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南通印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震惊了世界,也震动了长江下游的南通。相隔不到一个月,11月8日,南通人民便举起义旗,宣告独立,与满清政府脱离关系。在辛亥革命声势浩大的浪潮中,南通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先生完成了从立宪到共和的转变,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南通人白雅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滦州起义的领袖,为这场推翻帝制的民族民主革命英勇捐躯。
今天,记者前往白雅雨烈士故居探寻其爱国救国的轨迹,并采访了其后人。同时,倾请南通张謇研究学者畅谈张謇先生在辛亥革命中的业绩,并前往辛亥南通军政分府及司令部旧址柳家巷现场踏访。
一片车流不息的闹市区,一座默默无闻的小院,外观是青砖白墙,往里走可见一间间残破已久的瓦房,墙皮已经脱落。大厅内,张贴的历史旧照粗略概括了主人的一生。
白雅雨烈士故居
“虽然我没见过曾祖父本人,但他的故事我从小就听,一直记在心里。”白雅雨的曾孙白维铭缓缓道来。
白雅雨出生于1867年,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民主革命家。18岁考中秀才,后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08年秋,他应北洋女师范学堂(河北师范大学前身)、北洋法政学堂(后并入南开大学)的聘请,从南洋公学启程携家眷来到天津,以学校为阵地,寓爱国思想于地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起来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培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爱国革命青年。其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受其影响最大亦最深远。
位于狼山上的白雅雨烈士墓
武昌起义爆发后,1911年12月,白雅雨只身来到滦洲,出任北方革命军参谋长,组织领导了被誉为“北方辛亥革命”的滦洲起义。遗憾的是,起义很快遭到镇压,白雅雨被捕,于1912年1月7日壮烈牺牲。滦州起义诸将领大多牺牲,冯玉祥将军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在狼山山腰处一首绝命诗赫然在目,一旁的“白烈士雅雨墓”傲然矗立着。1912年9月,南通各界举行隆重的公葬仪式,将白雅雨烈士灵柩安葬于狼山大观台东侧山坡。
白雅雨烈士故居
守住一寸故土,赓续红色血脉,退休后的白维铭时不时便回到故居打扫打扫,哪里破了能补则补。
“我们作为后人,能做的就是尽全力保护好先辈的一草一木,传承他们身上忘我的精神。”白雅雨以为国捐躯的壮举,书写了南通人在辛亥革命历史上重墨重彩的篇章,也赋予了南通浓厚的红色底蕴。据悉,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白雅雨故居文物保护、修缮工作,让更多人可以前来缅怀烈士的不朽功绩。
武昌起义爆发之时,身为立宪派领袖之一的张謇正在现场。当时,张謇在武汉主持新建的大维公司纱布厂的开工庆典后,于1911年10月10日之夜,乘船离开武汉。“舟行二十余里,尤见光熊熊上烛天也”,张謇清晰地记得当夜目睹武昌起义爆发的情形。
革命形势很快蔓延到大半个中国,各省区纷纷宣布独立,加之满清王朝并不接受张謇关于立宪的建议,张謇在政治思想上面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辛亥革命前,张謇先后三次参与发动全国性的立宪请愿运动,要求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三次请愿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使张謇深感沮丧。1911年,清廷的“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使立宪派与清廷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者积极斡旋,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张謇研究学者赵明远说,“当时的形势也比较复杂,南方的革命力量不足以迅速地消灭清王朝,特别是当时清王朝已经委任袁世凯做内阁总理大臣,重兵在握,所以在战争的同时,满清袁世凯集团与革命党之间的议和也在进行中。在议和的过程中,张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张謇和他的好朋友赵凤昌,在南北议和的重要场所'惜阴堂’与袁世凯集团积极斡旋,促谈促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张謇参与起草清帝的退位诏书,一方面要征得革命党同意,另一方面要征得满清皇族的同意,同时袁世凯也要同意。“所以这其实是多方磨合的一个结果,而张謇居中协调,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10月9日,记者来到崇川区柳家巷15号探访实地辛亥革命旧址。据了解,柳家巷15号是一座大宅院,原主名叫陈启谦,1905年张謇、张詧购买后建立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10年,女师迁新址后,通崇海泰商务总会迁入。
1911年11月8日,南通光复,军政分府成立,总司令处、民政处、财政处均设于此。
如今,走近柳家巷15号的大门,尽管门楼上雕刻的字迹已经脱落,但整体形制依旧完好。据悉,崇川区文旅局会同崇川文旅公司,将分批启动柳家巷15号的修缮,其中,门楼建筑的修缮方案已完成初稿,即将实施。作为寺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柳家巷15号门楼这一中西合璧的建筑将再现往日光华。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坚 俞鑫城 杨镇潇
编辑:陈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