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向虹:我眼中的师父——张军强
我眼中的师父 作者|胥向虹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白帝城》(主演:张军强)
偶然之中的必然,在首届'’巴渝票友'’上,我见到仰慕已久的奚派名家张军强老师。尽管我不是个追星族,但是,面对心中的偶像依然十分激动:
'’张老师,我想拜您为师!'’
'’好啊!你这次唱哪段?'’
'’ 《范进中举》中的'秋风落叶’'’
'’好啊!'’
……那是二0一四年的六月上旬。一句恳请,一句承诺,就这样,我于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如愿以偿,拜在师父门下。当时当景,至今回味,依然感到十分幸福。
(部分照片选自《觉非摄影》,特别感谢孙觉非老师)
大凡京剧艺术爱好者,都是因能歌善舞者居多,我却因文化而京剧,并非因文艺而京剧。京剧艺术之博大精深的含义,在于她囊括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之精髓!由一般性的欣赏到跃跃欲试的粉末登场,我深感,要把研好京剧,绝对不可以'’无师自通'’!我们只有怀揣对艺术的敬畏与尊重,才可能汲取这门艺术的真谛!
有了师徒关系,我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真正修为。
师父舞台上那些鲜活、夺目的艺术形象,不用赘述,我眼中的师父,其实,太普通了……
春节,原本是举国欢庆,举家团圆的节日,但是,看到师父大年初一挽起袖子与团里的孩子们一起包饺子、一起共餐,师母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运动'’到团里的灶台上,我当时有些懵懂……当了解到,师父自担任重庆京剧团团长以来,十年如此,我从懵懂中走出:感动!感动之余,扪心自问,自恃敬业爱岗的自己,自惭不如……大家与大家,多少年,这种'’秀'’,在当下,能如此这般之'’作秀'’者,又有几人?!
“大家”与大家
师父对于艺术之精益求精有目共睹,无论业内,或业余爱好者,提及师父的奚派声强艺术,无不赞叹!然而,光鲜的后面,是一个艺术家鲜为人知的艰辛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大概其。
记得重庆京剧团排演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首创剧目《大梦长歌》,我有幸观看了部分排练及首演:一次,再一次,再再一次……为了确保首演质量,几乎一昼夜的排练,我得出的结论:如果让我吃这碗饭,打死我也不干……而我们的京剧艺术守护者,他们甘受清贫,不离不弃为之奋斗一生的国粹艺术,他们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先行者!
舞台风采
师父为人谦和,一惯低调。尽管所处的环境,所处的区域,没有京剧艺术'’大码头'’之光景,但是,他总是艺术、管理同时同步,特别是在提携、培养青年演员上,重庆京剧团走在全国地方院团的前列,这与师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企业, 如何顺应市场,让一个很不景气的文艺团体,在十分疲软的市场经济中生存,难度系数之大,身为服务于金融系统近四十年的我,比任何人都明白。但是,师父通过他与他的团队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重庆京剧团逐步走出困境,把重庆京剧团的实力展示给全国京剧大码头。
张军强演唱《法门寺》
二零一六年,师父冒着酷暑,带领他的团队,以'’传承之旅'’为主题,巡演于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京剧重镇,不仅锻炼了青年演员,也提高了重庆京剧团在全国的知名度,当时当景,台上台下,轰动效应,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京剧艺术就是角儿的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舞台风采
舞台是演员的阵地,剧场是观众的心怡。既是主演又是团长的师父,始终坚持'’阵地'’演出。记得当时听到'’阵地演出'’这一说法,觉得好玩,过后仔细品味,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良苦。为了在山城重庆守住阵地,师父不仅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并且把大量的心血用于培养青年演员身上。为了培养青年演员,'’挽留'’青年演员,以'’薪火相传'’为主题,先后为青年演员举办了两次'’集体拜师'’仪式,聘请京剧界老艺术家们,一对一的口传心授,不仅使青年演员艺术造诣得到了长足提高,更重要的是坚定了他们忠诚于祖国的戏曲事业的信心!
张军强演出《李陵碑》
师父说话时音调很低,但悦耳动听。温文尔雅的师父,排戏时如同'’拼命三郎'’。今年,正在休高温假的师父,临危受命,用仅仅二十天的时间,担当新编历史剧《大舜》主演,对于人到中年的师父来说,不是件易事,但是,师父却成功的完成了这次重托,不辱使命。有幸现场观摩,剧场爆满,观众的掌声,不言而喻……第一次全程观看师父排戏,那种对艺术之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地折服了我。《四郎探母》中有一折'’巡营'’,当四郎探母潜入宋营,被杨宗保擒拿时有一个'’吊毛'’,师父依然亲力亲为,完成的轻巧漂亮,不露痕迹,我当时惊呆了:这是在演'’杂技'’吗?
口传心授——带伤为“微课堂”上课
师父又在排新戏了,师父摔伤了……马不停蹄的超负荷运转,如今的师父,在排练场的形象,有点像《沙家浜》里的郭建光……一个从艺近五十年的京剧人,如果没有寒彻骨的修为,就不可能有如今的艺术造诣与成就!不成魔,难成活。看似唯心的梨园谚语,诠释了戏曲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与艺术标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师父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师父又说,身为党员,就要乐于吃苦,乐于奉献……师父与我说戏的机会很少,但是,师父与我说此类话却很多。
这大概就是'’学艺首先学做人'’吧!
不忘初心 一如既往
奚派艺术之'’委婉细腻,清新雅致'’,彰显了师祖厚德载物之艺术精髓,啸伯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仁义厚德。师父作为京剧奚派艺术第三代传人的领军人物之一 ,始终如一将啸伯精神贯穿于自己的艺术造诣中。每每有人谈及师父,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师父的奚派声腔艺术自不用说,大都赞赏的是师父的为人。
师父对待戏友们非常热情,善于与业余爱好者打成一片,辅导大家进步,毫无保留地传授奚派声腔艺术的真谛。但是,师父对我却很'’吝啬'’。拜入师门近五年了,因距离师父太远,也因工作太忙,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愿意打搅师父,所以,与师父学戏的机会很少,偶然有之,师父总是'’无言以对'’,师父这种'’无声'’授课方式接近苛刻,但是,我很受用。京剧,不仅是一门艺术,她首先是一门学问,业余爱好者,把研京剧艺术的真正目的与现实意义应该相辅相成,那就是,让一己之好得到升华,成为京剧艺术的呵护者!师与徒的关系,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让值得为师者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因为,戏曲艺术首先是一门载歌载舞的艺术,她的完美表演需要演员过硬的唱、念、做、表和手、眼、身、法、步之'’四功五法'’来完成的。业余爱好者,要想学到戏曲的真正玩意,必须向专业老师靠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概其。这也是对艺术本身的仰视与负责的态度,是把研京剧艺术的最高境界!
梅花飘香革命老区
师父,在我的眼中是神圣的,他是京剧奚派艺术的代名词!尽管明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逾越师父这座丰碑,但是,我一定要努力匍匐前进,争取离师父更近些,再近些。因为,有师父,就有目标!
张军强演唱《乌龙院》一言怒恼宋公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然拜在师父门下,融入奚派艺术的大家庭,我想,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传播京剧文化,弘扬奚派艺术的使命!以师父为代表的众多师长们,担当奚派艺术的大'’角儿'’,奚友们跑跑龙套,一出大戏本该如此这般!
有敬畏才会有长进,有榜样才会有方向——谨以此文献给师父!恭祝师父艺术之树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