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沟,南方平原地区果园机械化的一道坎

冯绍林在大棚橘园作打药机作业演示

“你觉得这家果园在适合机械化作业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问冯绍林(绍兴哈玛匠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带了数台机械在浙江新理想农业有限公司的果园里做了一番实地演示,包括大棚里的橘园和露地棚架式的梨园。

“首先是进出不是特别理想,机械能进,但是要倒一把,如果把进出节点再稍微调整一下,效率会更高。我们用机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不能在这转弯调头上浪费时间。然后是柑橘园里的沟要稍微修复一下,包括梨园从道路到果园的台阶也要做成坡形……”

打药机进出大棚

新理想有400亩的梨园和100亩的橘园,主栽品种分别是“翠冠”和“红美人”。“红美人”是种在大棚里的,单栋的蔬菜大棚,宽8米,种2行,株距3米,起墩种植,中间和两侧都有浅沟。冯绍林带去的长度为2.9米的日本丸山SSA-E501DX打药机能进棚,能作业,但走得崎岖,过墩跨沟,亏得动力强劲,操作熟练,几次滑入沟中都能脱困而出。

“这个改造倒没有问题,如果真的全部机械配齐后,这些辅助设施肯定会做好的。”新理想的老板胡晓海在一旁应道。去年他买了一台履带式的运输车,为了适应运输车的行进,就把梨园中大动了一番干戈。

新理想所在的嘉兴属于杭嘉湖平原的水网地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是种好果树的前提保证。胡晓海原先是按照当地传统的方法来建园,行距5-6米,每行开一条齐膝高的深沟。几年下来,他就发现这种沟渠纵横的果园根本无法进行机械作业,无奈之下,他又平复一部分深沟,把原来一行一条的沟渠变成现在的隔行一条,填掉的那条深沟变成机械通道。

带深沟的梨园行间

改造后的梨园行间

“你觉得这样的改造能够提高多少工作效率?”我问胡晓海。

“提高很多的,”胡晓海说:“原来施有机肥需要工人一包包抗进去,很麻烦的,现在用履带运输车,只要一个人在前面开,另外一个人在上面翻下去就行了。”

“等于说现在这条路开出来,对运输车是管用的,包括以后梨采摘也能这样运出来。”我触类旁通,大致明白了现有改造的作用,便又问:“这样的改造化了多少钱?”

“这个钱我没仔细去算过,我买了一台小挖机,作业的工人是月薪制的,也做什么工作,他有空就去挖一点,我没特意去算用了多少人工。”胡晓海说。

打药机在梨园中的演示

“挖机买来多少钱?”我继续问道。

“5万多元,将近6万元钱。”胡晓海说:“但是我现在弄下来我是强烈不推荐买这台机械,质量太差了,三天两头修。亏得我们作业的师傅水平还不错,基本自己能修,叫厂家发零件过来就可以了,不然麻烦大了。如果我重新再买的话,肯定化十几万买台好点的。”

“十几万还不够,像这台机械日本久保田的要22万左右,是最好的小挖机。”冯绍林对国内外果园机械的行情都很熟悉:“我不知道说这个话合不合适,很多用户觉得掏20多万有点贵,买个便宜的先试用。你今天已经用过了得出结论是不好用。前几天有个果园老板咨询我这个挖机的事情,我建议他买个质量好点的,他说我买个两三万的就行。我说真的不行,老坏,他说老坏也没问题……”

胡晓海和工人们在核算打药机的性价比

“久保田的我也去问过,的确要二十几万。我买东西还是有质量意识的,不是说奔着便宜买的。国产再好点的挖机也有,我是找到这个最小的型号,这种型号就他们这一家和久保田有,但是价格差了好几倍嘛。我肯定要考虑性价比。”胡晓海解释说。

