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的同名双亭
一个地方出现重复命名的景点,难免张冠李戴、混淆不清。很巧,昆山城里就有两组称谓相同的双亭,分别成为先时和当代的独特景点。
两座抗倭亭
昆山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早在史前就聚居先民,经过历朝整治,昆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方富庶之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就有眼红者盯上了昆山这块“肥肉”。当时,大明王朝之东的日本国正虎视眈眈,他们贪婪地仰望着一个经济强盛但海防虚弱的国度,准备趁虚而入,掠夺财富。日本海盗在东南沿海登陆后,果然迅速攻破防线,长驱直入,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人称这些海盗为倭寇。
不久倭寇就兵临昆山城下。虽经顽强抵抗,由于昆山城墙破败,倭寇很快攻进城里,大肆盗抢,然后滥杀无辜,惨不忍睹。昆山志士归有光在《昆山县倭寇始末》中记录了倭寇犯下的罪行:“孤城被围凡四十五日,大小三十余战。其六门并被攻。被杀男女五百余人,被烧房屋二万余间,被挖坟盗棺四十余具。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五六,棺椁三四,有不可胜计而周知者。”
倭寇洗劫昆山后便扬长而去,百姓面对被烧光杀尽的家园欲哭无泪,意识到必须立即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砖石城墙,才能使一方故土长治久安。不久,这个心愿在昆山籍状元顾鼎臣的周旋下终于实现。经过昆山官民的共同努力,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具有六城门之巨的砖石城墙,从此,昆山城内相对太平,安居乐业了好长阶段。为了不忘那段受人蹂躏的屈辱历史,昆山曾经建造过两座抗倭亭,用以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其中一座抗倭亭建于古城墙的拱辰门上。昆山城墙维持到民国初年,由于破败不堪,已经岌岌可危。当时正面临因大办新式学堂而缺少资金建校的困难,有人建议拆除已经摇摇欲坠的城墙,可以变卖城砖充入建筑经费。主政昆山的方还行觉得这个建议言之有理,就同意拆除城墙。但方还有文保意识,将相对完好的拱辰门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墙上原有一座富有教育意义的抗倭亭,可以让百姓触景生情,记取那段不堪回首的倭寇掠城历史。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拱辰门破损严重,城门洞坍塌,抗倭亭倾斜。在移居昆山的民国元老曹亚伯、柏文蔚先生的努力下,通过集资,将拱辰门连同西南角上的抗倭亭修缮一新,以纪念那段建造城墙、抗击倭寇的历史。那时,修复后的拱辰门有水陆兼通的城门,城墙壁垒森严,整个拱辰门城墙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特别是抗倭亭挺立在城楼一角,引人瞩目,别有教育意义。
拱辰门和抗倭亭修复后,成为回望昆山抗倭历史的纪念景观。由于地处玉峰之东,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只要走上城楼,就能看到饱经沧桑的抗倭亭,就会想起那段腥风血雨的抗倭历史。不久,抗倭亭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据说,当时日军占领昆山后,看见抗倭亭恨之入骨,就命令立即拆除。至20世纪50年代初,拱辰门还挺立在玉峰之东,由于年久失修,又开始墙倒壁坍,经常发生顽童爬上城墙玩耍时摔下来的事故。为消除安全隐患,再加上那时经济困难无钱修缮城墙,就拆除了这座最后留存的拱辰门。至此,历经四百多年的昆山城墙彻底消失,当然,那座抗倭亭也随之拆除了。
另一座抗倭亭建在震川墓(昆山名人归有光墓)边。昆山“三贤”之一的归有光,别号震川,其祖坟在昆山城内的金潼港(今震川路电信局内)。族中规定,只有归家后人中的精英才能入葬这个墓区,归有光是著名文学家,当然有资格入葬其内。根据东高西低的辈分布局,东区葬先祖,西区葬后裔。文学家归有光及其孙子归庄就葬入了归墓的西区。
归有光的文坛地位使他在归氏宗族中地位显赫,所以归墓后被称为震川墓,并一直受到历代县令和百姓的呵护。只在清代就修复了五次,震川墓莺飞草长,安然无恙。后在风雨侵袭中,震川墓逐渐萧条。到了1934年,在地方士绅的捐助下,震川墓得到了新一轮的修缮,除保存“明南京太仆寺丞归震川先生墓”的碑石外,还将墓墩进行了美化(用石块围砌、水泥抹顶),除此之外,还建造了具有鲜明民国风格的正门,并且还对墓地西北角(墓左)高墩上的抗倭亭进行了整修,纪念归有光先生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英勇抗倭的历史功绩——他曾撰写檄文,声讨倭寇入侵的滔天罪行。
那时的抗倭亭还在墓内,现有一张震川墓抗倭亭旧影为证,与拱辰门抗倭亭不同的是,该亭似阁,供守墓人居高瞭望和瞻墓人登亭小憩之用。为区别两亭的不同,昆山人常将震川墓边的抗倭亭别称为“御倭亭”。
