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

《庄子》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

作者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今存33篇,分内、外杂3部分,现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其门人及其他道家学者所作。在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上、书中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否定了神创论 认为凡事必须遵循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同时《庄子》还继承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它用相对性来否定绝对性,因此又得出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在政治和学术观点上,《庄子》强烈抨击当时的统治阶级,同时也轻视当时的诸子百家,提出了“任自然”的处世观点,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庄子不仅在哲学、政治、学术上有其积极作用,而且在于其独特的美感所带来的影响。

《庄子》一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美”,书中大量运用诗和寓言来阐述庄子的思想,将抽象的哲学寓于生动的艺术形象中。《庄子》一书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提及美的起源:本质及美感问题,为中国古代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鲁迅评价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读《庄子》,也许你会发现原来哲学也可以这么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