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软件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坚持阅读纸质书?原因就是这三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没时间去看书,于是大家就选择下载各种听书软件,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听书。
不得不承认,听书的确可以帮我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书籍,但是和看纸质书比起来,效果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作为职业读书人,我每年都会阅读50-100本书,而且全都是纸质书,我家有上千本书,朋友们都很好奇,明明可以听书,为什么我还要看纸质书?
在我看来,听书固然方便,但是无法达到阅读纸质书的效果。
一、听书影响我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手机上下载了好几个听书软件,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会戴上耳机听一本书,一个礼拜能听6-7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既能合理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还能收获知识,不用再为没时间看书而焦虑了。
听书的时候,如果遇到非常好的书,我也会买回来看,但我发现这样自己的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别人讲书的时候,会加入很多个人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听完以后就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自己阅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影响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考。
从古至今,之所以要鼓励我们多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在书中吸收第一手知识,包括大师们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等,即便书中有些内容我们暂时无法理解,学到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但是听书就不一样了,别人是在看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提取出一些重要内容,然后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案例讲述出来,我们听的时候觉得很有收获,其实很多都是经过别人加工过的“二手信息”,并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
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理解程度也是千差万别,收获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需求、能力、人生阅历不同,对书中内容的需求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仅仅通过听书代替看纸质书,那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思考,无法真正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二、听书无法做到快速查找需要的知识
以前在上下班途中听书的时候,每天都能学到很多知识,包括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个人成长、阅读、写作等等,觉得这些内容都会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天我听了《深度工作》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按照作者介绍的方法去实践,工作的效率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当天因为工作太忙就忘记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几天以后,当我决定去实践的时候,早已忘记这本书中讲了什么,也不知道去哪里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
后来,我把这本书买回来重新阅读了一遍,并标注出了重点章节以后,才知道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哪里,哪些方法对自己有帮助,进而结合这些方法反复实践,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看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习惯随手在书中把重点内容、有启发的句子、名言警句等标示出来,或者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相关联的知识点,这样当我们需要串联知识点,或者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翻到需要的内容,并查找需要的内容。
但是听书就做不到这一点,因为都是音频内容,而且是别人加工和理解后的内容,即便一本书中有很多干货知识,我们的收获也非常大,但因为不知道它们具体在书中的哪一个章节,想要查抄某些内容的时候,经常会无从下手,压根不知道去哪一页的哪个位置查找,严重影响了读书和做事的效率。
三、听书无法记录书中的重点内容
听书对于上班族而言,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快速学到书中的精华知识,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听书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
心灵鸡汤类、故事类书籍,我们可以通过听书的方式去了解书中的内容,也不会对理解整本书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经典书籍(文学类、经典小说、个人成长等),仅靠听书是无法掌握核心内容的,需要通过阅读纸质书,来达到阅读和成长的目的。
经典好书还是要读纸质书,因为我们要做读书笔记,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反复复盘、思考、总结和实践。
看书最重要的环节不是看完书中的文字,而是看完书以后的思考和行动,听书能帮助我们快速吸收一本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思考和行动就需要我们参考书中的内容和读书笔记,仅仅靠听一遍书,是无法记住书中的重点内容的。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同样的,“耳听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记录书中的内容,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和记忆内容,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及时回顾知识点,能够把书中的内容掌握地更加透彻。
听书的确可以快速学习一本书的精华,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建议经典书籍还是要看纸质书,这样能把读书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让我们从中收获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倒逼自己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