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应坤《二十三块木板》读后感
喜欢《二十三块木板》,并不因为它荣获了2014年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年赛 的一等奖,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了,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普通到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整篇文章,并没有过度的夸大其词,更没有为了情节添油加醋,这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现在的文章,为了吸引眼球,作者总是费尽心思在编故事,然后绞尽脑汁选择一些辞藻让别人相信这些故事是多么的真实。假的东西,即便是再美,也没有那种震撼力。
写小说,自然免不了刻画人物,很多人说小小说篇幅有限,怎么能让人物栩栩如生呢?本篇小说就对这些观点予以很好的回击,短短几十个字,就把一群村民的形象刻画出来,国人“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得到”这样的嘴脸立刻展现在我的面前,而且,正是我所熟悉的那种,不过分贬低,也没有拔高,完全做到了真实的再现。
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写出了人性中隐藏着的一点点丑陋。这种丑陋只局限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么?在那时的中国,或者在当下的中国,那种思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篇文章没有任何描述,可是我们却不能不深思。我们自然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那些人的自私,可是,不那样做,还能怎么做?98年国企改制,终于没有发生那样的悲剧,结果呢?众多工人下岗,成就了几个为富不仁的大资本家,这就不难理解在当时人们做出那样的举动了,如果历史可以重来,估计人们还会做那样的选择,我们实在没法去批判他们,他们做的,或许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也会做,这就是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反思的原因了。
一个水摇车,微不足道的道具,一群小老百姓,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人物,一个关于集体财物的分配引发的故事,也实在是太不起眼,可是,作者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点,深深地切入进去,并能获得成功,这说明了什么?都说短篇小说最考验作者的功力,因为篇幅所限,故事还没有展开,就要收笔,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是小小说的瓶颈,然而这篇文章却在极小的篇幅中让我看到了时代的缩影,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反复琢磨,其原因在于作者并不贪图恢宏大气的布局,更没有为了展示自己的观点而让故事多些枝叶,一个小小的故事就摆在那里,至于讲述了什么道理,全凭读者自己领悟。一个知识分子,就会大发感慨,说孔圣人说的“国人不患贫而患不均”永不过时,人就是这样自私,像我这样的生意人,想到的就是企业改制的失败,最普通的老人,也会被文章带回到那个让人欲说不能的时代,一篇文章能做到这样,难道不就已经很成功了么?
当然,再好的东西也会有瑕疵,这篇文章也不例外。文中主要人物有两个,除了队长徐才良,还有一个指导员,于长祥老师对这个指导员的称呼做出了解释,让我们都知道了它是真实存在的一个职务,可是,作者要面对的是无数的读者,而且更多的读者不能看到于长祥的解释,那么,这个职务就会让很多人感到有些不伦不类,虽然它是真实存在的。我说过,在不影响文章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要用一些引起别人误会的事例或者词语,在这里也不例外。在这篇文章里,指导员也罢,副队长也好,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除非作者要暗讽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指导员的前后矛盾,在之前,指导员说公家财产,不能这样糟蹋了,20块钱,分文不能少,在后文,指导员有催促徐才良:才良,劈吧。仔细想想,合理么?前边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顽冥不化,极有党性的一个干部,后边呢,却成了群众的代表,这有些不太恰当,所以我觉得前边指导员应该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典型代表,他应该说“公家财产,不能便宜了谁……”
原文欣赏:
《二十三块木板》
文/代应坤
即将退役的马灯,把二十三个影影绰绰的身影,折射到生产队仓库的后墙上。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水摇车如何分?
除了这只水摇车,生产队的其他东西,都搭配着分到了各家各户。
平心而论,水摇车真的很漂亮,红木做的,八成新,去年冬,队长徐才良托人从山上弄来桐油,把它从头至尾漆了一遍,按常规,它的使用寿命不会低于十五年。
徐才良说,水摇车折价10块钱吧,贱卖不赊账。
人群中,有几个人欠起身子,想往水摇车跟前凑。
队指导员突然插话:不行,10块钱太便宜了,20块钱!
反正肥水没流外人田,10块钱也差不多了..... 徐才良以商量的口吻说。
公家财产,不能就这样糟蹋了,20块钱,分文不能少!队指导员语气硬梆梆的。
会场上,没有人搭腔,劣质的卷烟味在室内缓缓流淌......
徐才良提出许多种分配方案,但都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会议开到下半夜,大家都困了,一人打哈欠,其他人也跟着打哈欠。
于是有人喊:干脆,把它劈了算了,一户分一块,也比便宜哪一户强!
不少人随后附和着:中,中,劈了!
只有徐才良把头埋在胸脯前,一言不发。
这时,喊叫的人更多了。
队指导员催促道:才良,劈吧!
有人送来砍刀,徐才良迟疑了一会,突然举起砍刀,手起刀落,枣红色的水摇车不一会成为二十三块木板。
徐才良空着手,第一个走出会场,沉沉夜色中,亮晶晶的双眸滚出几滴咸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