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田金龙:桩相守 谈何易!

站桩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目的,技术要求不同,形式上与内涵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入学之初,就得做好选择。

一、内力

站桩,给人的印象是养生,但在太极拳中,是一种内在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内在力量是太极拳的制胜法宝,如同作战武器一样,是一种博弈本钱。为了得到它,太极拳有很多种训练方法,站桩是其中的一种。然而,站桩更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外在形式与实战的高度一致。只要一搭手,就是站桩的状态,而且越是高手对决,越是这种状态,几乎一点变化的可能都没有。不过,这是一种假象,在外表静止的时候,内在的力量却在翻江倒海。这是一场决战,在分出胜负后,才有了随后的精彩绽放。为了这一瞬间,必须付出全部的努力,站桩表达了这种努力。

对于推手而言,初期或中期,没有站桩,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到了高级阶段,就不能不站桩了。因为推手的竞争大概是三方面:一是技巧,二是经验,三是功夫。技巧很好学,练习一段时间就不错了,几年后基本固定下来,以后不会有太大的突破;随着经验的丰富,技术水平还会有所提高,但在一段时间后,也基本到了极限;功夫是一种身体能力,由于太极拳的功夫是内在力量,而不是体能,有着无穷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后期的发展中,随着功力的不断突破,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

二、感应

站桩的目的,是为了训练与控制身体的内在力量,提高身体对内力的感应与调节能力。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个问题,总认为太极拳是一个力学课题,其实在太极拳的技术中,力学原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是辅助作用。真实的情况是,它是一个由力学、生理学、心理学乃至哲学共同参与的课题,是一个物理、生理、心理、思维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效应。感应是一种体验方式,是力量的连接点。由感应训练出来的力量能够影响对方的身心,具有调动对方的能力。这也是常人不容易理解的现象,就是如果把“四两力”用在一个物体上,可能一点作用也没有,而用在人体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们常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的,外家拳的移动速度快,就凭这一点,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这个优势是以体能为基础的。如果体能不如人,是不是要束手就擒,于是内家拳就想到了内在动力,用里面的快,来战胜外面的快。没有经过站桩与推手训练的人,在这一方面是有缺陷的,只要一碰手,立刻就会反映出来。在接手的一瞬间,强大的恰恰是经过“内劲”训练的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无论是力量传递,还是变化能力,都不在一个层次上。于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理念与技术体系展开了论战,各有各的技术优势。这种论战注定是无结果的,因为技术只提供胜负的可能,不提供胜负的结果。何况现代散打的规则是适合于“散开”打的,“贴身”就“叫停”,不适合“推打”体系。如果散打规则略改一下,只要把“两秒”拿掉,其它不变,可能所有的散打运动员都要学习推手。在这一方面,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三、磨合

站桩很神秘,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你不知道他在干些什么。难道这东西还能成为武术?有人好奇,有人怀疑。当然,信者信之,不信,也不勉强。这在传播上面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是对武学有特别追求的人,也不会花多少精力在这方面。上个世纪中前期,王芗斋先生对站桩进行了系统总结,开创了一个武学流派,人称“大成拳”。从传播状况来看,似乎更多的是在“养生”与“健舞”两方面,而实战技术日渐凋零。这种现状跟太极拳差不多,一种老年人的游戏。或许这就是时事,时代变迁了,武技还有多大的意义?学术界正在探讨,还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观点。

养生我不擅长,跳舞也没有兴趣,推手弄了一辈子。虽然站桩长功夫,对于推手很重要,但也吃功夫。现在的人大多急功近利,学个三招两式,已经不错了,如果不能立竿见影,便会心生疑惑。然而,站桩是一个内景世界,是一种功夫体验,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有所体悟。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一直很困惑,很多人都半途而废,甚至还没有起步就结束了。但我认为,这种难度恰恰是站桩的可贵之处。试想,一个东西两堂课就能学会,还有什么值钱的呢?你会,别人也会,就不会有什么技术优势。如果一个东西很难学,你会了,你才拥有制胜的法宝。站桩应该是这样的东西,它把一个简单的动作,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把人体内在的矛盾充分地暴露在你的面前,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能否成功闯关。

四、学习

我不建议人自学站桩,就像不建议人自学太极拳一样。尽管这世上有很多聪明人,以为站桩就这么几个动作,看看书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聪明人是万里挑一,不见得是你。不是我危言耸听,很多人站不下去,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不能吃苦,是站桩中的不良反应把他吓住了。站桩中的意识与气息调和不好,会头晕胸闷;局部负荷过大,会腰酸背疼;架式过低,会损伤膝盖;找不到感觉,会枯燥乏味。这些才是站桩道路上的拦路虎,如果你的专业知识不够多,折腾一番后,一定会败下阵来。

