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吃顿羊肉火锅吧
一年一度秋风劲,黄了银杏,红了黄栌。京城的大街小巷五彩斑斓起来,又到了吃羊肉的时节。
寒意渐浓,马上就是立冬,昨天就已经约好了好友,明天一起吃顿羊肉火锅。
想象一下,外面寒风凛冽,火锅店里却是热闹非凡。架上一口铜锅,点上两盘羊肉。清水一盏,葱姜二三,待水滚,再放上“肉净燕支透”的羊肉,三五知己围坐,边涮边饮,欢言畅叙,好不快哉。
提到羊肉,鲜美,驱寒,还滋补,在秋冬时节吃再适合不过了,如果还能围坐一起涮着吃,那就更美了。
北京人对羊肉向来是情有独钟。不仅因为北京地处内陆,天气苦寒,更是因为这里聚居着大量的回民,他们多以餐饮为业,且厨艺精湛,羊肉的吃法不仅多样,还极为讲究。
涮羊肉是北京人的必备美食,图为食客在东安市场的东来顺饭馆涮羊肉。
生活在如今的我们可能很难想到,百年之前的京城,百姓的日常饮食中肉类其实是以羊肉为主的。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载:“饮食习惯,以羊为主,豕助之,鱼又次焉。”据邓云乡先生回忆,三四十年代时他家住在西城,记得由甘石桥到西单,大街两旁羊肉床子有四五家之多,总多于猪肉铺。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单路口西南角的恒瑞号羊肉庄,据传马连良住在报子街的时候就经常光顾这家羊肉床子。
而涮羊肉,正是过去清真羊肉馆里主流吃法(爆烤涮)之一。
涮羊肉:羊肉锅子 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
关于涮羊肉的来历说法不一,不过吃羊肉这件事本就和北方游牧民族有很大关联。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匈奴、鲜卑等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羊肉也逐渐取代了猪肉,成为六畜之首,经常出现在北方汉人的餐桌之上。《洛阳伽蓝记》称:“羊者陆产之最。”
到了唐代,李唐王室本就有着胡人血统,生活习惯也和西北少数民族多有相似之处,此外,开放的民族政策也吸引着众多胡人来此经商或入朝为官。
由此,胡风在北地盛行,胡家酒、胡姬等等在诗词中屡屡出现,羊肉更是作为胡家特色,走入了朱门和寒户。羊肉的吃法也是异彩纷呈,回汤武库、红羊枝杖、逡巡酱、升平炙、羊皮花丝、珍郎……不一而足。
《长安十二时辰》中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刚出狱第一件事就是去西市吃水盆羊肉,而且一吃就是两盆。
到宋代,历代皇帝更是出了名地爱吃羊。宋神宗时期,御膳房每年都要消耗40多万斤的羊肉,平均每天要杀10只羊。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真宗时期,每天宰杀的羊已经达到了350只……
辽金元时期,尤其是元代,回回遍天下,大都城内更是聚居着许多回回人,都是朝廷新贵或富商大贾。蒙古人和色目人都爱吃羊肉,据元代宫廷饮食全集《饮膳正要》中聚珍异馔门”记载的菜品,总共96道,有73道是以羊肉作为主料或者辅料,占了3/4还要多。
《饮膳正要》聚珍异馔门第一章,图中三种汤原料都包含羊肉,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普遍认为,涮羊肉便是起源于元初。
最初,蒙古人虽说爱吃羊肉,不过做法大多粗放,主要是清炖或是炙烤。
忽必烈率军南下远征,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之间,想起家乡的清炖羊肉。哪成想,眼看着火刚烧上,羊也宰了,敌军便已逼近,战士们哪能空着肚子上阵杀敌呢?
情急之下,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于是,这种既方便又美味的做法逐渐在流行开来,并被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花市附近的羊市口自明代起就是宰杀与销售生羊的集散地。图中驴车背后可见羊市口“上三条胡同”的牌坊和写有“羊肉老铺”的招幌。
羊肉火锅真正出现在记载之中,已到了清代,清宫御膳食谱上就有“野意火锅”这道菜。乾隆帝对火锅是真爱无疑了,他曾在乾清宫办了530桌火锅席以宴请宗室,盛况空前。嘉庆帝登基时(1796)曾举办“千叟宴”,这一次便动用了银质、锡质和铜质的火锅共1550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而后,涮羊肉逐渐流传到民间市肆,在清真馆里盛行。徐凌霄《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正阳楼:醇香好酒白手起家 螃蟹涮肉享誉京城
说起涮羊肉,第一个想起的便是清真老号东来顺,有着“中华第一涮”的美誉。但在东来顺之前,涮羊肉更为有名的则是来自一家汉民馆子——前门外“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
曾有诗云:“醇香好酒白手起家,螃蟹涮肉享誉京城。民国年间摆设国宴,前门食堂日夜通吃。”
