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徐达墓:目不识丁,却与卫青、岳飞齐名,他的死因成谜?

徐达墓

汉有卫青,唐有李靖,宋有岳飞,明有徐达。徐达是中国明朝的开国元勋,为大明王朝立下了盖世奇功。他不仅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得力干将,还是朱元璋的老乡,曾经拼死救过朱元璋的性命。然而,当朱元璋皇袍加身,登上皇位之后,对于徐达的死因,众说纷纭,一说徐达是正常死亡,一说徐达因功高盖主,被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毒杀致死。孰是孰非,让我们一起来探访徐达墓,寻找其中的秘密。

徐达神道碑上惊现“标点符号”是怎么回事呢?

徐达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板仓街,坐北向南,规模宏伟,遥望着明孝陵所在的钟山。徐达与朱元璋的君臣关系,在他们死后的墓葬中,仍能够体现出来。

徐达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板仓街

明中山王神道

神道碑

赑屃碑座

走进徐达墓园,入口处立“明中山王神道”牌坊,系1984年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按原样复制的。进入墓园,正前方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御制明中山王神道碑。碑通高8.95米、宽2.2米、厚0.70米,分为三部分:上为浮雕云龙文碑首,正中刻篆体“御制中山王神道碑”字;中为碑身,刻有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共28行,2000余字,记载了徐达一生的功绩。下为赑屃碑座。据说,此碑是明代功臣墓中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一座。更为有趣的是,在2000余字的碑文中,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一个断句的圆圈,与今天的“句号”非常相似,难道明朝就有了标点符号?它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令人遗憾的是,连考古专家也说不清楚。

神道碑

对于徐达墓神道碑中的“神秘圆圈”,民间道是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认为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不因循守旧,打破传统,自加了句读。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在1372年,朱元璋曾要求全国各地设立申明亭(宣传栏),目的是为了让百姓也要了解国家大事,而百姓文化水平低,自然对行文进行断句,便通俗易懂了很多,不至于出现歧义。

那么,赑屃是什么?

传说,龙生九子,九个儿子形象各异,都不像龙。而赑屃是九子之首。其实,“龙生九子”,并不是说龙恰好生了九个儿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说皇帝是“九五至尊”。“九”只是一个虚数,也是吉数。

赑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赑屃一方面为实用之物,用来做碑座,俗称“神龟驼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寓意“长寿吉祥”。同时,它也是等级地位的象征,一般用在皇家陵园、寺庙,或特许的达官贵族墓葬,微卑的官吏和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 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与好运。

碑上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开头便称赞徐达是辅佐成一代王业的名世之臣,继而评价他“以智勇之姿,负柱石之任”,意思是说:他打仗神勇,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追述完徐达一生的功绩,朱元璋在末尾,深情地写道“慨念今昔,朕岂能忘”,意思是说:那些令人感动的过往,我怎么能够忘记呢!如果徐达地下有知,听到朱元璋这么说,一定会被感动的老泪纵横,哭得稀里哗啦的。

大将徐达

《 神道碑文 》全文:

“朕惟帝王之有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贞,纷威武以辅佐成一代王业,是以生有显号,殁有赠典,子孙世有爵禄,与国同休于无穷焉。今开国辅运推城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魏国公、参军国事徐达,以智勇之姿,负柱石之任。曩因元季之乱,挺身归朕。朕实资尔智略,寄尔心腹,以统百万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栉风沐雨,功爵苦辛。迨朕正位大宝,论功行赏,是用爵尔上公,赐以重禄,仍总戎于朔方,纤尘不掠。信乎,为我朝之元勋也。方期天赐遐龄,以享非常之报。孰知将星一殒,而尔躬逝矣。慨念今昔,朕岂能忘?虽然死生人道之常,今尔功在宗社,名垂竹帛,光照前人,赏延后世,可以无憾矣。追封之典,可不举乎?特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妣皆封王夫人。”

神道碑之后,是长约300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是石刻群,有石马、石羊、石虎、武士、文臣等分列神道两旁。神道的终点是墓冢,为徐达夫妇合葬墓,下用块石垒砌,上为封土。墓冢前有其后人所立石碑,上刻“明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夫人谢氏之墓”。

神道碑

石马

石羊

文臣

武士

徐达自1385年去世后,由朱元璋赐葬在这里,一直安睡在这抔黄土这下。因为墓葬从未被盗扰过,墓里的情形如何,又陪葬了哪些宝贝,至今无人知晓。

面对徐达墓,不由得让人感憾万千,古今多少英雄到最后都化为一抔黄土掩风流。想当年,徐达统领百万之师,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朱元璋评价他是“古今第一,文武双全”。

徐达墓

徐达功高震主而被朱元璋毒杀,是真的吗?