与其乱折腾,不如找个老师,而且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老师。人家是过来人,已经折腾过了,内部感受,清晰可见。他告诉你的东西是经验的事实,而不是理论的可能。学技术,要找专家,千万不要找理论家。就像太极拳一样,一些有点文化的混子都跑过来了,鼓动三寸不烂舌,蹭吃蹭喝也就罢了,还要欺世盗名。站桩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我看见他们已经蜂拥而至,大家要当心。找到老师后,学习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跟着他练。有经验的老师,在练习过程中适当地提醒一下,你会练得很舒服。在你没有完全掌握要领之前,不要轻易离开老师,一个人瞎琢磨。否则,就是那个败下阵来的结果。

站桩不好说,可能不该说,你也别当回事,我就是来说说罢了!

作者简介 :田金龙,首届中国武术博士、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武术裁判、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常委,江苏省散打扬州训练基地主教练。“三摇三摆”太极拳创始人,培养出全国推手比赛冠军一百多人,全国散打比赛冠军4人。 

(0)

相关推荐

  • 太极推手入门与提高 田金龙

    太极推手入门与提高 田金龙

  • 论田金龙的拳术造诣,三摇三摆太极功法创始人,10岁斩获5项冠军

    一直以我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和阴阳辩证理念作为核心思想,同时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和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太极拳这一传统武术拳种,其知名度在整个华夏传统武术历史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田金龙 而今 ...

  • 心灵相守就是一种温暖(哲理美文)

    资 料:网络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慢慢人生路,感情就是港湾,有爱心才暖.心是一条船,启航时把爱加满,累了时放下疲惫将心靠岸.无论心走到哪里,爱总在梦里边,心启航时装满超载的期盼, ...

  • 5月,念你上瘾,想你成痴,痴情相守,3生肖无怨无悔,相约白首

    5月,念你上瘾,想你成痴,痴情相守,无怨无悔,相约白首的生肖蛇. 在感情里,生肖蛇的态度和作风还是挺潇洒的,他们从来不会过度地期待美好,或是从不奢望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是始终都保持着某种理性和克制, ...

  • 想你了,我最爱的某人,爱上一个不能相守的人,注定是一生的牵挂

    人这辈子,总会遇见一个人,让你放不下,忘不了,即便痛彻心扉,还是念念不忘. 而你,就是我生命中那个让我痛彻心扉,却又念念不忘的人. 忘了天,忘了地,我也不想忘了你,舍你不念.不思.不爱.不眷,会让我心 ...

  • 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 无论谁都不会一帆风顺, 只有一颗舍得付出懂得感恩的心, 才能拥有一生的爱和幸福. 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 懂得感恩和珍惜,这份情才能长久. .............. ...

  • 相遇靠缘分,相守靠人心

    相遇,是看不见的梦,是等不来的故事,相遇,是一个孤独的名字,也是一个憔悴的字眼. 相遇,是真,是假,是冷漠,是无情,多少的记忆,苍白一个人的故事,相遇啊,你是唯一,也是残梦. 相遇是看不懂的故事,也是 ...

  • 平淡中相守,简单中拥有!

    人情来往,很多事,说不清楚,很多话,来不及说,人生多少的无奈,辜负了一世的渲染,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无奈,有人懂得. 一种生命的时间,总有人生的无奈,学会放下,学会理解,生命的开始,总有人生的无奈,生 ...

  • 思念的泪,藏着人生的相守

    思念的泪,藏着人生的相守,是风景的孤独,是爱情的梦,回首的路,是一个人的觉悟,断却的泪,擦去唯一的真心,是感动,也是爱情的无缘付出.真心是一个梦,分手是一个等,来世的挂牵,人海的梦,分手一个人的错,最 ...

  • 5月底,韶华易逝,繁华似锦,3生肖携手并肩同行,前任相守不分离

    5月底,韶华易逝,繁华似锦,携手并肩,前任相守不分离的生肖猴. 在现实里,生肖猴其实非常有人情味,或者说这些人非常有规矩,做事光明磊落,为人坦坦荡荡,喜欢社交,善于言辞,总是能够凭借个人的能力和本事, ...

  • 一日禅 | 平淡中相守,简单中拥有。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遇见不论早晚,真心才能相伴:朋友不论远近,懂得才有温暖. 轰轰烈烈的,未必是真心:默默无声的,未必是无心.把一切交给时间,总会有答案. 平淡中的相守,才最珍贵:简单中的拥有,才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