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第一诗人陶渊明的一生总结:辞职一时爽,一直辞职一直爽

陶渊明出去找工作了,第一份工作的起点特别高,江州祭酒。“祭酒”在古代是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北大清华校长,级别不是一般的高。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做过这个官职,比如荀子。到了东晋时期,很多官职分化聚合,“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宋书·百官志下》)陶渊明所担任的江州祭酒之职务,相当于地方百官之首了,而不仅仅是管教育的。州祭酒掌管着一州内的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说白了,大事小事都归他一把抓。这机会到底有多好多难得?就好比一个大专毕业生,投递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简历,竟然就被世界五百强公司录取了。

按照我们俗人的观点,机会来之不易,他要珍惜。然而,事实证明,如果第一份工作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同时又得来的太过容易,那么机会也是很容易被放弃的。从来没找过工作,也没有任何职场经验,对职场的想象更多来自于书本上的曾祖英雄盖世的历史传闻,以及自己脑海中充满中二气息的理想主义情怀。没过多久,血气方刚的陶渊明和他的上司不对付了。他的上司是谁呢?王凝之。就是他任命陶渊明做的这个官。陶渊明和王凝之,在官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副市长和市长的区别。

王凝之是谁呢?你可能不了解,但我说一个人,你立马就知道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王凝之就是王羲之的二儿子。这个人是个好人,书法写得也不错,可惜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而且还迷信邪教——五斗米道。他的老婆谢道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女。初一上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咏雪》,说的就是谢道韫的才华出众。王家和谢家在当时都是举国闻名的门阀大族,这两家联姻可不得了。谢道韫嫁给这个老公以后才发现他胸无大志。有一天实在忍受不了了,气得跑回娘家,家里的老爷子谢太傅(即谢安)看着侄女哭哭啼啼,心疼地安慰她,“你老公怎么着也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儿子,人品和才学都不错,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个地步?”谢道韫说,无论是同家叔父,还是他的兄弟,都是顶天立地响当当的人物,就是没想到,有王凝之这种人。(语出《世说新语》)自己的老婆都瞧不上自己,可想而知王凝之的家庭地位如何。

陶渊明一介寒门出身,有人赏识给这么大个官做,衣食无忧,是不是应该得过且过、感恩戴德?或者像他的曾祖陶侃那样,折节侍奉?没准干个几年,又能光大门楣,光宗耀祖了。然而,陶渊明不这样想。他干了没多久,辞职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上司太蠢了(这并不意外)。陶渊明时时以自己的曾祖陶侃为榜样,只是时局动荡,他没法出来做官。按他自己的话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胸怀壮志飞扬四海,展翅高飞思越远方。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有志青年,却遇到了这么一个上司。一天天的,正经会议没有,就是带着大家一起信教。啥玩意啊?要把大好青春浪费在陪这位爷身上吗?陶渊明一狠心,一跺脚,就辞官了。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我无法穿越历史,但如果陶渊明事后知道,这将会是他出道即巅峰的高光时刻,也很可能是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块跳板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过?从道德的眼光来看,如果陶渊明真的心怀报国之志,那么他应该效法他的曾祖陶侃,忍辱负重也要坚持下去。当年,曾祖陶侃一心报国,收复中原,在广州任刺史时候,工作很清闲,于是就每天早上起来,搬一堆砖放在办公室里,到了晚上,再把砖搬出去,如此日复一日,从不停歇。下属们很是迷惑不解,又不敢问他,怕他是脑子有病,终于有人壮着胆子去问,老大,你搬砖干什么?陶侃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的志向是收复中原,但是现在的日子太安逸了,我怕自己太舒服以至于忘记了胸怀天下的理想”。瞧瞧,搬砖也能报国;瞧瞧,什么才是心怀壮志?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此时的陶渊明的家庭生活压力是极大的,因为他上有老母亲,下有4个孩子要抚养。同一年,他的原配夫人去世,据说是因为难产。虽然痛骂上司蠢货,甩手挂印辞职的样子很帅气,可是回到家中眼瞅着孩子嗷嗷待哺却无米下锅的样子真的狼狈。

