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散文主题大赛】裴庆仁||我的故乡——姚小庙 2024-05-01 18:03:44 我的故乡——姚小庙文/裴庆仁我有一枚闲章,是由黄山屯溪老街"金石堂"第四代传人黄勇先生亲自操刀,在上好的青田石印坯上,篆书"走刀"四个字——"小庙和尚"。很多朋友对"小庙和尚"不解其意。其实,这是我给自己"起"的一个"号"。一则,我出生在一个名叫"小庙"的地方。二则,自己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实乃"小庙和尚不懂经"是也。我生在姚家,长在裴家。学习一般,勤于工作;生活简朴,不拘小节;年逾花甲,无所事事;长无大志,短无安排;宠爱孩子,溺爱外孙,与老伴"炝火"一辈子,还是过的挺好。胸怀大志,希冀"成仙";却百无一用、仍为"素人"。自号"小庙和尚",即源于此。安徽阜阳市的东大门,有座千年古镇,名叫插花镇。此镇原名吕家铺子,东汉刘秀被敌追杀,逃到吕家铺子,慌乱之中,险遭擒获,正是危急时刻,镇上一位正在插花的姑娘将刘秀藏匿起来并救了下来。刘秀离开后,有人传,一个末婚的姑娘,私藏"男人"在家,成何体统。女子不堪流言,投井自尽。刘秀称帝后,派人到"吕家铺子"寻找救命恩人。下人回秉插花女为守节操,已不在人世。刘秀悲伤不已。亲颁昭书,命"吕家铺子"改名"插花",以慰姑娘在天之灵,"插花"历史上,建制虽有多变,但"插花"姑娘救刘秀的故事流传至今。在插花古镇的西北角八里路,有个弹丸小村,曰姚小庙,这里长年居住着20多户姚姓人家,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据说是由陕西流亡到"吕家铺子"的一支"姚姓"家族,后又集中搬迁过来的,所以"姚小庙"的历史可说应与"吕家铺子"齐名,早于"插花"若干年。姚小庙,小庙、牌坊皆有。但小庙在先,所以,人们叫她"姚小庙"的居多。关于"小庙"的故事,这要从民国说起。当年,民国政府为拦截日军向中原快速挺进,下令炸掉黄河花园口大堤,及后来无休无止的兵荒马乱,使小庙毁于动乱;如果"小庙"能完整地留到现在,说不定姚小庙这块地方会成为一处著名的文化景点,或许评上个AAAA景区也不为过。姚小庙,原为汪寨的一个长工村,过去汪家大户长年僱工,为了笼络人心,也尽量给僱工提供最简朴的生活条件。(现在叫人性化管理)否则,遇上农忙,找不着干活的"打工仔",再好的年成,地里没人收割,庄稼一样撂荒。姚小庙长年只住有二十几户姚姓长工,可它又怎么被叫做姚小庙的哪?,小庙里供奉的是是玉皇大帝,还是观音菩萨?这还要从一位先人的偶遇说起。清朝末年,黄河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黄河溃堤,姚小庙也与皖北大平原一样被裹胁着黄沙的巨浪淹没了,数十天后,大水漫漫退去,逃过水灾的人们携家带口回到家乡时,整个村子只剩下沟溢塘满和房倒屋踏留下的土墙基了,这些平日里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只得重新他们新一轮的筑基堆墙(当时的墙是草泥堆砌的),平整土地,准备开启新的生活。传说应该是一位现在小庙人称为太祖的人,中午晌忙里偷闲,到村东的"大鬼滩"(池塘)的芦苇丛里摸魚,突然看到一块白色的物体,上面缠着一块红布,半浮半沉的漂在芦苇深处。太祖吓的惊慌失措,趴上池塘,冲村里,地里干活的老少爷们一阵"惊叫"。当村里的长者带着大家赶到,并打捞起白色东西时才发现,那是一尊从上游冲下来的观音菩萨。这应该是黄河大水突袭时,上游人曾经对这尊观音菩萨顶礼膜拜的信徒们为了防止菩萨"仙体"沉入水底,在她的背后用绳子系上了几根硬木,并在观音的颈部束上了二尺红布,以示难舍的敬重。上游佛教徒们,在面临灭顶之灾时,仍不忘对长年保佑他们的"观音菩萨"的祟敬和爱护。大家把观音菩萨从水中打捞上岸,擦拭干净,才发现这尊观音是用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高约1.2米,宽约0.65米,面部饱满,慈眉善目,双手对抄在一起,盘腿坐在莲花之上,在她的额角发髻,领口袖边还有淡淡的描红流金,甚显庸容尊贵。让在场的人无不肃然起敬。姚小庙人偶然中"请"到观音菩萨,这对那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件十分"吉庆"的喜事,也是全村人的大事。可怎么供奉这尊观音音菩萨,这可让当时的族长们犯难了。村上所有的长者聚在一起,整整商议了一个中午,议定:一是诚请一位"风水先生"在村中择"宝地"一方,用于建庙。二是全村人把自家盖屋搭棚所用的好料全部拣出来,作价交公,秋季筹粮偿还。三是全村男劳力一律出义工建庙,直至庙建好为止。四是庙落成时,簿备饭食,请附近乡伸,名士,先生到场庆贺。由于当时姚氏家族并无富户,虽倾全村之力,仍无法建成七梁八柱,红墙璧瓦的"大雄宝殿"。所以只能建成一座并不高大的"小庙",以供新请到的观音菩萨屈驾安身。小庙建成后,除本村人香火不断外,还有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朝拜。只可惜,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花园口被炸决堤时,观音菩萨再次"遭劫",或为人间饱受战乱痛苦而不忍,已回西方"天国";或又择他乡,护佑那里的黎民百姓去了。1976后"小庙遗址"荡然无存,残亘断壁夷为平地,随着新农村规划和时代的前行,能说清"小庙"历史的人已屈指可数了了。姚小庙人在党中央扶贫政府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全村已全面实现了脱贫,日子也逐渐富裕起来;但小庙人历史上无论是面对困难,甚至痛苦,他们总是天生的自带喜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乐观和豁达。