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师值班日志》282(言语能让瘫痪完全恢复,你信吗?)
言语能让瘫痪完全恢复,你信吗?
宁波第一医院宗建平
言语就能让瘫痪的患者重新站起来,获得新生,你信吗?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天方夜谭吗,难道到了现代还有用巫术来治病吗?很多人可能会不信。
语言的力量你可不要小看,这是真的。
最近有位患者,一侧下肢运动出现了障碍,经认真检查发现有问题,不是真正的运动障碍,是假的,但眼前看到的患者下肢真的是完全瘫痪了,那我又是怎么发现他一侧下肢运动障碍是假的呢,理由是什么?
我还是从我刚从大学毕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轮转时一个案例说起。
我们大学毕业留校时,虽然定了专业,但老前辈为了我们更全面掌握各系统知识,要求我们必须到不同的科室去学习实践三月,这种学习形式当时叫轮转,类似于现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983年下半年,我轮转到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收住了一位右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女性,40多岁,入院后经过认真体格检查,发现除右下肢完全瘫痪外,对疼痛的刺激也没有任何反应。
患者起病有点特殊,患者不久前生了第三个女儿,按当时的政策,给她做了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就出现右下肢不能动了。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得从当年的历史背景说起。
1983到1984年可以说是计划生育工作关键年,全国上下一切以计划生育工作为重心。但在当时,要做好温州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度比全省其它地区都要大。当时农村有一条硬规定,生了三胎必须做绝育手术,在1983年底到1984年初,因为人员紧张,刚毕业的我,也被选中去温州永嘉一个山区做女性输卵管和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当地工作难做是有原因的,山区极其落后和贫穷,山多地少,当时农村分配制度是生男孩才有地可分,重男轻女的观念极重,所以不生男孩不行。加上山区没有电,没有其它娱乐生活,所以计划生育工作之难,难以想象。我当时曾遇到看上去非常老,估计有八十来岁了,由二个工作人员扶着来做绝育手术,我感到很好奇,一问她才五十出头,刚生了第九个女儿。当地虽然穷,但生育能力之强,令人惊叹。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但那个情景一直留在我和脑海里。
有了前面的背景介绍,那刚生了第三个女儿的患者,在输卵管结扎术后为什么会出现瘫痪就可以理解了。当时我的老师郑荣远高度怀疑患者是心理因素或癔症发作所致,治疗这样的患者,需要用特殊的手段才能让患者站起来。
第一步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瘫痪,其次是要通过体格检查,查出她是真瘫痪还是假的瘫痪或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这是本文想讲的重点。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郑荣远老师教了我一招。具体操作如下:在叫患者用力抬起左腿时,医师把手放在患者那个瘫痪的右下肢下面,在患者用力抬左腿时,如果是假的瘫痪,或是癔症或精神因素所致的运动障碍,医师的手有向下压的感觉。因为正常人,肢体运动有协调运作,一侧下肢往上抬,另一下肢没有瘫痪,为了阻止它活动,一定会有一个向下的动作,所以你放在患者右下肢下面的手会有压力。老师还特别嘱咐我如果发现是假的右下肢运动障碍,不要声张,这对后面的治疗没有好处。
最后证实了老师的推断,确实患者在抬高左下肢的同时,右下肢有一个向下压的力量。
对于这样一个严重的因心理问题引起的下肢瘫痪的患者,治疗得用非常规的手段才能让患者站起来。
首先,每天查房一定要细心,多关心患者,先有个心理暗示基础;几天后老师查房时特别强调,有一种药是进口的,可以治疗这种疾病,看上去是对我们年轻医师讲的,但其实是讲给患者听的,还特别强调这种药非常奇缺,需要进口。又过了三到五天,患者也开始关心那进口的药物是不是能够搞到,希望医师帮她想想办法。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又过了四五天,后来这种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时看到时机成熟了,郑老师说他一直在努力想办法,可能有点希望了。又过了几天,患者越来越着急,这时说明天可能能搞到了,最后用了一瓶复方氨基酸,当时复方氨基酸是500ml一瓶,瓶外包装纸印的全是英文,拿给患者看,并暗示患者如果输注的时候,感到身体有点发热,那说明是药开始起效果了(因为当时复方氨基酸纯度不高,常在输液时,患者会有发热的感觉)。后来,在输注时,患者真的是神奇地出现了下肢移动,最后完全康复了。
这是一例通过心理暗示和语言让患者重新站起的典型案例。
当然现在有更好的方法,例肌电图等现代技术可以做出进一点诊断,但这个方法非常实用,成本又低,或许有一天你会用上。
临床医学是现代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但技术不能解决所有医疗问题。于是,人文科学是在临床医学上就尤为重要,不管是心理、精神学,还是美学、医疗的艺术等等,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或言语是实施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临床医疗离不开语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先存与现存,这样的存在决定了每一位患者文化的唯一性,要解决每一位患者的痛苦,必然要求我们结合每一位患者的文化,这才是临床医疗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