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内容丰富的多重奏 张慧
北京日报 | 2021年10月15日
.
昨日恰是一年中的重阳节。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阳节,绵延数千年,从古时秋祭源起,在汉代形成习俗定式,在唐代成为法定节日。
重阳节、登高节、菊花节、女儿节、老人节……重阳节有多少别名,就有多少故事。它在唐诗宋词中热烈绽放,先秦时的神秘气息则逐渐消解,终成登高敬老的欢悦节日,彰显着中国人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
登高习俗源于东汉
重阳节,是一个内容丰富到堪称复杂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学界现有先秦起源说、西汉起源说以及东汉起源说这三种观点,各有各的理由。
登高祈福、秋祭佩茱萸、吃重阳糕、赏菊饮酒、籍野宴饮、敬老……节日的文化活动热闹纷呈,让史学家难以界定它的起点。就像多条河流从各个方向汇聚入海,难以追溯它的源头。或者说,这个在秋季庆祝,又与历法数理有着不解之缘的节日文化,起点本就是多源头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给农业社会的人们带来的不光有丰收,还有自然而发的喜悦与感恩。农谚有云:“九月九,大撒手。”意思是大半年的田间劳作,到了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基本告一段落,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放松和欢庆,也需要一个仪式来感恩天地和先人的福佑。正如《吕氏春秋·季秋纪》里说:“(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如果把登高秋祭、大型宴饮等庆祝活动看作是重阳节习俗的源头,那么先秦起就有了重阳的雏形。
而重阳的日期数字也颇具意味。道家将数字分为阴数和阳数,“一生二”即为阴阳初分,“一”为太极,为阳数之始,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剩下的二到八为阴数,所以“九”为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有两个“九”,“重九”就称“重阳”。另一方面,“九九”与“久久”谐音,既有长治久安也有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就曾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西汉初期,汉高祖颁布了养老诏令,为老人免徭役、赐酒肉,还为德高望重的老者设有“三老”的管理头衔,由此,通常认为从西汉起就有了重阳之日祈求长寿的风俗。而如果西汉刘歆《西京杂记》的记载所言非虚,那么佩茱萸、食蓬饵(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俗也源自西汉:“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重阳登高的习俗很可能始于东汉魏晋时期。南朝梁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汝南桓景随仙人费长房游学,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他家中有难,要他率全家人登上高山,缝制香囊、佩茱萸、饮菊花酒方可避难。桓景听了他的话,果然躲过一劫,后人于是都在九月九日登高辟邪,逐渐形成风俗。此外,《四民月令》中的一句:“九月九日可采菊花”,看似简单,但已明确了东汉时民间有九月九日采菊花的习俗。《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七十六引西晋周处《风土记》,则直接将“九月饮菊花酒”称为“汉俗”,也说明重阳节的种种习俗,到东汉时都已基本确立并广泛流传。
唐代确立为法定节日
唐代国富兵强,物阜民丰,过重阳的风气更盛于前朝。贞元四年(788年)九月二日唐德宗的一纸诏令,将重阳节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即将中和(二月二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阳(九月九日)这三天定为“三令节”:“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以下及常参官共赐五百贯,翰林学士共赐一百贯,左右神威、神策、龙武等三军共赐一百贯……金吾、英武、威远及诸卫将军共赐一百贯,各省诸道奏事官共赐一百贯,委度支每节前五日,准此数支付,从本年九月九日起给,永为定制。”三令节里,百官不但可以休假,还能领“过节费”,职位越高,赏赐越多,拿着这笔钱可以“择地追赏为乐”。
唐代人如何过重阳节呢?“登高赏秋、赏菊饮菊花酒、辟邪祛灾、佩戴茱萸、食重阳糕、籍野宴饮、祝寿敬老、思乡忆友”这八大重阳节的风俗自然不能少,除此以外,唐德宗鼓励民间讲武习射,各地纷纷举办九九重阳的骑射活动,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运动一番以后自然要补充体力,唐代也盛行重阳宴饮之风,由此诞生了留名青史的“重阳曲江宴”“重阳鹿鸣宴”等。秋季菊色正浓,赏菊也是一项活动,再加上登高追思等其他内容,唐代人的重阳节真的很忙碌。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有诗感叹:“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意思是虽然九九重阳,但直到十日,重阳节的活动还在持续。
佳节助兴少不了诗歌。相传唐德宗、唐穆宗、唐宣宗都喜欢在重阳节这天大宴群臣,同时命群臣作诗上呈,如此重阳赋诗的风气朝野皆同。重阳,成了唐诗节日里的重头戏。仅在《全唐诗》的收录里,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就有三百五十多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都是其中的名作。其中,有一位名叫王勃的年轻诗人在九月九日这天路过南昌时受邀登上滕王阁,在洪州牧阎伯屿的重阳宴饮上崭露头角,在《滕王阁序》中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丰富的重阳活动在宋词中也屡屡被提及。《全宋词》中的“节日词”约有一千四百首,而重阳词就占到了三百多首。从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苏轼的《定风波·重阳》、秦观的《满庭芳·碧水惊秋》里,都可以感受到彼时文人的重阳思绪。相比唐代重阳节的热闹,宋人的重阳更多了一丝风雅,正如《梦粱录》里所提及的:“每至重阳,世人以菊花、茱萸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名'延寿翁’,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此外,宋人也喜爱在重阳这一天赏菊和登高、互赠重阳糕——《东京梦华录》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由此可见,在唐宋时期的重阳节里,登高宴饮已从过去的求仙避险变成了愉心健体;采菊佩茱萸从过去的避厄消灾变成赏秋和怀思。重阳节的气氛由神秘避祸转向全民欢庆,重阳节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北京率先定为敬老节
直到明清时,过重阳的习俗都没有太大改变,只在原有的习俗上又进一步丰富。明代重阳的节日情景,用申时行在《吴山行》里的描述就是:“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胜事俗相夸。阖闾城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家家户户出门庆祝、佩茱萸、牵羊赌彩、歌舞、划船、骑射、饮酒、蹴鞠……可见江南人家过重阳的一派繁华景象。