但凡是现在住在姚小庙的,或是已从姚小庙走向全国的人,只要你和他攀谈起来,他都会乐呵呵地告诉你,他的老家是:插花西北——姚小庙。这其中,也包括一个名叫"幸福"的人,一个在三年困难时期从姚小庙送出来的男娃。个人简介: 裴庆仁,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10月出生,原籍:阜阳市颖东区、插花镇。1977年元月参加工作,2019年10月退休。任阜阳市金融学会会员,阜阳市城市金融学会理事。中篇小说《夜宴》在《广东文学》发表,有近50余篇散文发表《阜阳日报》等媒体上。 爆款热文“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赞 (0) 相关推荐 《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背屏佛龛 尺寸:高80//宽40// 青石 观音开脸圆润 面带微笑 体姿饱满 衣纹线条流畅 背光浮雕缠枝花 整体雕刻精细 品相甚好 可摆供奉 可藏 增福堂街上的增福庙,你知道它的历史渊源吗 有文字记载,增福堂街的增福庙早在大唐时期就存在了,那时这里仅有几户人家,庙里供着的是增福财神爷(淄博淄川五松山人李诡祖),是潍县人专门从淄川请过来的,唐宋时期这里一度香火鼎盛,不过后来到了元末明初,由 ... 古镇辛集史话(三)辛集镇的庙宇 古镇辛集史话(三)辛集镇的庙宇 霍志刚 许书斋 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辛集镇自明朝享有"直隶一集"之称,与"山东一村"周村和"河南一镇"朱仙 ... 【上党】4月23~25日 | 晋东南早期彩塑精华 4月23日:长治集合(已开通高铁.有机场) 4月24日: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伯方仙翁庙 4月25日:青莲寺.小南村二仙庙 .府城玉皇庙 送晋城高铁站散团 春节前听了张老师<山西彩塑发展史&g ... 【洄溜古镇杯散文主题大赛】陈于晓||我把“洄溜”读成了“回眸” 导语:<我把"洄溜"读成了"回眸">一文,又轻松又清秀,诗韵悠然,像一首小夜曲.当作者双脚踏上古镇的石板路,他的身与心都停下来了.他的眼里,古镇的风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罗强||洄溜光影录 洄溜光影录 文/罗强 一 碧空如洗,澄澈透明,一绺绺发髻似的云彩经过镂空的手艺,才能呈现这样纯洁的底色. 天空真正又是哪种颜色的呢-- 像我们抬眼望去天穹,便容易想到那儿似有似无的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我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薛明章||洄溜集的铁匠铺 洄溜集的铁匠铺 文/薛明章 我小姨奶家住洄溜集,其实洄溜集原来叫洄流集,因地处沙颍河,河水形成漩涡倒流,人称洄溜涡.洄溜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代乾隆年间,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史称"小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严宁||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文/严宁 乡音难改,乡味难舍.太和虽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我在那里成长生活工作经历了几十年,早已把她的一切谙熟于心,习以如常,那里的音韵食味也浸润着我的五脏六腑,有很多食物一直让我时时想起,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王有职||何处无故乡 何处无故乡 文/王有职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明代袁枚这句话道出了我对故乡的情愫.对于现代人,故乡似乎遥远了,似乎不真切了.故乡的情愫都在高铁碾压中渐淡吗?故乡的面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钧杰||赵振华的乡愁 赵振华的乡愁 文/张钧杰 在我熟悉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我的同学赵振华一样,对乡愁有着浓厚的眷恋,对乡愁有着执着的爱意.这眷恋.这乡愁透过他的言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于是,一向自诩没有乡愁感的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卢金鑫||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的味道 文/卢金鑫 今天,伴着小雨,我步行在管仲老街.在很多风格迥异的店铺中,我被一家店的名字吸引了,"小时候"这个名字好别致呀!里面会卖什么东西呢?难道是儿童玩具店?透过 ...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赵友坤||洄溜两岸是吾乡 洄溜两岸是吾乡 文/赵友坤 颍河从远古走来,像一条长龙,穿过阜阳城,一路蜿蜒东进,在洄溜村猛转回头,亲一下大地,旋即向东溜走,留下千年古镇洄溜集. 洄溜对岸是家乡 洄溜集有三个渡口,渡船像一条扁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