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不是《画》,而是禅理
有一首题目为《画》的诗流传很广,出现在许多地方的小学课本上。有漏君记得自己上小学时也学过这首诗。其文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不过,近日在书上看到,这首诗,其实还有下半部分,而完整的诗,意境与此完全不同!

原诗除了上面两句,还有两句,其文曰: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
是不是感觉意境大变,和先前那两句完全不同了?如果说前两句是小清新的话,那后面这两句,完完全全是在讲道理,和小清新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这儿,相信任何人读了后面两句诗,都明白这首诗不是在讲“画”,而是在讲道理——什么道理呢?禅理、佛理。

这首诗的作者已不可考,不过,咱们上小学的时候读到这首诗,却不幸被“阉割”了一半,而你看前面这场景,的确很像是一幅山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奇怪不?山水山水,也只有在山水画上,才能看到山而听不到水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春天过去花应该谢了才是,人走近了鸟儿应该惊得飞起才是,怎么会“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呢?
所以,小学课本上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答案——这是一幅潺潺流水、百花盛开、飞鸟环绕的山水画。
很有道理,毕竟,所有这些不可思议的“神迹”,都是与我们的常识相悖的,只有在山水画这样一个特点的场景下,它才合情合理。不过,我们似乎漏掉了另一个场景——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常识就一定是对的吗?万事万物真的是常识的样子吗?
你看山色清秀、水流无声,这头头显露出来的,虽然和常识不符,但难道就是不可以的吗?
为什么我们看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会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神迹”呢?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逻辑、我们的常识告诉自己,这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识。但是,如果这一切其实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呢?
“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这就说得很明白了,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常识、价值体系,去把所有的可能性杀死,只剩下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可能。而这,便是我们的执念,是我们看不开、想不通的症结所在。

对于小学课本来说,选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毕竟,让小学生接受禅理禅机,似乎有些过早,反而会适得其反。
只不过,这首诗真正点睛之笔还在后半部分,有了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再去读,感觉便会完全不同。
“见过世面”的人,回过头再去品味整首诗,恐怕会和有漏君一样,豁然觉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看起来不可思议,但真的不可能吗?恐怕是我们的执念太深,观念太根深蒂固了吧!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