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话荞麦

药食两用话荞麦
   荞麦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荞麦属蓼科,是唯一作粮用的蓼科植物,它既不属于水稻,也不属于禾本科植物,根据人们的习惯称其为禾谷类。荞麦可分为甜荞、苦荞、翅荞和米荞。人们熟知的是甜荞(普通荞麦)和苦荞(鞑靼荞麦)。甜荞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需要营养,主产国和消费国有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不丹、俄罗斯、乌克兰、包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苦荞生长在海拔较高,而且贫瘠的地方,无需施肥,只生长在我国黄土高原高寒山区和西南云贵川高山地。由于生长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荞麦的营养素含量及功效成分含量,可因品种的不同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荞麦营养丰富,食味清香,食用方便,很受大众欢迎,特别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日本、朝鲜等地更是对荞麦喜爱有加。
 日本人称苦荞为“长生不老的保健食品”,“是21世纪人类自己能种植的灵丹妙药”,把苦荞作为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日本因地震引起核泄漏后苦荞原米的价格不断上涨,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德国人称“苦荞是东方高原生长的一种神秘植物,是东方草药中尚不多为人知的一颗璀璨的星辰,有”东方神草“美誉。
   韩国人称“苦荞为神仙的粮食“,故相互馈赠苦荞食品已成为韩国上层显贵最时尚的礼仪。
  荞麦是国际粮农组织(FAO)公认的优秀的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被誉为“五谷之王”。
  据分析,无论是甜荞或苦荞,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比大米或面粉等粮食都要高,而且还含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苦荞更胜一筹。因此,我国卫生部早已将荞麦列为药食两用和具有保健作用及治疗作用的名单中。我国有很多学者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荞麦中的活性物质,尤其是对苦荞,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而且还在深入的研究中,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荞麦,又称乌麦、甜麦、花麦、花荞、三棱荞等。据分析,荞麦含蛋白质比大米和面粉等粮食都高,而且人体必需的赖氨酸也高,因此荞麦与米或面搭配食用可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荞麦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46.9%,亚油酸占14.6%,且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 。研究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荞麦还含其他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钾、镁、铁、锌、铬、硒等都较高,这些成分都有益于人体健康,特别是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是一种理想的降糖食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荞麦不同于其他谷类的是含有生物黄酮类物质,特别是富含具有药理功效的云香苷(芦丁,VP)等物质。芦丁可以增强血管壁弹性、韧性和致密性,故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还有调节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等作用。因此,在我们日常膳食生活中经常搭配适量荞麦,对防治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很有好处。荞麦中的某些黄酮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有 “消炎粮食”之美称。
  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平、寒,能开胃宽肠、上气消积。据《本草求真》记载“荞麦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疡、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故民间以荞麦为主味食疗各种疾病的单验方也较多。
 举例:
①饮食积滞,腹痛腹胀:荞麦15克,隔山撬15克,莱菔子10克,研磨成细末,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②脾虚,湿热下注,小便浑浊色白,妇女白带:荞麦适量,炒至微焦,研成粉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温水送服或以芥菜汤送服。
③夏季肠胃不和,急性腹痛:荞麦10克,炒香,加水煮成稀粥服食。
④荞麦粉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之,可治出黄汗,也可治发热,泻痢等症。
⑤荞麦,蔓荆子等分,研成末,用烧酒调敷患处,可治偏头痛。
⑥鲜荞麦叶60克,藕节4个,水煎服,可治高血压、眼底出血、紫癜等。
⑦鲜荞麦叶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或荞麦面炒黄,用米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治疮毒、疖肿、丹毒、乳痈和无名肿痛。
⑧取3个公鸡胆汁加荞麦适量,做成绿豆大小的药丸,每次6克,每天2次,治疮毒。
⑨乔麦根1把,水煎,加红糖适量,治小儿牙痛。
⑩荞麦粥:将洗净的荞米和瘦肉同煮至八成熟,可放入适量配料(黄瓜,胡萝卜),煮熟时加入适量的盐即可。此粥有止咳、平喘作用,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有辅助治疗功效。因荞麦不易消化,故不可多吃。
食用建议:荞麦常用来做荞米饭;荞麦粉制作糕饼、面包、荞酥、面条、水饺皮、凉粉、血粑、灌肠等食品;冬季是脑出血和消化性溃疡高发期,常吃荞麦食品有益于健康。食用量50克为宜/次。
    提示:荞麦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或其他过敏性物质,可能导致某些人的过敏性反应。因此,有食物过敏者应谨慎食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