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萧萧(2)
在“粟子地窝”的坡地上,先期建成的两层楼房依山而立,据说是为安置水库移民所建。从建筑格式和结构看,在当年算比较讲究的“五加基”形式的“水泥棚”楼房,水泥柱子像威武的卫士列队肃立。两层楼依稀共有12间2厅,颇具规模,当年每位任教老师安排一个房间绰绰有余。楼梯设在厅房内侧,厅房成为联结楼上楼下的通道,和堆放杂物的场所,大材小用似乎有点可惜。
在当年,这是一幢规模不小、结构新颖的建筑,同时也是富有时代特色的豆腐渣工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尝试采用竹筋替代钢筋,不伦不类的产物。在生命高于一切的今天看来,是何等的无知无畏。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已经暴露出某些质量问题,因此被判定为危房,是“重新刮烂”的典范。被判决为危房后经适当的技术处理,存在先天残疾的建筑,居然堂而皇之地作为学校教学设施使用,充分反映当年经济落后、物力维艰的无奈,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物尽其用,何其悲哀!
在原有楼房的基础上,新建了六间教室,分别在楼房的左右两边各建了三间。当年小学执行五年学制“以校带园”的模式,六间教室能满足全校共六个班(含幼儿班)的需要,是为磜小量身定制。六间教室的建筑质量同样不敢恭维,受当年经济落后的制约,使用的木材残次程度无以复加(用杂桁杂角);加上在改革开放初期,投机取巧思想甚嚣尘上,偷工减料现象变本加厉,各种诱惑产生不安分的心理,利欲躁动充斥社会。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些教室和楼房被判定为危房全面拆除,照片中所见教室是九十年代实施“危改”期间新建,旧貌换新颜。
当年,费尽移山之力把教室校舍建在山坡上,虽然居高临下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优越感,因为高处不胜“渴”的原因困扰,全校师生百多号人的食水用水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因此,厨房饭厅不得不舍近求远临水而建,在离学校有一小段距离的山脚下的低洼处,孤零零的两间小平房即是学校的伙房和饭厅。离学校教学区路程不算很远,但也带来很多不便,住校老师的一日三餐必需“条商跌落”。晴天还好,一日三顿的“三上三落”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当雨季来临时就没那么轻松了,在斜风细雨的护送中去例行晚餐,凄美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建在最低洼处的两间小厨房,谦卑地偏安一隅,然而此处人气并不差。人以食为天嘛,月中偶尔的加菜“打斗聚”时这里格外热闹。当年生活异常艰苦,人们斋肠饿肚、饥肠辘辘,时兴“打斗聚”为求一餐的胞腹之食;“打斗聚”能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化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生活中的烦恼,是事业单位苦中作乐的一种形式。
那时已不强求食住在校了,本村的老师都允许“走教”。每天早晚走教老师必需要“到此一游”,因为取开水送空瓶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住校老师从早到晚必需经历“上上下下”的考验,轻装下山大步流星,饱餐爬坡慢条斯理;每到下午放学期间,学生洒水扫地、浇花栽树,此时此刻,寂寞的小平房顿时热闹非凡;提着小半桶水步履蹒跚,沿着伙房背的台阶拾级而上的队伍甚是壮观。
总而言之,高处不胜“渴”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终于有一天磜背村通了自来水(83年至84年间)。
写于2016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