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先治心!鼻塞不通气,用养心的方子治好,古人诚不欺我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难经·四十难》、《素问·五脏别论篇》、《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初学中医的时候,老实讲,我对很多中医古典理论持怀疑态度。

比如说,“心主嗅”这个事儿。

什么叫做“心主嗅”呢?

这话,源于《难经》。意思是,嗅觉上的事儿,由心来主。

在当时的我来看,嗅觉,由鼻子来管,怎么和心有关系?

无独有偶。《素问·五脏别论篇》也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这也是在讲,心肺不好的人,鼻子往往随之不通利。

这些说法,老实讲,我最初都不相信,认为是古人牵强附会而已。

不过后来,随着我近些年的涉猎不断拓宽,我发现,古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而且,现实临床对它的验证,层出不穷。

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6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鼻塞,不通气,到了晚上根本无法入睡,烦躁不安。

由于鼻塞始终得不到治疗,他的嗅觉已经丧失两年了,而且伴随头晕头痛。

两年的时间里,他的鼻子闻不着味,你说这个人得多难受。

屡治无效的情况下,此人转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双侧鼻甲肥大,把整个鼻窍几乎填满了,而且颜色暗红,看上去如桑椹一般。

看舌脉,发现舌红,有瘀紫斑,舌苔薄少,苔色微黄发干。脉象偏于细涩。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这张方子开出来以后,患者先纳闷了。原来,久病成医的他发现,方子里竟然几乎连一味通鼻窍的药都没有。但见:

丹参、菖蒲、赤芍、桃仁、合欢皮、夜交藤各10克,珍珠母20克,五味子、川芎各5克,红花3克,大枣5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20剂以后,晚上睡觉好了,一觉到天亮。与此同时,鼻子也通气了,鼻塞之感几乎完全消失。当他闻到菜香的那一刻,差点落下泪来。

面对疗效,患者大呼神奇。

这张小医案,曾经记载于1990年的《上海中医药杂志》上。这虽然是30多年前的老医案了,但在今天来看,依然有现实意义。

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首先,我们分析患者舌脉,会发现他有淤血症候。

脉象细涩,舌有瘀斑,这没啥好说的,提示有淤血。

血瘀日久,必然生热。热盛津伤,所以患者舌苔薄少,微黄而干。

这个状态,很显然,能带来患者睡眠障碍。为什么?因为心主血脉,又奉养心神。现在淤血阻于内,令血脉不通,热邪又扰及心神,使得心神不宁。在这个状态下,患者肯定是睡不好觉的。

正因为看到这些,所以医家采取了活血安神的办法。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丹参、菖蒲、赤芍、桃仁、合欢皮、夜交藤各10克,珍珠母20克,五味子、川芎各5克,红花3克,大枣5枚。

这里头,红花、川芎、桃仁、赤芍、丹参,这是活血化瘀的。合欢皮、夜交藤、珍珠母、五味子,这四味药是用于养心安神的。菖蒲,开心窍,安神益智。大枣,健脾养心,奉养心神。

不过,到这里,问题来了——这么个治法,怎么就能改善患者鼻塞的状态呢?

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的鼻窍,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如果一个人,淤血阻于内,就会影响到血液对鼻窍的滋养。血瘀日久而生热,则进一步加剧鼻腔的干燥、滞涩,津伤及血。所以说,通过活血化瘀之法,改善鼻腔的鼻塞,是有道理的。

另外,中医讲,心主任物。我们官窍所收集来的信息,必须作用于心,汇集于心,由心做出反应和感受。因此,心神的安定与否,直接决定着五官的功能是否正常发挥。譬如心火亢盛者,可能耳鸣、听力下降。心脾不足者,往往口淡,吃啥都没有滋味。同样道理,如果心血淤阻、热邪扰心,则势必加剧鼻干鼻塞、呼吸不利的感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只有心神安定,才能有助于头面官窍功能的发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安神定志对于改善鼻塞症状,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当然了,这些,都是文老师我的一家之言,代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不一定准确,请您多多批评。

总而言之吧,宁心活血之法治疗鼻塞,这是在中医耳鼻喉科里面的做法之一。而且,很多大家都用过这个方法,譬如干祖望老前辈等。这方面的验案,我以后再慢慢给你讲。

当然,经验归经验,它不见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鼻塞、鼻甲肥大,全能用这方法治疗吗?未必。所以,非专业读者,还是应该选择去看中医,不宜对上文的经验配伍盲目照搬。必要时,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不妨把这个经验牢记于心。我相信,日后它一定可以对您的临床技艺,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