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一定要见花交易吗?”——《兰花那些事儿》系列一(下)
名利是一面镜子,照着自己也照着他人。
兰花是一棵小草,种在兰园也种在心间。
方寸间,大学问。
兰花交易,这种民间传统交易,向来没有合同之类的契约,有的只是买卖双方的口头承诺与相互信赖,以及兰友群体自发的道德约束。
学友的此次交易,也不例外。
“兰花一定要见花交易吗?”我们接着往下聊。
在朋友以及兰友的言谈评说中——热情阳光、正直诚信,始终笼罩于学友与父亲。十多年兰花经营,学友从没有过因为自家卖花而起的纠纷与非议,有的仅仅是在引种品种时自己所遇见的遇人不淑。而父亲几十年养兰的良好人缘与口碑,在当地兰友中更是人尽皆知。
谁也不相信他们父子会售卖假花,欺诈牟利。
复色梅·春剑
此次交易的当天,父亲正在外陪伴多年没有旅游的母亲,在外地度假半月有余。回来后,学友向他提及时,他很高兴,感觉儿子真的是已经超越了自己,谈成了这么大笔生意。还在吃饭时多喝了几杯,以示祝贺。
而后来的局面,让这位养兰几十年的老兰家,错愕之余又早已预料。
“当时,交易时,是见花交易,你说过,对吧?”父亲问。
“是,也…不是…
之前他来过我们家兰园,看过实花。交易时,花已经谢了。期间我在网上给他看过所有历年来的开品,包括当初我引种时的开品照片。这算是见花交易了吧!”学友激动地说。
望着儿子,此时父亲的心里犹疑了!
“见花交易、见花交易……见过实花,儿子又不可能卖假草!与之前交易不同仅仅是交易当时兰草上没有带花,难道这其中有问题?”并未有过网上交易经验的父亲,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听了儿子说的情况,再看了卖家的要求,父亲说:“看来,你得亲自过去现场看看,解释沟通一下,视情况后我们再做打算……”
而此时,正值学友一年中工作最为忙碌的阶段,别说请假,就连正常的周末都不能保证。
工作与业余爱好,如何选择?学友犯起了难。
翻出过程中的聊天信息历史记录,学友不断地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复色水仙·春剑
“复色花”,其实就是兰花花瓣色彩的一种多样化表现形式。而要评说一个“色花”或是“复色花”的优劣,标准有定律,但如何鉴定,兰花圈里却依旧如其它判断兰花优劣的方式方法一样——仅凭肉眼考量。
而色彩,如何评说?如果不在双方共同见证实物情况下,仅凭口口相传的语言描述,这不就如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理解千差万别,想象各有千秋。
老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今人说“有图有真相”。但在当下这个时代,“眼见未必为实”却在一次次再提醒着我们。
科技所带来的进步,在颠覆我们的认知,分辨真伪,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止是一双“火眼金睛”……
古人可能就没有今天学友所遇见的“烦恼”。因为,古人不能凭借照片交易兰花。
在查看、回忆过程中的点滴细节,在与买家不厌其烦的沟通、争论后,学友发现问题的“焦点”始终是——那张当年自己买兰时买家所给的那张“第一年刚下山时的开品照”。
而恰恰是当年学友引种时的这张“绚烂鲜艳”的花照,成为今日“花不对照”的证据和争论焦点。
买家正是拿着这张当初学友发给他的“花照”,在对比今年兰花的开品,以此为据,要求退货、索赔。信誓旦旦、不肯让步!
当日美好,不想却成为今日烦恼!
