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形:
汉字
文明载体
文以载道
中医的
生命之根
即在汉字
理解汉字
十分重要
汉字的表意即就是
中国人的生活简史
汉字的形式,即就是
中国书法的表现形式
无论汉字的,表意
还是汉字的,形式
都充斥着个人意识
也就是,所谓的神
通过书法可看到隐藏在
一个人灵魂深处的特质
对于汉字最初表意的理解
决定了对经典的理解程度
《内经》,几乎每一篇都有
【形】【气】【血】三个字
【形】
《说文解字》:形,象形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1.
形与神俱
尽终天年
度百岁去
形与神,联合使用
并且形,在神之前
另一角度看
形和神之间
存在一种
层次关系
2.
心安不惧
形劳不倦
劳倦连用
劳倦层次:
劳是浅层次的累
倦是深层次的累
身体承受能力
超过劳的界限
就不容易恢复
也即就是
形伤表现
3.
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形坏无子
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之后
一般情况下,不能生育
不能生育的
根本原因是,任脉虚衰
直接原因是,形坏
这个形,对于人:
结合【形与神俱】
就知道,形在人体中,是浅层次的
与人的,生育、衰老,有直接关系
神是,深层次的
神乱,精神错乱
神灭,死亡到来
形神兼俱,养生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度百岁去的养生目的
4.
七八,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
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男子七八五十六岁之后
肝气虚衰,形体皆极
极:
到了极限
物极生变
形体连用
形体并不是
同一种东西
身体
实际上
就是能
看得到
摸得着
的东西
形:
看不到
摸不着
形体能够连用
说明二者之间
存在一定关系
例子:
瘫痪不能走动
但是意识清醒
这个人的【体】
没有任何问题
筋骨肌肉还在
这个人的【神】
也是没有问题
因为意识清醒
这个人的【形】
一定是有问题
因为不能动了
形是连同
神和体的
中间桥梁
5.
阳气者
大怒则
形气绝
形和气
联系起
形与气
也不是同一种物质
但是这两种动起
存在着相关性
经文中的这句话
涵盖了几条信息:
第一个就是,阴阳二气中的阳气
这个阳气与,七情之中的怒相关
也就是怒伤阴
阳没有了制衡
所以挟血上冲
如果将怒,理解成力量
这种力量,具有破坏性
可以破坏,阴阳的平衡
经常生气
容易生病
大怒是阳气上冲
但不直接写出来
偏偏要用【形气绝】来表述
只有一个解释:
形气息息相关
很难分离来看
6.
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
一天的三个时间段:
平旦、日中、日西
遵循天地的运行规律
否则【形】就会困薄
角度理解
感觉困乏
实是形困
大脑就会
发出信号
通知休息
形的强弱
遵循阴阳规律
形具有能量
形可被消耗
7.
阳化气
阴成形
阴阳是
世界化生的根本
这二者
相互对立
相互统一
相互转化
这个世界才是变化的
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
阴阳发展到
一定程度时
的相互转化
阳化气,阴成形
是阴阳初始的阶段
是阴阳和合的过程
才化生出
天地万物
8.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
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从气味的角度解释阴阳
但是气味之间的关系是
通过形来进行链接转化
味没有办法,直接转化为气
中间需要有,【形】的承接
气之化生非直接转化
而需要【精】的承接
变化之用
天垂象
地成形
七曜纬虚
五行丽地
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
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
形精之动,根本枝叶
仰观其象,虽远可知
阴阳如何,体内变化
通过形精,进行转化
阴阳转化
两种东西
非常重要:
【形】和
【精】
伤形伤精
不能长寿
9.
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体现阴阳
相互对立
相互转化
的过程
阴阳不平衡,人就会生病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这即就是阴阳的对立关系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这里即系是
阴阳的属性
寒则伤形,热则伤气
说明阴阳,变化之用
体现在寒热之上
寒热作用于形与气
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将阴阳,寒热,
形气之间的关系
进行排列能得出
这样的一个顺序:
阴—寒—形—气—热—阳
阴阳失衡
会显现出
或寒或热
如将阴阳,调整平衡
就不会有,寒热的症状
如果没有
调整平衡
任其发展
阴阳就会,相互转化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伤形伤气
外在表征
并不一样
热伤气,症状是痛
寒伤形,症状多肿
遵循原则
治疗痛症,多从阳盛入手
治疗肿症,多从阴盛入手
先肿后痛,即阳胜生热而痛
到一定程度转化成阴寒而伤形
先痛而后肿,即阴盛生寒
到一定程度转化成阳热而伤气
阴阳变化的角度看
就可以很容易解释
中医用药,需要不断的变化
阴阳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10.
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
前边提到了
【精化为气】
所以这里才提出
【五藏化五气】
也就是喜怒悲忧恐
人身五脏
所藏之精
化气而生
气不滥用
五脏之精
不会耗损
也就不会
出现虚症
五脏虚衰
与自身的
生活习惯
息息相关
所以,这里提出,喜怒伤气
这个气是五脏之精所化之气
保持平和的心态
气即就不会耗损
寒暑伤形
从身体之外
的层次讨论
将
内外、形气
之间的层次
做一个划分
按照
从外到内的顺序
即应该是这样的:
外在天气——形——
内在喜怒——五脏之气
与前面的这个排序
【阴——寒——形——
气——热——阳】
不通
内外形气
将人放到
天地之中
进行考虑
阴阳、寒热、形气的排序
从人体阴阳角度来作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