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纳也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康国请求归顺,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前代的帝王,很多都喜好疆域辽阔,以求为自己博得身后的虚名,这样做既对自己无益,也使百姓劳顿不堪。如果是对自己有益,但对老百姓有害的事情,我决不会做,何况是因为贪虚名而损害百姓的利益呢?康国假如归顺了我朝,他们有难我们就不得不援救。到那里要行军万里之遥,怎么可能不劳师动众呢?如果为求虚名而使士兵劳顿,我是不会情愿的。所以,关于他们归顺的要求,我不接受。”
这是唐人吴兢《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里记叙的一件“咄咄怪事”——一般而言,做皇帝是总是希望自己的疆域越是广大越是辽阔越是开心得意,以致不少皇帝不惜对外发动战争以寻求开疆拓土的机会。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居然对于送上门来的肥肉也不感兴趣,居然最终发话:所请归附,不须纳也。
你当然可以说这唐太宗似乎有些傻,可如果你能仔细听一听他拒绝康国请求归附的理由,恐怕你又不能不说,唐太宗真还有他自己的道理:作为国君,不能贪图虚名,而要重点考虑你的选择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不是有利。像康国——西汉之时也称康居国,位于锡尔河至阿姆河之间(大约在今天的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一带),距离长安一万二千里。一旦大唐接受了康国,那么,就必须为这个时常受到周边其它国家欺负的国家提供保护。然而,这必定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儿;也正是因为不愿为求虚名而劳苦自己的士兵,消耗自己的资源,所以,唐太宗才对康国的归附说“不”了。
只要是人,就难免有虚荣之心。因为虚荣之心,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往往希望自己拥有的疆域更加辽阔、人口更加众多,成为“大国领袖”,以及让他们开疆拓土的伟业日后能够进入历史,流芳百世。在这样的心理的作用之下,他们甚至于可以肆意发动战争,罔顾百姓的生命。这其中,汉武帝是很典型的代表。然而我们不该忘记的是,打仗会死人的,战争会消耗本来可以用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准的各种资源的。持续的、长期的战争,会劳顿百姓,也有可能让国家入不敷出,导致民怨四起、危机四伏。所以,汉武帝在他的晚年反思这些,才会写下《罪己诏》,对于自己从前的错误进行自我批判。
唐太宗是一个十分善于“以史为鉴”的皇帝,所以,昔日汉武帝的《罪己诏》他一定读过。因为读过,有“前车之鉴”,加之他一向对于民生对于社稷的高度重视,所以,他显然把“虚名”——因为开疆拓土之类而获得的“虚名”看得很轻很轻。因此,对于送上门来的康国的“请求归附”他居然予以谢绝了。对于这样的唐太宗,我们该怎么评价?是批评他缺少雄心壮志,还是表扬他务实爱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