顺便也说一下王凝之的结局。五年后,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军攻打会稽。王凝之不听手下进言,要求全城不设防备。他亲自设坛祈祷,并公告百姓说不用担心,因为他已经请得“鬼兵”助阵。是不是让人啼笑皆非?随后,孙恩攻破城墙,王凝之的四个儿子全部遇害。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孤守终身,没有再嫁。(凭她的家世背景,再嫁是很容易的。)

陶渊明在家歇了四五年,其间娶了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五个儿子出生。迫于养家的压力,他又出仕了。先是投靠桓温,后来投靠刘裕,做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四处调任颠簸。这些军阀之间彼此打来打去,每个人的手上都蘸着无数人的鲜血,成天想着不是黎民苍生而是自己篡位做皇帝。在这辗转的十年里,陶渊明从29岁到40岁。孔子言,人生四十不惑。陶渊明渐渐想开了,匡扶社稷的志向渐渐心灰意冷,归隐田园的心思越来越强。在跟随刘裕期间,他写下了这首诗。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诗中最后四句话,他说,自己已经看倦了异乡的风景,心心念念的只有故土家园。看看云中的鸟,看看故乡河里的鱼。这种纯粹的想法是多么强烈啊,以至于怎么能被公务所牵绊。算了吧,顺其自然吧,我终究还是要回到山林之间隐居的。

每每看到这句诗,我都感觉很悲哀,我相信陶渊明的心情恐怕也是一样。大丈夫立志创业,最辉煌的年华就是从30岁到40岁的那10年光景,这是收获的10年,是成全的10年,可惜,在陶渊明这儿,却是颠沛的10年,一事无成。但是他还不敢放手,因为他的真的压力大。按他自己所说,为官这些年,家里都没有攒下钱。现在做父母的,家里一个小孩都感觉累够呛了,而陶渊明家里有5个小孩。

离开刘裕后,义熙元年(405年)初,陶渊明转到当时驻守浔阳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宜处任参军,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出仕。自从上次系统地思考过要不要离职之后,在这期间,他反复犹豫不定。终于,刘敬宣离职后,上岗半年左右的陶渊明也随之弃职了。辞职这个事,不能轻易地想,不要轻易地尝试,不然真的很容易上瘾。

没多久,陶渊明又扛不住了,又出来做官了,家里六七张嘴等着吃饭,怎么办?这一年的八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经叔父陶逵介绍出任彭泽县令。其中的原因,他自己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开篇就解释了,“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意思是,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他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当县令的都有公田可以自己处置,陶渊明的想法就是,其一,家人有饭吃;其二,给自己隐居挣点酒钱。

但是,好景不长。到任八十一天,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又因年终了,上面要求考核绩效,派都邮到县里检查工作。下属劝他收拾一下自己的着装,好好地去接待一下都邮,把这个事应付过去就完了。陶渊明一听就怒了,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后,解印离县,赋《归去来兮辞》。

这个事出现的很奇怪。按道理说,陶渊明不是第一天当官,对于政绩考核这种公务,他应该是熟悉的;对于毕恭毕敬接待都邮官,勉强把面子功夫混过去,他应该也不是第一天接触。可是为什么早不发火,晚不发火,偏偏当官10年之后发飙了?他自己在《归去来兮辞》的序言中解释了自己辞职的原因,说是自己渴望归隐,早不想当官了,正好妹妹又去世了,所以借了这个契机而已,丝毫没有提都邮的事情。但是在史书《晋书》中变成了是因为都邮检查工作,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才离职的。这说明陶渊明的辞职是有预谋的,真实原因是他自己不想干了,辞职的由头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正因为说了这话,足以表现了自己行为上的正派,深得清流士林的欣赏,所以才载入史册。

