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和腾讯干了件大好事!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当代精神文明的高度繁荣阶段,一方面,社会发展进一步催动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当代青年传统文化复兴意识正逐渐觉醒,而如何将“热门技术”与传统文化合理结合,助推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广泛传播也逐渐成为国内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议题。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官网上公布了一批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提案的回复函,“文物博物馆数字化”成为行业聚焦点,这预示着,文博数字化即将步入快车道。文件一经公布,则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热议,“那是不是以后逛博物馆就像‘穿越’回古代一样?想想就很激动”“支持!一直喜欢旅游,每到一个城市必逛博物馆,因为可以最客观地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期待能有新体验”“博物馆也智能起来了?终于不用担心带儿子去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看不进去了”……不得不说,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文化传播途径以更多想象,文化,创造于人,传承于人,亦应贴近于人,如今,数字化技术正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技术抓手。其实,文博数字化并非纸上谈兵,而已有了尝试范本。
近期,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腾讯主办,多家一级博物馆合作支持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即将闭幕,该体验展以“文物的时空漫游”为主题,旨在以创新手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正迎合了文物博物馆数字化要求。展览大获成功,开展1月多,参观人数已近5万人。展览不仅展示了腾讯作为互联网科技大企的先进数字技术创新,更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拉进其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在社会范围内广受好评。“技术”与“文化”撞了个满怀,公众在“检验”新技术的同时,也深入探索了中华文明,不可不谓一举多得。
技术革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这样的展览有趣又有料
“互联网+中华文明”采用腾讯云AI,AI书法,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声学技术等创新技术手段,采用沉浸式互动体验形式,联合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展现100多件著名文物ip,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梦幻联动”。
展览超越于传统文物展,整体解构为5个文物时空,赋予公众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便利,增加互动性,注重体验感。进入展厅,便已理好行装,蓄势待发,准备来一次地地道道的“文明探索之旅”,轻触互动装置,公众即置身于一个个历史时代场景,“亲历”文物所在时代,倾听文物的“自我介绍”——
在“天人相合:神明与礼制”时空舱,揭开青铜器背后蕴藏的礼制文化与神秘的人文色彩,解锁青铜密码,感受前沿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在“有典有章:理性与秩序”时空舱,与千军万马重走“一统之路”,体会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骁勇与秩序、热血与谋略。在“美善合一:匠心与技道”时空舱,轻弹古琴奏曲,挥手舞动单衣,全方位体验古时文人雅士的悠然之乐;在“翰墨文心:风骨与气韵”时空舱,重回“兰亭雅集”,进行一场关于笔墨纸砚的“灵魂”洗礼。在“文以化之:交流与融合”时空舱,进入万里浩浩的丝绸之路,在“大漠驼铃声“中感受日升月落,风沙迷眼中看丝绸路上的驼队满载珍宝……这一刻,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览品,传统文化也不仅是时隔千百年的古老传说。科技让文化离人更近,让文物“活了起来”。
融入17万中国青年创意畅想,实现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本次展览加入了Next Idea腾讯新文创大赛(原腾讯创新大赛)的佳作,其中有酷炫小程序、趣味小游戏、专业的文物朗诵、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设计等,让公众在展览中感受中国青年对活化传统文化的新思考。
不仅要“输入”,更要“输出”。展览针对青少年设计全套定制化观展方案,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方式收获中华文化熏陶。为青少年打造专属参观线路与文物教育内容,更特别邀请青年歌手、演员王源为“首席推荐官”,向年轻人传播展览,鼓励青少年群体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学习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
精工内化,巧思沉淀,数字展展出文创产品新思路?
“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展让我们看到了文创产品制造的更多思路。的确,翰墨丹青若只印留在笔记本、书签等“文化周边产品”上,固然精美,终少了几分神韵。书画如此,摆品亦然。文物之所以成为文物,精选材料、精致雕工功不可没,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核,是它小小“身躯”之上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一尊云纹铜禁,寓意着嗜酒亡国的警钟;一扇曾侯乙铜编钟记录了一段关于礼乐文明的往事……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精粹的展示品,不仅融入了先民对世界万物的巧思,更彰显了古人科技创新意识的启蒙。中华传统文化,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都不仅仅是一段段时隔久远的故事,更是理应铭记的民族历史。
与此同时,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只是“喊喊口号”,要真正结合当下最先进的技术,真正考虑受众需求,才能让创新方式真正走进公众内心。文博数字化创新,因为有新兴技术手段加持,公众只需轻轻一击就可以叩开厚重的“历史之门”,可以静心聆听千古文物讲述的风雨往事,开启一段令人叹服的文明探索之旅,提高自身满足感。而于文博单位而言,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也是响应国家文物局关于大力加强文物数字化建设的要求。转型路上,要敢于创新,勇于试错,终能在荆棘路上采得一朵盛开的“创新之花”。与此同时,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使展览过程更新奇有趣,将更为有效地吸引年轻受众,拓展受众范围,提升宣传效果,起到更好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个经久不衰的社会话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数字技术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打造属于现世的“时代展品”。在“科技+文化”的展台上,以科技为弓,文化为箭,让“活起来”的传统文化深入公众内心显然更轻松、更有趣、更容易。
在“科技+文化”的议题上,国家文物局与国内科技企业早有尝试。2016年,五部委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国家文物局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Next Idea腾讯新文创大赛联动九大国家一级博物馆向全国青年围绕征集文物创意作品17万件。2020年腾讯“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展作为优秀示范项目面世。数字展不仅是腾讯为赴与国家文物局的“三年之约”而奉上的收官答卷,更是其作为互联网科技大企为弘扬中华文化软实力、展示科技创新硬实力的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文创产品的可能性——以科技为抓手,传承传统文化的“科技+文化”模式。社会进步带动了技术变革,在人们享受技术创新红利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应该“接接地气”。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民族文化是是民族的魂,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包容友爱、文化共融的时代,也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不能抵触了解传统文化内容的过程。本次展览给社会提供了技术与文化结合的范本,但它远非终点,而是一个“引子”,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会有更多更新颖,更时髦的传统文化展现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技术创新,让传统文化更自信。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