或许,正是徐达文韬武略,功高震主,民间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徐达不知何故背上生疮,甚为严重,医生告诫说:千万不能吃河鹅,否则必死无疑。可朱元璋宴请徐达时,偏偏赐他吃蒸鹅。徐达深知朱元璋的用意,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便毒发身亡了。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个观点,说这是野史,不足为信。其实,徐达为人敦厚,处事谨慎,是深得朱元璋的信任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如何?徐达和朱元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往呢?

徐达与朱元璋

朱元璋被扣为人质,徐达用自己换他回来

徐达1332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东北钟离村,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他和朱元璋是同乡,出身也相同。小时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放牛。元末爆发农民起义后,朱元璋首先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不久后便当了小军官,于是回乡招兵。此时的徐达,虽出身贫寒,却少年壮志,见到朱元璋招兵,便欣然入伍。从此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投奔朱元璋后,徐达以过人的谋略,帮助朱元璋在军队中逐步树立起威信,并以绝对的忠诚逐渐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帮手。

放牛

回乡招兵

朱元璋被扣为人质

有一次,朱元璋被扣为人质,徐达挺身而出用自己把朱元璋换了回来。幸而后来双方交换人质,徐达才被放了回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在把守和州(今安徽省巢湖市和县)的时候,一天,濠州旧帅孙德崖(今安徽定远人)找到他,因军中缺粮,孙德崖想进和州吃饭,并安营扎寨借住一段时间,朱元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可这个消息很快被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知道了,便气冲冲地来找女婿兴师问罪。原来这个孙德崖与郭子兴有过节,孙德崖曾囚禁过他,幸亏朱元璋搭救才免遭劫难。现在听到仇敌被女婿接纳进城,便怒火中烧。

郭子兴

孙德崖得知郭子兴前来问罪的消息,就想离开。朱元璋一面将消息报告郭子兴,一面去见孙德崖。结果,两个人走岔了。

本来按朱元璋的计划,等孙德崖离开,就没事了。谁知这时候郭子兴趁孙军大部队离城之际,趁机活捉了孙德崖。而朱元璋还在孙军营里,孙德崖的弟弟趁机又把朱元璋给抓了。

郭子兴见到孙德崖,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他并没有立即处死孙德崖,而是想先戏弄一番他。可就这时,他又得知朱元璋被抓的消息,甚是着急。徐达自告奋勇愿独闯孙营谈判,作为交换人质,把朱元璋换了回来。万般无奈之下,郭子兴只得放了孙德崖,徐达自然也就被放了回来。这是朱元璋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危险。

患难见真情,从此朱元璋对他愈加信任。徐达虽是贫民出身,没上过学,却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他从最底层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统兵百万,消灭陈有谅势力,消灭张士诚势力,继而率军北伐,席卷中原,其声威所震,直达塞外,帮助朱元璋完成了推翻元王朝,统一北方的重任。所以,在神道碑中,朱元璋说他是辅佐一代王业的名世之臣,的确实至名归。

徐达

据说,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徐达,非常好学,史书上说他每逢带兵出征,一定会请学者为自己讲述古代兵法。打仗归来还要把战争实践拿来与学者讨论。如此理论联系实践,徐达逐渐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军事人才。徐达不仅具有优异的军事才能,还具有许多优秀的品德。他严于律己,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生病或负伤了,他就亲自前去探视慰问并要求医官及时医治,士兵们对他无不感恩戴德,每上战场,必定誓死效命。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徐达

明朝建立后,徐达以盖世奇功,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尽管劳苦功高,地位显赫,徐达却依然谦虚处事,从不居功自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和老乡拉帮结派,不参与任何党派之争。

尽管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敬有加,但仍然未能避免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和猜忌。在当时的一个奏书中,专家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刘基、徐达之见猜,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意思是说:刘基和徐达被朱元璋猜疑,其危险程度,已经同汉代的萧何、韩信相去无几了。

