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39)
久居地安门的老北京人
2004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经过市规划委等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北京旧城保护首次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这些规划文件就像一张张的防护网,使北京的古都风貌不再被继续受到破坏。
1950年代的地安门
遗憾的是地安门早已经不在了,最为可惜的是仅存的地安门西侧的雁翅楼,是在1999年修建平安大街时才被拆除的。专家学者们共同认识到,地安门内外大街既是皇城内部城市的主要道路,又是北京旧城北部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恢复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打造北京城市名片,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久居地安门的老居民唐松杰欣喜地看到,2005年以后,地安门一带几乎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相反,那些以前只是在老照片里见到的老北京却不断修复和再现。比如,地安门雁翅楼,以及地安门火神庙,都是在原址复建或重新修复的。
地安门外大街火神庙
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先生曾说过,应重点疏散旧城的外来户,让那些“老北京”尽量留下来。唐松杰十分认同这样的观点,“这些原著居民对北京有着很深的情感和记忆,他们是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始终坚信,“胡同的原著居民还在,北京的文化便会传承下去。”他举了个例子说,一次在地安门吃炒干时,有个外地小伙子问这是什么?唐松杰很惊讶地看着对方说,你都不知道是什么,为何还要排队?对方回答说,听说是老北京名小吃。
炒肝
还有一次在小吃店喝面茶,一个外地客人用勺子将面茶和麻将调料搅拌在一起。一位不相识的老北京着急地说道,面茶不能这样喝,应该这样……说着话,还亲手示范。这就是老北京的传承,老北京的文化。
1936年生在地安门,长在地安门,15岁就远到张家口工作的杨大妈,已经年近八十岁了。在退休后回到北京的日子里,杨大妈总是惦记着来地安门走走看看。在小吃店喝碗面茶,出店门站在地安门十字路口,指指点点地寻找着童年时的记忆。
杨大妈回忆说:“小时候我父亲就在地安门前摆摊卖烟卷,为了中午不耽误生意,我每天放学头一件事就是给我父亲送饭。有空就在地安门大门洞底下玩会儿,特别是夏天,小风飕飕的,可凉快了。”杨大妈接着说:“看如今这大马路,多痛快啊!连胡同里地上都铺着大方砖。我们小时候就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只要是下雨下雪,那路根本就没法走。”
地安门外大街
自2005年起,西城区对文保区开展了整治提升工程,包括人行便道的改造,使用最新研制的渗水砖。有雨水不存在地面上,直接渗透。既方便了行人,又保护了地下水。在街面美化,如建筑物外立面、胡同、牌坊门楼整治、架空线入地、新增改建绿地等,就连路两边的垃圾箱都是重新设计的。
如今,地安门外大街沿线已完成了景观提升工程,街道、门楼、牌匾、胡同等都将按清末民初时的旧貌修缮,楼层高度超过两层的必须降低“身高”,或者干脆拆除。最碍眼的就是地安门百货商场,是复古工程中重点改造中的重点。(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