可问题是,为什么他又不想干了呢?按照我的分析,首先,时局动荡,文人清流不得善终,也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对现实心灰意冷。其次,他毕竟辞职辞惯了,常言道,辞职一时爽,一直辞职一直爽。还有一点,以往的研究者一直替陶渊明辩护,但客观来说,陶渊明的文才大于政务之能。空有他曾祖之志,但是既不能学他曾祖那样,卑躬屈膝,折节下士;又没有他曾祖陶侃的勤恳实干的才能。像他这种清流文人,性格上桀骜不驯,清高自许,生逢乱世之中,是很难生存的。估计他自己也清楚不是那块料,干脆心向自然,投奔山林岂不快哉。

归隐10年后,陶渊明的日子渐渐不好过了,饿肚子是常有的事。陶渊明因此写了很多自己种地、劝农甚至出门讨饭的诗歌。刚开始隐居的时候,陶渊明对自己的务农技术相当自信。他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可见他开荒不少,而且收成还不错。但实际情况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再加上,从气候学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一个小冰河时期,气候恶劣,冬季异常漫长寒冷,夏季干旱少雨,蝗灾四起,饥荒遍地。所以,陶渊明的诗中也不时出现“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但陶渊明仍然是幸运的,他的隐居隐出了名堂。按照当时荐贤招隐居的制度,对于这样的人物,州郡长官有举荐之责。江州刺史王弘在任时,想请他吃饭,陶渊明有意回避。后来王市长拜托陶渊明的朋友庞通之帮忙,假装由庞请客,半道上王市长突然光临,才算是见到了陶渊明一面。王市长说听闻您有脚疾,就坐我的马车一同前往吧。陶渊明一口回绝,依然坐在由他的儿子和仆人抬的篮舆里,一路上和王市长谈笑风生,不觉有异。后来,王市长请他出山,他还是一口谢绝,王市长没办法,欣赏他的才学,就命人时常送些酒肉给他。

当时有个大文豪颜延之,也是一个寒门出身的隐士,家世背景和陶渊明很相似,精神上和陶渊明惺惺相惜。曾经当过江州刺史刘柳的军中文书,期间每天去找陶渊明喝酒。当时王市长听说以后,也想请颜延之吃饭,结果颜延之摆谱不去。后来颜延之离开时,资助了二万钱给陶渊明,哪知道陶渊明马上都送到小酒馆,说以后每天都来打酒。但凡伟大的诗人、艺术家,好像都不太适合过日子,欣赏一下他们的才华就够了,若要亲近他们的生活之中,还是罢了这个念想吧。

临到晚年,陶渊明已经穷困潦倒,瘦骨嶙峋,常常几天吃不上一顿饭。改朝换代了,刘宋朝廷的新任市长檀道济特意去探望他,他躺在床上,几天没吃饱饭,再加上发疟疾,形销骨立。檀市长对他表达了亲切地慰问:“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意思是,我听说贤明的人,世道不好就隐居,世道好了就出来做事。现在我们是清明的时代,你为什么还躲在家里,委屈自己呢?陶渊明回答得很实在:“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我哪敢称为贤人,没那志向。听闻此言,檀市长再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作罢。

接着没过几年,南朝宋元嘉四年,陶渊明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现在来总结一下陶渊明的一生。与其说陶渊明任性,倒不如说,陶渊明比我们都活得更明白。相比于同时代的很多文人隐士,他们陆陆续续都变节从仕,然而,陶渊明始终不为所动。他真正活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他自然纯真,想不接受收买就不接受,想隐居就果断隐居。他心中的那份原则比天大比地广。受俗世拖累的芸芸众生,有时也会忍不住羡慕陶渊明的那一份洒脱和坚守,我们可能永远做不到他那样,但人间有此一个清新脱俗的人,也足够成为精神的寄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