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怪象:学的是草船借箭,考的却是赤壁之战,考得越广学得越浅
语文越来越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之所以难教育在于:语文考试范围越来越宽泛,所学课文内容考得越来越少。
前些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还有课内阅读内容,占分14分左右。所谓课内阅读就是阅读内容来自所学过的课文选段,问题围绕此段设置。这类考题考查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同时教师课上所讲内容也能用上。
然而,如今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期中、期末考试,课内阅读已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是全部是课外阅读理解。课外阅读文章无边无沿,往往学的是《草船借箭》,考的却是《赤壁之战》,这不仅让学生怀疑:那么费劲地学习课本内容有用吗?
在语文教师看来,之所以卖力地讲课文,是希望孩子在老师分析课文中学会运用一定的解析方法,再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去。然而对于理解能力还普遍不高的孩子来说,这种知识迁移能力的获取只适合较简单的,有固定答题模板的题型。
这样一来,语文授课越来越模式化,越来越题型化,而作为“文以载道”的文学作用来说,结合题型来讲解阅读理解的答题模板显然失去了文学赏析的本来意义,也失去了利用文学唤醒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本质意义。
除了阅读理解不再考课内文章,文学常识也越来越倾向课外内容拓宽,往往我们所学课文中有一篇《三国演义》名著选段就意味着孩子要掌握《三国演义》作者、写作背景、主要人物的绰号、性格特点、人物相关的重要事件以及揭露的主题内容等,这一系列的考题,本来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入去读这本书,但是学生发现即使读了这本书,这类细节性的考题也很难记清,于是老师将此类文学常识整理成考点,让孩子死记硬背就成了对付这类考题的捷径。
小学阶段《中外童话故事》《中外寓言故事》《中外神话故事》《西游记》《三国演义》《昆虫记》《城南旧事》《夏洛的网》《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等基本都是小学生必读书目,而且会在大型考试中考到相关常识,即使孩子们读过这些书,但也很难记住相关考题中提到的细节,为了夺得高分,就必须按整理好的考点去背,这必然把课外阅读任务也变成了应试任务。
据一线教师统计,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所学内容考试仅占30%左右,而到了初中课内所学内容考查仅占10%左右。
事实上,语文考查范围越广,孩子学的就越浅,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语文考试范围越广,孩子掌握的难度就越大,为了能快速掌握考试内容,就不得不走捷径,于是文学常识考点被整理出来让孩子背,而课外阅读理解考题也被归纳成固定类型,总结出答题模板让孩子去套用。这样一来,语文学习只能限于皮毛,根本起不到“文以载道”的作用。
如今教育改革力求突破应试教育的弊端,减少死记硬背和套作性问题,那么语文考题会更加灵活,而促使学生就文章内容及写法进行思考,推进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实现情感、观点上的共鸣性的题型就会越来越多。这类题被称作开放性题。
所谓开放性题,实则没有固定答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但是语文怪象就在于,孩子的思考和理解必须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相契合,一旦孩子思想天马行空,由这篇文章中的一点延伸开去,感悟和文章中心不相契合的内容,就被视为错误。
我们的教育一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另一方面又会固定答案及答题模板死死地困住孩子,这何尝不是一种语文怪象。然而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思考的碰撞与引导的教育,即使学得再宽,也是浅薄的。
总之,语文早已成为最难学的一科,也是学生最厌学的一科,难道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该好好改一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