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异常”是个性的表现吗?警惕青少年抑郁症
最近媒体频繁报道很多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员频繁自杀,究其原因,难道仅仅是压力大,不适应社会,老师的教导有问题吗?
悲痛之余,我们不得不关注一种疾病: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人们对此病并不十分了解。一位心理学家曾对62位15-23岁“末诊”于心理专科的患者作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0“,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二、变换环境。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
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三、坦途无悦。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六、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当出现上述症状是,一定不要误以为孩子出现了什么道德问题或以为自己的孩子有个性,一定及时去专科医院的心理科门诊就医并给与专业的诊断,该用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及时规范治疗,使患者认识本病,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尽量避免由于不认识本病,延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江苏师范大学聚集性疫情,辅导员警告学生不要网上“乱讲话” ➤ 医生劝退了80%割包皮的男孩!其实最想割你包皮的人是你妈…… ➤“我就蹭蹭不进去”,几种边缘性行为坑惨多少无知男女!别等染病、喜当爹妈才后悔 ➤ 三十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