“文革”中,震川墓被拆毁,抗倭亭也随之消失。1989年,昆山市政府为了弘扬先贤的光辉,就在原墓附近的东大桥堍划地三亩七分,重建震川墓,并在墓区竖起了归有光塑像,建归有光纪念堂,合称为震川园。但是,抗倭亭没有复建。至此,昆山两座抗倭亭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两座春风亭
昆山城内的亭林园依托一峰独秀的马鞍山而建,始于清光绪年间,20世纪30年代为纪念爱国学者顾炎武而命名为亭林公园,“文革”期间改名为人民公园,改革开放后更名为亭林园。建园历史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景区内的古迹却积累了1000多年。由于玉峰景区名胜众多,号称拥有“七十二景”,因此属于吴中名园。由于先前没有逼真的成像技术,所以难以真实反映玉峰的美丽景色,虽然历代画家经常挥毫泼墨,勾勒玉峰的山色风光,但大多凭灵感写意,与实际风貌有不小距离。直到百年前发明了照相机后,才留下了一些玉峰老照片,让今人了解到一个世纪之前的玉峰美色,如佛塔、山门、古树、房舍、洞谷、墓碑等名胜古迹。其中,西山顶上的春风亭是玉峰景区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却又在玉峰南麓建造了一座春风亭,在亭林园中产生了景点同名现象,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
亭林园中较早的一座春风亭建于宋代。大约在12世纪初的宋开禧年间,昆山百姓为感恩潘友文在昆山担任县令期间所留下的爱才功德,就在马鞍山西峰的紫云岩上建起了一座春风亭。
潘友文,浙江东阳人,为政宽惠,抚民真诚,曾为昆山百姓做了许多改善民生的实事。他获悉南宋大词家刘过穷困潦倒时,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人词家,就立即将他引进昆山。刘过在昆山获得了安逸的创作环境后,佳作迭出,为昆山文坛增光添彩。刘过逝世后,潘友文虽然调离昆山,但他认为刘过曾在昆山留下许多优秀诗词,应该获得厚葬,所以潘友文捐款买地,将刘过葬在风景如画的玉峰东麓,后来成为一景,20世纪50年代刘过墓被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春风亭建于西山峰巅,只要登高望远,昆山城貌就能一览无遗地尽收眼底,真有春风得意的美感,所以后被文人命名为春风亭。春风亭在随后的沧桑岁月中不断修缮,也不断改名。明万历年间,昆山遭遇特大水灾,百姓常在春风亭前遥望远方农田,祈盼秋熟能获丰收,因此后将春风亭改名为望秋亭。清初,江南巡抚孙光祖曾光临望秋亭,还将当年王安石在此写下的“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诗句刻石置于亭内,后将望秋亭改称为百里亭。
历史跨入民国时期,百里亭已经损坏严重,在民国元老曹亚伯、柏文蔚的发起下,又通过集资将百里亭重修。为了与相邻的后用水泥重修的文笔峰协调,新修的百里亭也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建成了八角形两层楼外加回廊护栏的新亭,并且改建成封闭的楼阁,不但能登楼远眺,还能进阁品茶。1934年的一天,来昆山视察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登亭游览,听了百里亭的演变历史后,建议恢复“春风亭”旧名,并挥笔题写亭额,悬挂于亭子上层的东南檐下,从此,春风亭恢复原名,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座春风亭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战胜血吸虫病而建。昆山曾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曾有百分之八十的百姓患上这种传染病,最严重的时候,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昆山一度因此被列入免征兵役的地区,让昆山百姓戴上了一顶“病夫”帽子。为了摆脱血吸虫病,昆山干群和血防战士奋起苦斗,通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有了改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使昆山的广大青年重获参军资格。紧接着,又经过坚持不懈的灭螺、查病和治疗工作,至1984年春,终于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
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当时的昆山县人民政府就在亭林园玉峰山南麓翠微阁下方,建造了一座双层四柱、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血防纪念亭”。为了与 “春风杨柳万千条” 的诗句相呼应,纪念亭命名为春风亭。当时有些人认为,西山顶上已经有座历史悠久的春风亭了,再在山下出现一座同名春风亭有点不妥,但是,昆山百姓感念毛泽东《送瘟神》诗词曾经给予昆山的精神力量,又一时想不出其他更加贴切的亭名,就坚持称之春风亭。于是出现了一个公园中两座春风亭的现象。
为了区别两座春风亭,昆山老百姓常将西山顶上的春风亭称为古春风亭,将玉峰南麓纪念血防成就的春风亭称为新春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