“要算一下经济账。”我附和道。毕竟这是一个“苦逼”的行业。

改造后的那条通道走机械确实快捷多了,无论打药机还是割草机,都能行走自如。但另一条还留有深沟的行间就麻烦了,也能过,5米行距除去1米深沟,两侧还有2米的通道,再除去一些斜生主枝的障碍,宽度为1.2米的打药机勉强能过,但行进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倒是那台长度1.95米、宽度1米的罗宾4W22割草机更加灵活,无论行间株间都能穿行自如。冯绍林驾着它沿深沟边缘走了一阵,连沟边堆起的泥块都被割平。

冯绍林在演示割草机作业方法

“割草没问题,但打药机走深沟那里要非常小心,速度就没有那么流畅,打药的时间起码要加一倍。”冯绍林分别走了几趟作业道和深沟两侧的行间总结道。

“当初改造的时候没有考虑过打药机和割草机吗?”我问胡晓海。我原先是期望打药机的喷雾范围能管两行,这样就能避开有深沟的那行,但从现场的作业效果来看,我还是担心枝叶茂盛后树冠另一侧的覆盖率。

“原来没有考虑这一块。”胡晓海说:“打药机看是看过,但没有特意为这个准备。”

“要是当初深沟开在一侧就好办了。”我遗憾地说。

我最早在上海农科院的示范基地看到过偏沟的设计,把中间的排水沟统一移至一侧,在不影响排水沟配置的前提下,让行间变成可供机械通过的通道。若是新理想的梨园行间深沟能侧移1米,其中一侧就变成3米宽的空间,那么走1.2米宽的打药机就非常通畅了。

上海农科院桃示范园的偏沟设计

尽管效率没有达到最大化,但胡晓海对打药机的作业效率还是非常心动的。“我们每年梨树打药8遍,每次打药需要10个人,3个人一组,另外一个人配药,打一遍需要50个工。我们算了下,如果按200亩计算,一年可以省3万元的人工费。”

“你不是有400亩梨园吗?为什么要按200亩计算。”我疑问。冯绍林这台日本产的打药机报价20多万,如果按年节省3万元人工费计算,得需要7年才能收回成本,这对很多果园主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因为还有200亩是新建梨园,行距4米,又没上棚架,拉枝以后地面有很多桩,这个车子进不去。”

“哦!那关键还是面积不够。”我呢喃道。若是按400亩计算,3年半收回机械成本那就有比较理想的性价比了。

胡晓海(左三)和冯绍林在查看打药机的作业效果

“面积还不够经济。还有橘树打药机喷过之后,我们觉得还是需要人工再进去补喷一下另外一侧。”胡晓海刚才仔细地观察了打药机对大棚橘树的打药效果,由于单栋大棚的结构限制,打药机只能沿大棚中间顺行作业,没有回旋空间。

“这不是打药机的问题,空间限制嘛。但是补得也快,那两侧基本上也打到了,只剩10%-15%的样子。话又说回来,人工打药,他也有没打到的地方。”冯绍林解释说。

“这是肯定的。”胡晓海加重了语气:“前段时间我自己去盯过这个事情,我知道的,工人打过一遍后还是有很多遗漏的,说明工人干活不认真。”

传统的拉管式打药方法

“不是工人不认真,所有的工人都这样,有不确定性,漏掉了。我们用机械不是说为了一年省两三万,而是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对!对!对!”胡晓海对冯绍林这番解释非常认同,“还是为了打得比较均匀。”

“严格说它是比较省药的,它的雾化程度高,不像普通喷雾机喷过之后滴嘀嗒嗒往下滴。”我补充道。前段时间我在广西跟几个大农场的老板接触得比较多,所以也了解了不少机械的好处。

不过,对我来说,这趟果园之行留给我最大的印记是偏沟设计的实用性。相比高投入的暗排和受地形和水位限制的起垄栽培,偏沟的设计更简单,几乎没有增加任何建园成本。

这是一种解决南方平原地区果园机械化最经济实用的好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