此不难想象,东坡先生流连山水的闲情、以及旷达不羁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