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2【湿地小䴙䴘】
湿地小䴙䴘
走在湿地的水边,总是可以听到ke-ke-ke-ke重复的高音吱叫声,像极了秋风吹动的银铃。不用去观望,那一定是小鸊鷉(pi'ti)在水间嬉闹。
他是一种潜鸟,善于潜入水中觅食及躲避危险。经常我会利用岸边的芦苇或狼尾草潜行到理想距离时,刚然露头他便潜入水中。等到再次浮出,离我却远去了许多,并且狡猾地回看着我的沮丧,快乐的唱起那特有的歌声,且歌且远。
他与我的距离是需要智慧与耐心来缩短,岸边水浅,是小鱼喜欢聚集取暖觅食的地方。他喜食小鱼,必然离不开岸边。对于形状类人物他存在着天生的畏惧,因为我们中的一些总是会让他们提早的结束生命。或捕食,或用猎枪,弹弓。总是有残忍或贪婪让我与他之间多了警惕。若你有耐心等候,坐着如树一般静止,他便如期而来。
我有耐心,但水边蚊虫甚多,下意识不免要动手驱赶。但就是这一动作往往让他受惊而去,让我懊恼不已。于是,选择帐篷伪装。这样我们双方都可享受自在。他终于游弋在我身旁,我也可以仔细打量他的样子。
他大约有长25-29厘米,全身以灰黑色系为主。枕部有黑褐色羽冠,阳光下挂满水珠,如珠串晶莹剔透。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泛起金属的质感。偶尔,他会从水面跃起,抖动着小小的双翅,这时你可以看到他洁白的下体。清晨的阳光洒满了他的身体,由于经常潜水的缘故,他总是披挂了满满的水珠,那些珠儿似乎可以流动,折射出迷人的光泽。但很少会落下,我想这一定与他油质的羽毛有关。
岸边不远有几簇芦苇,他们每次在水面游戏完毕,总要回到那里间隔不久再出来。我想那里一定是他的家了。
他们喜欢把家建在水中丛生的芦苇、灯心草、香蒲等上面,利用这些材料来搭建一个可以浮动的家,水位涨落都可以从容应对,不必担心家中的卵被水淹没。而水生湿气,草变质产生热量刚好适合孩子们快速孵化。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正是他们千百年来进化的结果。野生鸟类的进化总是可以合理利用环境来最高效的完成生命的延续。这也许是我们人类文明无法比拟的。
孩子们出壳后第二天就可以下水游泳,父母泽护左右并为他们喂食。这样的一幕天伦乐趣总是感染着春水荡漾。
他们这段时间总是有10余只聚集在我帐篷周围。最精彩的便是嬉戏打闹中在水面的疾走飞掠,留下串串涟漪任你遐想。这样的景象是南迁的前兆,漫漫长路需要集体的力量来相互依存。我观察到冬季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依然会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有了不结冰的水域,也许他们可以不用再长途跋涉。
离我最近的一只应该是新生的雏鸟,他的羽色发灰,没有成鸟那般色泽鲜艳。对于我的帐篷充满好奇又心生疑虑。他把自己的身体尽量藏在水里,只露出头部。这样的动作是他们常见的一种游泳方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他们有了另一个名字(王八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