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1984年, 我考上了汲县师范
那年,我上了汲县师范
文 苍雪无语
三十五年前,清晰记得是1984年的11月19日,考上师范的我兴高彩烈地乘车来到离家五十里的汲县城,开始了三年的师范求学之旅。
汲县,虽是一小小县城,但在中原地区是声名远播的文化名城。它古称卫辉,明潞王被他同母皇帝兄神宗封藩在此。历史古迹颇多,望京楼,比干庙,民国总统徐世昌府,孔子击磬处等都是汲县城的旅游文化宣传名片。
汲县师范学校位于贡院街,在小城东郊一条窄窄的街道上。学校大门是明代建筑,显得古朴而庄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红色大字镶嵌在大门的上方,体现出鲜明的历史色彩。
大门门洞里铺着一米见方的青石,走在上面,感觉十分清凉和舒适。走过门口不远,靠东侧长着一棵桧树,据说树龄与学校的建校史一样。桧树也是四季长绿,与松柏相同,叶子呈针形。树干有些倾钭,树皮龟裂,不是那么漂亮的滑润,见证了这所古老学校的沧桑变迁。
就这样,这棵老桧树,一年又一年,平静而幸福地送走一届又一届年轻的师范生,奋斗在共和国最需要的岗位。又欢快而饱满地迎来一位又一位少年才俊,引领他们学会德高为师,行为世范。
我被分到了150班,班主任是张元庆老师,戴着高度近视镜,举止言谈很是儒雅。不由得让人顿生好感,张老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优良的作风。
整个师范学校老师群星闪耀,名扬省市的优秀老师也随处可见:操着江苏口音,思维清哳,逻辑性超强的彭老师;慈眉善目,细心呵护学生的刘老师,性格开朗,经常笑意盈盈的段老师,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对于我们这些离开家乡的十五六岁少年,深为能聆听到诸多名师大儒的教诲而幸运。
由此,在这座古老的小城,开始了三年自由而浪漫的求学旅程,也演绎了许多让人永志终生的美丽故事。
师范生活有时也会单调的。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后,就有个较长的课外活动时间。有专长的学生练琴,打球,学画画。我呢,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的,无聊之余,就只有去看书。
学校图书馆倒是有丰富的藏书,二十六个大写字母排成的书目,整齐的密密麻麻,对于我这么一位从乡下初入小城的少年来说,见到乡村所没有的图书馆,别有一种欣喜的感觉,每当借到一本书,真如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
可图书馆因工作人员少,或担心工作量重,是不肯让学生多借的,就规定一星期只准借一次,每次借一本,还要凭借书证借阅。不过要逢寒暑假,通过老师关系可多借几本书。上普师二年级时的寒假,我就找到教育学老师马老师,帮我借了四本罗曼.罗兰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满足了我假期阅读的强烈需求。
不过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态度不大好,因此去借书的学生不太多,宁肯闲暇时无聊着。
等到了周末,我们这些远离家乡几十里的学生,一般不回家。休息日除了痛痛快快地睡个大头觉外,就是步行六七里至汲县城唯一的新华书店游逛,虽有许多书是自己所喜爱的,但无奈囊中羞涩,每月十元的生活费,需要用场的地方很多。偶尔挤出一块两块买一本心仪的书,就如过上大年一样的喜悦。
大多时是恋恋不舍地离开,虽如此,我们每当周末还愿意步行六七里,到书店游历一下,以慰心中的期待。汲县新华书店对面是邮政局,邮政局旁有个售书亭,里面有许多杂志,价格不贵。
这里也是我们常驻足的地方,有时用五六毛钱,就可买一本《辽宁青年》或《青年科学》,以满足我渴求读书的火热愿望。
转眼间,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也在教师的岗位上耕耘了三十三年。与青春奔放有关的故事也渐渐沉淀在岁月茫茫的烟尘中。
汲县城(现在叫卫辉市)的书店和邮亭,早已不复存在了,代之以可以自由翻看的宽敞书店。可不知怎么,总没有在原来那简陋书店里看书买书的感觉暖心。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