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解读”金陵十二钗”判词之二:李纨
漫谈“金陵十二钗”判词之二:李纨
文:龍乡
在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判词之前文,贾宝玉看到的《燃藜图》和秦可卿卧室陈设,暗示了十二钗判词是用谶纬隐语写出来的,而且必须从秦可卿的判词开始倒叙解读。遵从这种暗示,仔细地研读后发现,十二钗加上香菱、袭人和晴雯的判词,概括性地展现给我们的,竟然是1542年至1664年跨越122年的明朝末世之历史画卷。也可以说,它就是《红楼梦》全书的整体脉络和骨架。
所以再解读十二钗判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每个判词之间存在的紧密连系性,绝不可以有间隔、断节和混乱、颠倒的现象出现。
其实在小说中,集中地出现在一处的谜语或诗词,都不能拆分得七零八碎地去解读,而破坏了它们的连系性与整体性。
比如,“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的八个谜语,几乎就是一个谜底,暗隐着鲁王朱以海在舟山普陀洛迦山的抗清斗争;比如,林黛玉写的《五美呤》,五首诗合在一起,暗隐的就是皮岛守将毛文龙被蓟辽督师袁崇焕矫诏枉杀。
作为排在第一位之秦可卿的判词,概括了从嘉靖二十一年(155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102年的衰亡史。而其余十四人的判词,仅占了1644年至1664年二十年的时间,足见她们之间的紧密连系性。那么,处于第二位的李纨之判词,所隐藏的又会是什么呢?
且看书中所述:
后面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与判词对应的《红楼梦曲》是《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一图一判一曲,正如谶语的一图一谶一颂的格式一样。咱们先来说说判词:
桃李春风结子完
从表面看,'完”谐音“纨”字,好象这一句为的就是嵌入李纨的名字。
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的话,那就谈不上谶纬隐语和真事隐去了。
单凭对“桃李春风结子完”的字面去理解,其与对应秦可卿的那支曲子《好事终》之首句,“画梁春尽落香尘”所表达的时间是一致的,即喑隐着1644年三月十九日。再往深处去想,就会发现句子中竟然嵌有“桃李子”三个字,这就更加非同一般了。因为在隋朝末年流传着这样一个谶语:“桃李子,洪水绕阳山!”阳谐音杨,结果是姓李的取代了杨家的天下。那么1644年三月十九日,逼得崇祯帝自缢者,不正是也姓李吗?
如果说,李纨影射着李自成,是很难令人相信的,毕竟书中对李纨寡居、贞洁、淡泊、课子等描写,是没有李自成半点影子的。但是,在《红楼梦》第四回,李纨出场时对她的介绍,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李氏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因取名李纨,字宫裁……”
要知道,李自成的父亲即名李守忠。当然,作为读者,我们可以认为书中只是在介绍李纨时,提了一下李守中,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化名。但是,李守中的官职“国子监祭酒,不答应我们的“认为”。
国子监亦称国子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开始设立,以后的唐、宋、元、明、清都设有这个机构。国子监一个重要职责是主刻正经、正史,并以精校精审为著称。《红楼梦》中言其“曾为国子监祭酒”,正是以国子监精校精审主刻正经、正史这一点,来暗示“李守中”这个名字是真名,而非化名。估计在《红楼梦》中与故事有直接连系的人物,也只有“李守中”这一个真名。
而李守中这个名字,有可能就是为解读李纨的判词服务的。同时,也因为这是真实的名字,又为了“真事隐去”,不使李纨对李自成的影射轻易暴露,就对关于李纨的描写藏得更深更隐蔽。也因为如此,书中不得不用“分身术”:
比如在二十三回,宝黛共看《会真记》那天,说是“正当三月中浣”,实际是隐指1644年三月十一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渡过黄河,占领了会昌府。过了五天,即在第二十五回,贾环用蜡油烫伤宝玉的脸,那天为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了居庸关,直逼京师。此时的贾环即在影射李自成;过了四天,赵姨娘买通马道婆使用蛊术,让宝玉和凤姐中魇魔法昏迷,那天是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缢。此时的赵姨娘也在影射李自成;过了三十六天,即二十六回中,宝玉在大观园踫见贾兰手持弓箭,追赶两只小鹿。那天是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正急忙撤回京师。此时的贾兰也在影射李自成,而那两只小鹿,一个象征多尔衮,一个象征吴三桂。
正是由于这样的“分身”,才使李纨对李自成的影射,被隐藏得几乎不露痕迹。
到头谁似一盆兰
从表面看,这句话似是在隐指李纨的儿子贾兰,后来进士及第,做了大官,光耀门庭了。其实,“兰”象征着高雅高贵,隐意是说,李自成虽然占居了皇宫,但凭他的智慧与气质,到头来有没有做皇帝的命呢?
如冰水好空相妒
冰与水,既是转换的关系,又隐指满清。如冰水好,就是替满清做了好事。全句的隐意是,李自成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却被满清白白地占了便宜,空自留下了无尽的妒恨。
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是在讽刺李自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白忙一场,给世人留下的只有嘲笑的谈资。
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其立场是占在明朝这一边的,因此,对李自成和起义军,所持态度是反对与怨恨。所以在《晚韶华》曲子中,所展现的多是对李自成的讽刺挖苦。
上阕说李自成,最后获得的只有镜花水月和梦幻。做上了大顺皇帝,却有迅速失去,甚至还赔上了性命。枉自制造了那么多的杀戮。
下闋说李自成,在气昂昂登上龙庭,光灿灿佩上金印,威赫赫当上皇帝之时,却已离昏惨惨的黄昏不远。如同古往今来的那些王候将相一样,留下的也只不过就是一些虚名。
(下一篇《倒叙解读“金陵十二钗”判词之三:巧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