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这里和大家谈谈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和有关重阳的各种风俗趣事。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
重阳是魏晋以后才兴起的一个节日。在两汉以前,中国人只有春秋两次祭社神(土地神)、三月上巳执简招魂、冬至后的腊日祭百神而已。两汉时的节日又多了元宵、冬至和夏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开始过重阳节,比起端午、七夕和中秋,重阳算是中国人的一个古老的节日,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重阳”或“重九”等名词,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重阳”的名称肇始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曾写信给大臣钟繇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在当时已出现“重阳”一词了。另外,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至迟在东晋初年,也有“重九”之名了;这些都说明了魏晋以来,重阳已成为中国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晋朝时,有个与重阳节有关的著名故事“龙山落帽”。据《晋书》卷九十八孟嘉传所载,孟嘉本是晋朝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大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他与桓温等人同登龙山(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以山势蜿蜒如龙而得名)。孟嘉观赏美景出了神,连帽子被山风吹走了还不知道。桓温就叫人作文嘲笑他,孟嘉也不甘示弱地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
晚清的画家任伯年,在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画了一幅《龙山落帽图》,描写的就是这个故事。他用枯枝和衣袍的后飘——和树干、拐杖成反方向,来表现山风的劲疾,相当生动而成功。
魏晋以后的中国人,无不把重九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而有种种的活动:像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而使得这个节日显得多彩多姿。
重阳登高
重阳登高有一个颇富传奇性的神话故事。据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可见东汉后已有重九登高之俗,以为登高可避祸免灾。
重九为何有灾厄?原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为数之极,也称作老阳。由一数至九,就到了尽头而又得回到一了,所以中国人说“九为老阳,阳极必变”(见清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七)。而“九”在卦卜数术中,是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字。清人董含在《莼乡赘笔》里就说:“今人逢九,云是年必多灾殃。”而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必定会有灾厄降临,这是前引《续齐谐记》故事的思想背景。
撇开这套玄理不谈,其实九月天高气爽、千里无云,正宜登高远眺,借此机会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不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吗?
插戴茱萸
唐人王维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描写他在重阳节思念故乡亲人的心境,十分脍炙人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提到当时人重阳登高、插戴茱萸的风俗。其实唐朝以前,中国人已在重阳佩茱萸。像汉刘歆在《西京杂记》里说:“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而前引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里,也有“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的记载,可见茱萸是重九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东西。
茱萸有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等三种,是茴香科落叶亚乔木,实可食,茎、叶可入药,据云有避疫之功效。像后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四里就说:“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有此水者无瘟病。”由于俗信重九多灾厄,正需要佩戴这种植物来辟邪。
赏菊花
由于菊花在九月里盛开(九月也称为“菊月”,它又有“长寿花”“延龄客”之称),所以菊花在重阳节里也和茱萸一样地扮演了重要的辟灾角色。
魏武帝在写给钟繇的书信里就说:“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可见三国时代已有君王在重阳节赐臣下菊花而簪之的习俗。唐《辇下岁时记》里也说,长安宫掖在九月九日争插菊花。这种情形在民间也很普遍,唐诗人杜牧就在《九日齐山登高》一诗里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古代中国人的天真烂漫。在今天,哪个“大男人”敢在头上插满了花,在街上走呢?
除了佩戴菊花外,赏菊也是重阳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八里就说:
九日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可见宋人在重阳节中赏菊盛况,甚而连酒店都特别用菊花扎成一座“花门”,让酒客从菊花门下进出,喝完酒离开时,还可以拔一枝菊花插在帽檐上呢,真是情趣盎然。
——摘自《岁时佳节记趣》,殷登国著,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