然而,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达毕竟在政治上忠贞不二,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检点,他没有任何把柄可抓,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专家说,徐达的死因应该是病死的。朱元璋虽然在当时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杀了一些功臣,但徐达、刘基等人是少数能够得以善终的功臣。从考古上来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文物,也足以证明徐达的子孙,因为祖上徐达的忠诚,享受着皇家赐予的荣华富贵。

朱元璋

胜棋楼上的对奕,棋子摆出“万岁”两字

今天,南京市莫愁湖畔胜棋楼,就见证着徐达对朱元璋的忠心耿耿。有一次,朱元璋召见徐达下棋,要求他不能让棋。徐达棋术高明,远在朱元璋之上。但作为臣子,他只能输、不敢赢。如何既不让棋,又不赢棋,徐达伤透了脑筋。

莫愁湖-1

胜棋楼

胜棋楼上的对奕

胜棋楼上的对奕-2

万岁

据说,徐达和朱元璋的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仍然不分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朱元璋得意在问到:将军为何迟疑不前?徐达扑通一场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两个字。朱元璋龙颜大悦,当即把下棋的楼阁,连同莫愁湖花园一并赐给了徐达。从此,这座楼就改名为胜棋楼。

徐达是真正的豪门

据《明史》记载,徐达的忠诚和低调,赢得了朱元璋的充分信任,君臣二人经常饮酒交谈,以布衣兄弟相称。由于徐达的功劳和忠诚,他的子孙后代由此安享荣华富贵,在明朝有着显赫的地位。他的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幼子徐增寿被明成祖朱棣追封为定国公。一门二公,在明朝只出现于徐家。

一门二公

据史料记载,徐达的三个女儿也都嫁给了朱元璋的三个儿子。长女嫁给燕王朱棣,次女嫁给代王朱桂,三女嫁给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达的长女即被册封为皇后。徐家所受的恩宠,更是非同一般。这种恩宠与富贵一直延续到徐达的第五世孙徐俌(fu)。

徐达三个女儿嫁朱元璋三个儿子

明成祖朱棣

朱棣的皇后

徐达的忠诚与低调,恩泽后人

徐俌1450年生(英宗朱祁镇时代 )。15岁时,即成化元年(1465 年)便被世袭封为魏国公。1517 年(正德十二年七月)卒。他死后,皇帝为他辍朝一日,并下令由工部办理丧事,葬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徐俌墓为夫妻合葬墓,其夫人朱氏、王氏也葬于此,出土了众多精美的文物,如只有官居公侯之列的人,才可以穿的白泽,天鹿补服,徐俌夫妇墓就出土了两件。还出土了很多精美奢华的金饰,如凤凰形金插饰,嵌宝石花叶形金冠饰,嵌宝石镶玉金佩饰,以及各种花纹的金簪等珠宝首饰。

徐达的第五世孙徐俌

徐俌墓还出土了琥珀发冠、白玉革带等佩饰。琥珀发冠,长6.8厘米,高3.7厘米。血红色,中空,上饰五道直梁,两侧各有一相对小孔,对插圆头金簪一对,簪子长11.2厘米。

琥珀发冠

白玉革带一副,包括二十块,分为銙和铊尾,每块上均镂雕秋葵叶,花叶舒展,雕琢精致。

白玉革带

王氏墓中出土有金钏(臂镯)两 件。

金钏

镶宝石金头饰一件,高7.7厘米,宽6.8厘米。整体呈三角形,在镂空的缠枝叶上镶嵌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和茶晶,均有金托。宝石间有四个孔雀的金托,为镶嵌珍珠之用,珍珠已朽。

镶宝石金头饰

镶宝石金簪1对,通长17、17.2厘米。簪首有五个金托,托边有金丝编织的联珠纹一周,托内镶嵌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

镶宝石金簪1对

镶绿松石金簪、镶猫眼石金簪各一件,簪首形制相同,均为花瓣形,中心镶嵌绿松石或猫眼石。

镶绿松石金簪

镶猫眼石金簪

朱氏墓则出土有凤冠、金凤簪、金簪、银簪、镶宝石金耳坠等。

金凤簪

金凤簪局部

这些灿烂华丽的衣服和首饰,显示出徐达子孙无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享受着奢华精致的生活,而这一切无不得益于他们祖上徐达的功劳和忠诚。

我们常说,无欲则刚。徐达用始终如一的忠诚和低调,保全了自己一生的名节,并恩泽后人。不像有些人居功自傲,得志便猖狂,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甚至是身首异处的下场。我不得不说,徐达不仅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而且还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