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达到“能定能应”境界——“荀子·劝学篇”中的治学之道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同时融合了法家的思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成就。其思想理论被后世编为《荀子》一书。《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它论述了学习的必要性、方法、目的等。荀子认为,人要终身通过学习去完善自身、善用自然的力量,最终达到“能定能应”的境界。《劝学》提供的治学之道,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劝学》开篇即提出明确的主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将学习设置为全篇甚至全书的第一个问题,这与荀子的人性观紧密相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通过学习来完善。学习,也就成为人成就自己、利用自然界、造福于人的根本方法。“学习,不可以停止”,这是荀子治学之道的核心观点。
  荀子以一系列例子来说明持续学习的价值。“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持续不断的学习,可以使一个资质普通的人突破原本的起点。人们也从此便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比喻赞叹那些实现极大超越或比师长更优秀的人。“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天然形态的木材,经过“輮”的加工,也可以成为形态合理、大有用处的工具。同理,各种各样的人,经过学习,就可以真正进入和适应社会、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才干。荀子以比喻说明了学习对人的塑造作用,而后引出结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想要明智、清醒、行为没有过错,就要像木头、金属受到加工一样,广博地学习,并每天反思、觉察自己。“终身学习”的主张,由此得到了明确的理由。
  以积累、聚焦为学习原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荀子来说,“积”是学习的根本原则。“风雨”“蛟龙”“神明”“圣心”,这些恢宏、瑰丽的意象与超越性的境界,都是从最平凡的“积”中得来的。这里的学习其实已经超越了智识的增加,完善的是人的整体境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跬步”“小流”出发,人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的地方、成就江海的浩瀚与辽阔。
  积累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漫无目的会分散积累的力量。只有用心专一,才能聚焦积累的力量,保障其方向。所以,荀子提出学习的另一原则“用心一也”,并以蚯蚓和螃蟹为例来说明该原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蚯蚓与螃蟹虽然力量对比悬殊,但各自努力的成效却因“用心”而大不同。哪怕再柔弱的人,聚焦自己的精神与力量,未必得不到好的结果。用心专一,是每个学习者积累时必须注意的方向性原则。
  学习的具体环节和方式方法
  那么具体而言,人应该如何学习呢?荀子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第一,研读经典。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研读经典。在他看来,《诗》《书》等经典包含着天地间的学问、秩序与和谐,是天地大德最纯粹、最完全的显现。在对经典的终身研读中,普通的士人自身也能渐渐转变为圣人。
  第二,用心体会。“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读经典不能只用眼睛去读,更要铭记于心,让经典贯通于身体,于动静之间无不践行经典。“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经典不应成为夸耀与取悦的谈资。对经典的浸透式学习,是为了真正地滋养身心、自我成长。
  第三,亲近君子。“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亲近贤者。经典离人终究有些距离,而君子的言行,不仅可以教给自己崇高的道理、还可以在生活中展示道理的应用。
  第四,看重礼制。“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荀子认为,对道理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在看重礼制上。否则,士人的觉察与思辨就仍停留在个人的世界里,不能真正进入社会发挥作用。
  第五,交流有方。“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学习除了个人的阅读、思考、实践,还有与人的交流。为了使交流更加有效,也为了自己不被引入歧途,交流对象的选择就非常重要。谦逊有礼的人,才值得与之探讨道的宗旨。言辞和顺的人,才值得与之探讨道的义理。以诚恳的状态倾听的人,才值得与之交流道的精微之处。
  荀子一步步地说明了学习中的具体环节和方式方法,提示了易入歧途的风险,将学习落实为一种可操作的事。
  学习的目标是让自己成为完善的人
  如果说开篇的主张是荀子召唤我们去爬一座山,那么后续对学习的一系列讨论,就像是他亲自带领我们攀登一条山路。那从未见识过的山顶到底是什么景色呢?学习如果是“为己之学”,最终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呢?“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学习最后使自己对善好、正当的事物有本能的喜好,如同感官喜好缤纷的对象一样。“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到了那个时候,权力与利益不能摇撼自己,人多势众不能改变自己,天下万物也不能让自己动荡摇摆。活着的时候是这样坚定,死的时候也是如此,这就是德操。内在坚定、沉稳,才能应对外部世界。内在坚定,应对得宜,这就是完善、整全的人了。天显现着自己的光明,地显现着自己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就在于其整全、完善。
  《劝学》是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但也充满了激情、想象与理想。我们跟随着荀子的指引,一步步领略学习的奥义,最终眺望那人能达至的“成人”境界。这样完善而美好的境界,虽然需要努力攀登,但好在它对所有人开放。当我们动摇时,只需记得那句叮嘱:“学不可以已。”

(0)

相关推荐

  • 【名句集锦】【先秦】荀子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

  • 荀子日课267丨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267讲<天论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 ...

  • 通过学习达到“能定能应”境界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同时融合了法家的思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成就.其思想理论被后世编为<荀子> ...

  • 学习如种树——《颜氏家训》中的治学之道

    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字介,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所创作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 ...

  • 交易学习总结的巅峰境界——价格波动本质中的升维降维(刘林荣)

    TRADINGNINJA交易俱乐部 用心分享技术-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作者:西南刘林荣 原来是这样 高进 - 高进歌曲集锦 当你学了很多进出场位的同时,脑子里面会被大量的信息流压着喘不过一口仙气来的时 ...

  • 和凡人一起零基础学习增值税之四:“年应税销售额”是个什么鬼?

    "年应税销售额"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的简称.在增值税纳税资格判定中,"年应税销售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俗地说,就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 ...

  • 阴宅风水学习31-四杀定穴

    所谓四杀,是指藏杀.压杀.闪杀和脱杀.杀即是来脉形势尖利.峻急.直硬.粗陋.四杀是点穴的令一种说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规律还是一样的. 凡是来龙悠扬和缓,不峻急直硬,为藏杀,也称撞法.穴场承接来脉,龙虎 ...

  • 阴宅风水学习29-三停定穴

    天地人三才穴,即是点穴要根据周围情形,审时度势,该高的必须高,该低必须低,不能有丝毫勉强之意. 天穴为周围山势挺拔如立,生气聚拢于上,穴星山头低伏,穴场再往下必然到欺压,面对诸煞,穴高则群凶降伏脚下. ...

  • 定世应,有口诀

    定世应,有口诀: 天同二世天变五, 地同四世地变初, 本宫六世三世异, 人同游魂人变归. 这段口诀的是说,内卦的初爻和外卦的四爻为地,二爻和五爻为人,三爻和六爻为天."天同二世"指 ...

  • 除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外,应多看些名师医...

    除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外,应多看些名师医案的书籍.如:邓铁涛.朱良春.施今墨.倪海厦.张胜兵.徐文斌等中医名家实战经验的书.

  • 如何定“世”“应”?

    一.如何定"世"."应"? 在八宫卦中,"世爻"的定法是依据变爻,而"应爻"的定法则是依据"世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