在历经近一月的网上沟通无果后,在此次花期即将结束之时,急于解决问题的学友,在工作稍有缓和的间歇,抽空专程飞往了买家城市,面对面查看情况,沟通解释……又于当日深夜又返回家中。
而这一去,他方才明白,悔不该当初。
复色梅·春剑
学友其实是在为对方的冲动与鉴识不深买单——至少有70%。
剩下的则是自己的浮躁、涉世未深与对交易规则的轻视、轻易践踏的恶果。
原来,虽然买家是专业兰友,但却入行未深,对兰花养植与鉴赏并不十分在行,平日与学友的网上交往,大多都浮于表面。他此次购买兰花,看重的其实就是“复色荷”的“色”。对此,他将其视为认识水平和价值差异的重要关键,并未对学友言明,反而是口头赞同“荷瓣”的标准与赞赏。
顾左右而言其他,这是是商业谈判中的典型方式方法。但这次却误人误己。
当初,他把学友给他的那张最初开品照,发于自己朋友圈时,有兰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购买兴趣。也就是在这种热情与利益的驱使下,他与学友在网上完成了此次交易。而当他转手将花卖出后,隔年花开,买家却因为花色的严重差异,大为失望继而向他提出退货与索赔。权衡利弊后,他将矛盾转嫁给了学友,因为当初买花时他们都“未见实花”交易。
问题就出在这“未见花交易”上。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接下来则是漫长而繁复地商谈解决方案。期间,学友几乎把全部业余时间与精力耗在了此事上。
那段时期,他甚至因烦厌纠葛而怠倦了兰花。
“我不退钱,他能怎样?反正又没有合同。当初我自认是与他说清楚了的!”学友恼恨地说。
“把钱退他又如何?他认识水平不高,你又何尝不是呢?为了这些钱,你就不搞兰花了?草退回来,我们还可以再寻买家。已经这么大的量,荷瓣也不错,货打爱家,赚钱是迟早的事。退后一步自然宽!”
此时的父亲,不仅时常在旁调停,还重新又担起了管理家中兰园的任务。
而一直作为局外人,不太赞成爷俩把钱投入兰花的母亲,则恰逢时机的在一旁:“兰花能卖到钱?我就晓得玄得很。花那么多钱整兰花,这下可要赔惨了!儿子,你还是专心你的工作,兰花当不得真!”发出如此慨叹。
最终,在国庆节前,在学友努力以及兰友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协议——退还全部兰草后再额外补偿对方5万元的兰草(其它品种——当然是见花交易)。
自此,事情才得以平息。而此时此事对学友及父亲的兰花事业,已带来了深深的负面影响。
半年时间,在朋友圈、在兰友群里,此事传得沸沸扬扬。
怀疑、猜忌、诋毁……以及之前不曾浮出水面的那些藏在暗处的妒嫉,借助此事不断发酵。
十几年、数十年养兰所积累的清誉,被蒙上灰。
这一年,来家中赏兰的兰友少了,就连正常的工作生活,也因此受到了波及。
“兰花一定要见花交易吗?”
“经此一役”学友有了明确而肯定的答案。
纵观这父与子兰花发展的这段历程,还有学友这次兰花交易——矛盾爆发点,似乎他们显得有些无辜。
学友,有顺利的事业,他养兰花起初是为了买车,后来他又“急”什么?
父亲,养兰数十年,起初也许是帮助孩子的有心之举,而后来领孩子踏入涉足兰花,他是为了后继有人?抑或是身受兰花熏陶,想让后人感受兰花之美、兰花之好,为的是把美好传递给亲人?那他为什么没能阻挡住学友犯下错误?作为师者,他可曾有过“过失”?
从来买卖交易就有“人货两清”“买得自愿,卖得货真价实。”
之所以父亲一直坚守传统兰花交易中的“见花交易”,就是基于“认准了再买,看清了再卖。”先说后不乱,“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不要空谈,不能凭想象。
而,对于每一个爱兰者、养兰人,爱之深则关之切,“关心则乱”,乱而失了清醒,失了准则、方寸。
在感情与执念的催使下,在名利的诱惑下,在漫长的无花期,交易的冲动与网络平台和现代技术的便利条件,让欲望可以轻松冲破“规则约束”的藩篱,失去了应有的传统坚守。于名利中产生误会、纠纷、怨恨,最终却得到个名利皆失!
这一过程,岂止是故事中的儿子“绕不过”。
其父何尝不是以“过来人”的警惕而一度监管着儿子,却又在新形势下“管不了”也“绕不过”。
而于每一个兰友,何尝又没有过这样的历程、冲突还有妥协与争讼。
学林荷·春剑、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不能抱怨周遭,只能去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而在千变万化的绚烂世界里,什么能变?什么该守?
一个对“兰花真的要见花交易”问题的回答;
一个两代人、父与子的兰花故事。
他们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这“名”和“利”可曾说清?
如今,学友依旧在兰园中忙碌,与兰相伴。而且还有了自己的“自媒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分享养兰的点滴成长,有快乐,有忧郁,有经验,更多的则是上下求索、静心养兰。
红荷·春剑
《兰花那些事》,除了“兰花一定要见花交易”之外,接下来,我们还会将更多的兰花故事,讲给你听,也希望你将更多的兰花故事通过“评论”或“私信”的方式——讲给我听。
✧云兰堂✧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