在古代,重阳节还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在西汉人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就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祓禊登高”的记述。传说东汉安帝的女儿重阳公主组织百姓登高,战胜瘟神,由此九月九日还是一些地方传统的“女儿节”。成书于明朝末期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每到重阳,“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这一天,北方地区习惯迎女儿回家吃花糕,修养身心。河北《张北县志》记载:“各家搬女归宁,因秋收完毕,休息之意。故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
清代满洲贵族也过重阳节,郎世宁所画巨幅横轴《万树园赐宴图》,描绘的是乾隆的一场重阳宴席。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古厄鲁特部首领渥巴锡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到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后者为其举办重阳宴,还即席赋诗道:“重阳宜宴赏,况有远来人。”除了重阳宴,登高、赏菊和放风筝等活动在清代依旧流行,尤其是登高——《燕京岁时记》里说:“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大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民国时期,为了增强国民体魄,政府提倡在重阳节进行登高习武等活动,并将九月九日定为体育节。重阳节也是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山西、四川、河北等地都曾将重阳节作为尊师重教的节日,学生会在这一天给先生送糕以示敬意,老师们也会在这一天放假休息。如山西《沁州志》《武乡县志》里记载,重阳节这天要“拜礼师长”;四川《万源县志》记载“各学校于此日(重阳)休假,教职员率领学生游山玩水,谓之登高”;河北《任丘县志》记载“重阳隆师放学”。
而九九重阳与“久久”的谐音,更让重阳节长寿、敬老的寓意深入人心,重阳节敬老的传统也一直延续。1987年6月23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确定,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北京市的敬老节。甘肃、山西、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直辖市紧跟其后,纷纷出台地方法律法规,将重阳节规定为“敬老日”“老人节”或“老年节”,名称不同,但用心一致。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于是从国家层面上确定了重阳节也是“老年节”。
重阳节、登高节、菊花节、女儿节、老人节……重阳佳节之时重奏齐鸣、弦歌不辍,中国人的重阳节代代相传。
寻章索句
唐诗宋词中的重阳节
登高远眺秋色,赏菊饮酒作诗,相比其他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文化积淀里更多了一层诗意。登高远眺时,诗人们都在想什么?
满眼秋色,一抹愁思者有。如唐代诗人卢照邻在《九月九日登玄武山》里描写的:“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同样,诗人杜甫的《登高》里也有几多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思乡情切,家国情怀者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里写道:“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而诗人王维则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创作出时至今日,每逢佳节常被亿万同胞提及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吟诵其实出自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有的诗人喜爱把重阳酒和秋菊的意向形诸笔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吟唱也是出自“佳节又重阳”时。
当然,还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秋高气爽的豁达心境,如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将白发人比作白菊,归来仍是少年。宋代朱敦儒的《采桑子》,更以宽阔心境迎接秋光:“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碧海晴空一阵霜。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风土人情
祖国各地的重阳节风俗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同一个重阳节,在幅员辽阔的中国,除了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敬老这些共同的活动,也依各地风俗发展出各自特色。
有的地方重阳祭祖的风俗比清明节更浓厚,甚至有“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福建莆仙就是其中一例。
河南省南阳市西陕县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在重阳节这天会举行中国西陕重阳文化节。
在台湾省,从客家人而来的重阳节祭祖习俗传遍全岛,每到重阳就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饮水思源、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烙印。此外,台湾省因为气候的关系,九月起便是放风筝的好天气,重阳节放纸鸢也渐渐成了当地习俗,形成“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吼”的景观。
在山东省地区,昌邑北部在重阳节的时候吃胡萝卜汤,邹平地区祭祀范仲淹。
安徽省铜陵县九月重阳为龙烛会,削竹马为戏,迎山神。
江西省在重阳节的时候举办晒秋活动,把大量的新鲜瓜果蔬菜晒干贮藏,所以重阳节这天又被称为晒秋节。
环球视野
外国怎么过“老人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指定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在国际老人节诞生以前,世界各国早有各自的“老人节”或“敬老节”。
1956年,韩国把5月8日设为本国的“母亲节”,从1973年起,又将这一天改为“父母节”。节日当天,子女需陪伴父母、行孝礼并接受长辈教导。日本的敬老日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属于日本的法定节假日之一,节日的主旨是“敬爱曾为社会发展奉献多年的老人们,并祈求他们多福多寿。”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一项法案,宣布将每年9月美国劳工节后的第一个周日定为美国的祖父母节,设立该节日的寓意在于“对祖父母表示敬意,给予孙辈表达感情的机会,帮助孩子意识到祖辈的力量、知识和经验”。而在波兰,祖父母节是一个持续两天的节日,为每年1月21日和22日。
每年7月7日是希腊的“老人节”,又称“老龄日”。希腊“老人节”的庆祝活动集中在克里特岛举办,各项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老人作为主角的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参加田径赛的老人分成70岁年龄组、80岁年龄组甚至90岁以上高龄组。无论速度如何,观众都为参赛者老当益壮的精神热情欢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