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山水画中的审美作用和意趣
倪瓒 容膝斋图
亭子作为衬景,在山水画中的审美构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清代王概说:“凡山水之有堂户,犹人之有眉目也。”应当说,山水之有“亭”,亦犹人之有眉目也。清代蒋骥说:“村居亭观……为一篇之眼目。”这些论述表明。亭的描绘在山水画中往往有“点睛”提神的审美效果。这种效果的获得首先是通过亭子在山水中的位置经营来实现的。
一般来讲,山水之亭的位置安排大约有如下四种情况:一是山脚之亭,二是山顶之亭,三是水岸之亭,四是林中之林。不同的位置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五代两宋的山水多气势磅礴,一些亭子作为衬景常常被布局在山脚下。如宋佚名《秋山树图》、北宋王诜《溪山秋霁图》和元高克恭《云横秀岭图》等。
北宋王诜的《溪山秋霁图》,画面左侧山峰挺拔峭立,山脚下古树参天,草木山石丛中掩映了一只小亭,从小亭的视角看去,江水浩浩荡荡。通过亭子,人们仿佛感受到山川之雄伟辽阔,同时亦可想见,在自然面前,人虽比亭子还要渺小,但仍然可以生发出心境之旷达。山脚之亭既有衬托山势的功能,又常与自然山水的形貌融为一体,使人既能感受到山水之雄之壮,又能引人探究山亭之幽之僻。正如清代费汉源所言:“亭馆全在幽野,其间架不贵高大,长而扁者为美。”
如元代高克恭的《云横秀岭图》就是这样的佳作。其山脚之亭掩蔽于丛林之间,似乎作为画面的令人注目之焦点,但逶迤的山坡,垂荫的树翳又使其成为欲显又藏的幽僻之景。
许道宁《关山密雪图》
山顶之亭是山水画构图的典型样式,清代龚贤曰:“亭子宜着高爽之处。”古代文人常常登高亭而眺望,借之而释放身心,进而去体悟山川的气象万千、天地的变幻无穷以及风云的奇谲流动。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山上建亭,宜于眺望,尤其是山巅山脊,视野开阔旷达,同时还可以构成优美的天际线。在自然风景区中,山高峰奇,云兴霞蔚,若借高山幻景,纳四时烂漫,如日出、日落、云海、霞光等,便会构成他处所绝少见到的奇幻景观,是设亭观景的最佳处所。”
北宋许道宁《关山密雪图》,图中山峰高低起伏错落,大雪遮盖了世界,压低了寒林枝丫,荒寒萧寂,一片寂白。画面中部山头陡耸,气势极其恢宏,右侧另一山顶处一亭翼然,仿佛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劲雪寒风。该亭的布局意在将人的视线引向山下的凝波静水,有一种凛冽的寒意随着远景在画面中弥漫开来。再如明代杨文聪的扇面山水《山间高亭》,画家以十分简略的笔触勾勒出一座空亭,置于中景的山丘之上,周围草木栈桥都布局在高亭之下,置身于此亭之中,眺望远处风景,真有“孤亭一目尽天涯”之感。
倪瓒 《溪亭山色图》
水岸之亭靠近溪水河流,这类亭子乃是文人画家构建的惬意休憩之地。如明代文徵明的《云壑观溪图》,画面下部的亭子被密林遮掩,只露出一侧亭屋顶,亭内三人抬头观看倾泻的瀑布,水花四溅,拍打在距离亭子不远的岩石上。这样的布局使得画面平添一种声韵之美。当代画家傅抱石更是描绘这类亭子景象的杰出高手。再如倪云林的《溪亭山色图》,寥寥几笔的形象勾勒,凸显亭子的宁和安静,一泓清水,一间茅亭,蕴含着淡淡的从容与高洁。
仇英 《桃村草堂图》
林之亭亦是常见的描绘手法,这些亭子或掩映山林之中,或藏于山峰的半山腰、路径的中间部分。清代沈宗骞说:“起手作窠石,及近处林木,此当安屋宇,彼当设桥梁、水泉道路,层层掩映,有生发不穷之意,所谓开也。”应当说,山林之亭也有这种层层掩映、生发无穷的作用。如明代仇英的《桃村草堂图》,远山高耸入云,烟雾蒸腾。中景山丘起伏,林木茂盛中置一座空亭,亭坡曲折之间溪水顺流而下,近景高松葱茏,层层叠翠,环亭簇拥,致使该图整个下半部在视觉上繁缛浓密,由此显得中间空亭的清幽和虚旷,如此巧心营造,使得画面虽然满实但并未带来闷涩、压迫之感。当代画家黄宾虹、李可染也常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尤其是黄宾虹,常于浓茂的墨色覆盖中绘有一亭,如意黑绒之上镶嵌着一枚晶莹的宝石,整个画面顿然活气生发,密中通透。
实际上,山水之亭的位置安排并无固定格式,以上所举四种情况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画家往往会根据画面构图需要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使之产生不同的作用,并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意趣。绘画中的亭子以及亭的位置经营不仅可以调节构图平衡关系,也能够营构一种审美旨趣,而且还往往成为画中的“诗眼”,成为诗意生成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