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你的“极简主义”?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
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者认为人根本不需要用到那么多东西,所以提倡将不需要的东西扔掉或者送人,然后在源头也就是购买环节上要深思熟虑,非必要的东西就别买了。但是“极简主义”,因为一个“极”字,所以很容易让人走向一个极端,类似《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女主麻衣,把整个家的东西几乎全扔了。我看这部短剧的时候,倒是觉得墙上的电视其实并不必要,因为我现在从来不会坐在客厅看电视了。我在几年前买了一部65寸的大电视,当时想的是用来看电影,但是买来之后,发现用的次数不超一手之数。这件事提醒我,我们很多消费的决定是想当然的,如果按照我的标准,那么在我对“极简主义”下的定义里面,不应该包括电视这个东西。
因此极简主义不应该有一个普世性的标准,不一定得“极”其严格地扔掉东西,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我们要对极简主义下一个自己的定义,它是用来提醒你在生活里面有哪些东西是必要的,哪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哪些东西是压根不需要或者用不着的,然后根据你的个人实际情况,去最大化压缩自己对于物品的欲望。
前段时间我进行断舍离,断舍离讲究的是一个动态的极简主义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确实买了一堆用不着的东西,现在堆得到处都是,想处理出手又难,特别是一件大件,比如电视、电视柜、茶几,这些东西是当初装修房子的时候想当然就入手的,结果住进来之后发现我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这些东西都成了摆放,每每看到还碍到自己的眼。那么在我眼中的“极简主义”,自然就不应该包括以上物品,但是有些人有看电视的习惯,这些东西就不属于被处理之列。
实践极简主义,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劲地扔东西,一个劲地割舍自己对于物品的欲望,而是对现有的物品进行一个动态的思考,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处理掉,有哪些东西应该予以保留。再者,将来想买一个东西的时候,要事先想清楚这个东西摆放的位置,以及自己对它有没有确切的需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它,很多时候这种“需要”只是一种幻想罢了。
界定你的“极简主义”,其实相当于一个人探索自己内心欲望与需求的过程,将纷扰繁杂去掉,剩下的是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