正阳楼饭庄位于前门外西打磨厂,创办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老板孙学仁的父亲,人称“孙小辫”,来自山东掖县,因家乡大旱,来京城谋生。因京城当时开饭馆的多为山东人,给了他很多关照,几年下来,孙小辫在前门大街路东开了家小酒摊。因为货真价实,生意日渐兴隆,十四五岁的孙学仁也来帮忙。爷俩苦心经营三十年,用攒下的钱盘下了肉市街一家二层楼的小酒馆,改名正阳楼。想要借正阳门之名,让自己的买卖像正午的太阳一样兴旺不衰。
开业之初,正阳楼虽说是酒馆,但其下酒菜除了煮花生、煮蚕豆、玫瑰枣、炸排叉羊头肉、猪口条等,秋天的蒸螃蟹可谓久负盛名,秋冬的烤、涮羊肉更是一绝。
据传,正阳楼的涮羊肉在选料、刀工、汤底和调料上都颇具特色。比如,店内所用的羊肉是从张家口买来的小羊,在自家羊圈中养肥之后,进行屠宰。羊肉必须用冰块压住,既能保鲜,又去除肉中的血水和腥膻。
正阳楼的厨师来自山西,刀法颇为精湛,二两羊肉能切出20片,肉片薄如蝉翼,长短一致,且肥瘦红白相间,可以在盘子上看见肉的自然花纹。
手切羊上脑
其羊腰子的横切法,还是在皇族后裔溥隽的指点下学会的,这来自于清廷御膳房的刀工,切出的腰子,薄大美观,入水即熟,别有滋味。
夏仁虎撰写的《旧京琐记》中亦有记载“北京肉市之正阳楼,以善切羊肉名,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
手切羊里脊
为了满足不同口味,正阳楼还将不同部位的羊肉分开摆放,这也是开了京城的先河。爱吃肥的,可以选择“三大岔”,肉色一边白一边红;爱吃瘦的,有“黄瓜条”,纯红肉;至于喜欢半肥半瘦的,则有“小三岔”,两头红中间白。
黄瓜条,几乎全是瘦的,口感却十分柔嫩
在正阳楼吃涮羊肉,讲究佐料全,有小磨香油、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酱油、米醋、卤虾油、辣椒油、花椒油、料酒、糖蒜、白菜、香菜、酸菜、粉丝等近二十样。火锅里还要放上鲜蘑、川冬菜、羊尾巴油、鲜鲫鱼和葱姜,火煨鲜汤最是一绝。
肉好、片薄,作料全,汤又鲜,正阳楼的涮羊肉在整个京城都是数得上号的。
因为掌柜孙学士交游广泛,曾于1923年任北京商会会长。因而当时很多军政界要人经常光顾正阳楼,有时国宴也在此举行。
可惜的是,时局混乱,正阳楼却没能幸免。《旧京竹枝词》曾写道:“烤涮羊肉正阳楼,沽饮三杯好浇愁。几代兴亡此楼在,谁为盗跖谁尼丘。”掌柜的孙学仁和堂弟闹了矛盾,家业分散,正阳楼饭庄自然也遭受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安市场内东来顺涮肉馆的掌柜,又花了大价钱挖走了正阳楼的两个顶尖的刀工,正阳楼的买卖元气大伤。
随着炮火的肆虐,1942年,正阳楼不得不关门歇业,这一关就是四十年。直到1984年12月30日,才又在前门外重新开张。
80年代的正阳楼饭庄
不过,由于地处前门,客流量大,快餐比较受欢迎,于是店里一楼一半快餐一半炒菜,不过两年后便坚持不下去,改成了全部快餐。
1992年,正阳楼整修一新,模仿了洋快餐的经营模式,搞起了京城第一家“中式快餐”。红面灰色的玻璃钢固定桌椅,底下冒热气的一格格不锈钢餐台能装下20多种菜。
这只是饭庄的一楼,二楼则是经营正阳楼的传统菜品,于1992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螃蟹宴和涮羊肉,并研制开发新菜品。
可惜的是,如今您要是再在北京城里找正阳楼饭庄,已经“查无此人”了。
东来顺:百年炭火 清真涮肉
跟正阳楼比起来,东来顺应该说是后来者居上。
东来顺的创始人名为丁德山,是位回民,最初在东安市场摆摊叫卖清真小吃豆汁、扒糕。几年后,丁氏兄弟立铺挂牌,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之意,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棚被焚。市场重建后,丁德山在原处建起了三间瓦房,改招牌为“东来顺羊肉馆”,开始只是做一些羊汤、羊杂碎等,后来又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板丁德山重金从正阳楼饭庄挖来一位刀工精湛的名厨,帮工传艺,还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羊肉的切肉手法做了详细的规定。
再加上东来顺所用的羊肉本就鲜嫩,切出来的羊肉片铺在青花瓷盘里,透过肉能隐约看到盘上的花纹,久而久之,在东来顺吃涮肉,看师傅们切肉成了一景。
东来顺羊肉馆也因此吸引了无数食客,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常出入于此,比如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国画大师齐白石、京剧大师马连良、张君秋等等。
从古朴的紫铜火锅,到红白相间的羊肉片,再到香浓清淡的口蘑汤,无一不诱惑着食客拿起筷子涮上一涮,一涮即熟,久涮不老,再浇上可口的调料,吃起来鲜嫩爽口,食而不腻。
如今,东来顺已是全国闻名的涮肉馆,过去的一些程序也都有了简化。比如压肉排酸的过程,只需要在零下5度的冰柜里放置12个小时即可。比如过去都是人工切肉,如今则是被机器取代,手切只占一小部分。只有一些老餮,还会点手切羊肉,再讲究点的,还会按照部位来点肉。
如今,羊肉火锅早已成为我们日常聚会的首选。在感受羊肉的同时,不妨也人们也品味一下历史上那些和羊肉相关的奇妙往事。
关于涮羊肉,您还知道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