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太极无手”命题是否存在?一直萦系于心。说他命题吧,未见宗师、大师论述。而且无手在太极又似乎不通,毕竟太极与太极拳不可混为一谈。用太极拳无手又好像更说不通,世上果然有无手拳?那不应该称拳啊!
自从杨澄甫先生把太极拳传世以来,就标志着冷兵器时代在逐渐结束,拳的功能需要扩大,才能得以生存。百年来,太极拳以他绵绵不断的劲力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有拿他写书的,于是有了武打的精彩段落。有引伸到电影,电视里的,成了过目不忘的视觉盛宴。有编入舞蹈的成了太极舞,有用操来图解的,于是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扇,球,伞等。以动作唯美的舞台效果来表现太极拳的也出现了。和气功的结合,和道文化的联系,和佛教的结缘,和儒家文化的浸润以及国际文化的接轨形成了无所不包的太极系列文化。这是太极拳的时代适应性。使太极拳得到的如此广大受众面。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网络的发展,传媒技术的发达使太极拳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使各种精髓理论大白于天下。各种理念得到融合,派生出更多功法,功境,给太极拳和其他各方面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今天提出的“太极无手”希望在此平台上得到认识和讨论。这里“太极无手”的理念,首先确认,是在太极拳的范围内。其次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一种虚拟。并不能贯穿太极拳全部,这是由太极拳的虚实决定的。太极无手是以腰胯为主运动的一种称道,手只是随腰胯动作的辅件,本身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太极无手是一种意念,是把手的暂时忘却。而不是把手丢掉。顺随,是对对方劲的顺,是抛弃了一定的顶劲,拙劲为前提的一种说法。因为拙,顶劲是明劲,不具有虚的本质。势随是自己劲的惯性的发挥,同样借助腰胯的力量把劲通过惯性传递出去。这种劲具有放大的效应和集聚的能量,好比榔头的的力量。榔头的力量在“头”拳的集聚在稍节,掌握好稍节,用好稍节,使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是无为之中的有为,无手之中的有手,其中松透之中的惯劲应该发挥出来。好比箭的威力在箭头是同理。随化随发,也是无手概念,这里的化发在于随,随时、随地、随劲、随势。另外,这两种概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松”唯有松才能顺,才有势。唯有顺势才能达,这就是我们拳里经常表达的得机得势的主要方面。松的本质是什么?是能力的体现。庖丁解牛,是对牛体的充分了解,所以能够运刀自如,见松、见透、见精、见细、见功夫。因此我们求松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的一种训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没有秘籍可循。松的程度也各人而异。所谓松透也许只是少数人能够达到。里面主要在于心理素质,和技术达位,以及所遇到的对手。太极无手也是松透的表现,在于节节松,刻刻松,无有不松。在拳架中以腰领,以胯带,动则以腰,行则胯分,力由脊发都是体现了手的辅件作用或挂件作用,这在练到一定程度的太极拳者,相应有的体会。不以技打为目的的太极拳练习也能讲究无手的概念,这就是拳架中的松,以松空为目标,实际也是无我境界的自然感受。以气主宰的道文化把人身作为练气,练丹的对象,把意。气。神结合起来,使太极拳出于气的理念得到了延伸。于是出现了道家理论和佛家理念的支撑。释、道、儒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这种情况下太极拳有了更深更广的土壤。奇经八脉的加入,使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得到了延伸。静、净的理念,的确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效果。引导,或疏导将成为今后生活的常用词。太极拳应该在这方面起到他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