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画风的践行者------关山月
报酬之于画家,最好仅限于以画养画。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就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其作品以山水画和画梅见长。
他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弘;
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
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绘画。不过他父亲反对他学画。
1933年,关山月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在广州任小学教员。1935年受到高剑父赏识,进入“春睡画院”习画,成为高剑父入室弟子,由高剑父改名为关山月。
1939年,关山月在澳门举办“抗战画展”(在澳门落难时得到过渔民、慧因和尚接济,并曾皈依佛门),得到画家叶浅予、张光宇等人的欣赏,并应邀至香港公展。其中《渔民之劫》、《三灶岛外所见》、《南瓜》、《渔娃》四幅作品入选前苏联主办的“中国美术展览”。
落难澳门时举办抗日画展
漓江竹笩
长征第一山(中国画),关山月
《长征第一山》创作于关山月的晚年时期,用笔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散发着恢弘阔远的气息。“长征第一山”位于江西赣州市瑞金西部,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正是在此处,千军万马,攀山越岭,风餐露宿,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铸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征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井冈山图》作于1977年
这幅《井岗山》,取全景式构图,气势磅礴。
全画以墨打底,然后施石绿等色,既得坚凝深厚感,又获青翠如滴的效果。
左角是最近的景色,苍松挺立,山花如火,黑与红的对比加强了雄浑浓丽的气象。
画面中间一座绿色山峰由近而远向纵深方向伸去,然后是断崖绝涧,深不见底。
再往后,只见崇山峻岭、叠嶂重峦隐映在如江河滚滚的烟岚云色中。在接近画面中部的烟云间,依稀可见一纪念塔。
《绿色长城》1974年
《绿色长城》是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平远和高远,在透视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元素,有光影效果,但同时保留了中国画的韵味,将西画和中国画传统结合得很完美。
画中一排排的防护林正经历狂风的袭击,如一道绿色长城,保护着农田,防止沙、土流失。画中树林的重复列置容易单调乏味,画家平中求奇,力避雷同,加强了背景的表现,把枝干、树叶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使得画面宽阔深远。
1965年,开展“文艺整风”,岭南画派受到批评。
1966年,由于关山月作品《崖梅》画了枝干向下的梅花,因“倒梅”谐音“倒霉”,红卫兵批其意在“攻击社会主义中国'倒霉’”,以此“罪行”为首的大字报《关山月的五支毒箭》铺天盖地地张贴开来,并开始了对关山月的批斗。
1968年至1971年之间关山月先后被下放“干校”劳改,不准画画。
后来能画了。为了能够继续画画,关山月就画向上的梅花,所以这个时候他的《俏不争春》每一个枝干都是向上的,是满纸红花。
著名评论家李伟铭称之为“关梅”。
《俏不争春》
《俏不争春》在北京创作,图为北京创作场景
到了90年代,关山月把他毕生的代表作800多件捐给了政府。
作为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关老为艺术奉献了一生。
关山月画梅,被誉为“当今画梅第一人”。
这幅《红梅》无疑是关山月画梅作品中的代表作。全幅采红白二色对比,在画面层次上浓淡分明;构图亦别出心裁,一枝红梅盘曲而上,似要表现梅花的铮铮傲骨;而在造型和意境上,则一反传统画的路子,老干新蕊,笔力雄健,强调梅花的繁盛、热烈而不是孤俏冷艳。关山月于1984年写此,一面为表达自己“心花怒放”之喻,亦有寓国家繁荣富强之意。
《葱林猿嬉》1985年作
作品《葱林猿嬉》,云海翻腾,重山叠嶂,树丛中的几只猴子画得极为传神。画面既有气势磅礴的大场面,也有精妙绝伦的细节,这就是关山月的独特之处。
在艺术实践中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得很成功。
关山月处理得很成功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种处身于大自然中的抒情无疑远离了其时画坛程序化的空疏之弊,从而把山水画创作从“四王”余韵转化为新颖而亲切的形态。
关山月部分写生稿
80岁还坚持写生
关、傅二人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悬挂在中国的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迎宾厅,很多重要领导、嘉宾的集体照就在这幅水墨画前拍的。
关山月、傳抱石《江山如此多娇》现场
那些情趣低下,追名逐利的人,即使风云一时,也只能昙花一现。只有艺术不脱离政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伟大的抱负的艺术家,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
——关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