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叶”山乌桕
我国南方并不像北方那样四季分明,当北方“万山红遍”,南方的山上多半仍是郁郁葱葱的一片碧绿。当然,碧绿中也有例外,比如山乌桕,它会及时提醒大家:秋天来了。
山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植物,高3~12米。小枝灰褐色,具小点状皮孔。叶为椭圆状卵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叶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由雄花和雌花组成一根长达十几厘米的穗状花序,其中雄花占据了花序上大部分空间,雌花较少,只分布于花序最下部。果为球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为黑色,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
山乌桕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和台湾等省区,多生长于海拔420~1600米的山谷或山坡处。
山乌桕也称“红乌桕”“红叶乌桕”“红心乌桕”“山柳乌桕”等。从这些名称中,大家大概能想到,宋代林和清诗句中“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的乌桕树一定与它渊源不浅。通俗地说,乌桕就是它的大哥,乌桕起名在前,山乌桕跟乌桕非常亲,它在山里分布很广,所以就叫“山乌桕”了。它们名字中的“乌”是“乌鸦”的意思,《本草纲目》里说“乌臼,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桕”则是“臼”的意思,因乌桕树老后常黑烂成臼一样的碗状,因而得名。
在我看来,山乌桕是南方山野最优秀的乡土植物,春天的花、夏天的果、秋天的叶、冬天的枝,每一季都给大家带来美轮美奂的精彩。
春日来临,山乌桕的花序在经过冬季的沉寂后,在叶片渐丰之日,偷偷萌发了,大概四五月份,只要走进南方的山野,你一定会惊讶于山乌桕花序的整齐划一。花期的山乌桕相当壮观,嫩黄色的花序根根挺立,衬着绿色的叶子,很有春天气息,个个像列兵一样在枝顶站得直直的,齐齐整整。
春日,山乌桕嫩黄色的花序根根挺立,如列兵般直立齐整
夏日来临,在酷暑中,它们迅速挂了果,一个个球状的果实挤在枝头,诱人得很。想想要是果子能吃,那会是种什么样的美味呢?
夏季,未完全成熟的果实挂在树上
入秋了,它最早闻到秋天的味道,叶片入秋后先黄后红,艳丽可爱。郁郁葱葱的山野里,它赤红的叶子在枝头随风跳跃,在南方短暂的秋冬里,尽显秀美。红红黄黄的叶子密密麻麻地悬挂在枝头,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特别耀眼炫目,形成了一道红黄斗艳、如锦似火的美景。
入秋,山乌桕叶子密密麻麻地悬挂枝头,红黄斗艳,如锦似火
冬日里,叶片落尽的山乌桕空留干枝在树上,虽然略显孤寂,它在默默酝酿新的能量,等待来年的春天,再次绽放它的绚丽。
无疑,山乌桕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秋季老叶,红艳可爱,群植或片植,为优良的秋色植物和生态林树种,是著名的“南国红叶”树种之一,不过,与“大哥”乌桕相比,山乌桕在园林绿化的运用上远远落后。可喜的是,近些年,作为优良的本土植物,很多园艺家把山乌桕驯化栽培,逐步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发挥它的观赏价值。我相信,未来的几年,山乌桕一定会成为园林绿化的宠儿,山里的它也会进城的……
深秋,山乌桕在枝头红艳可爱
除了观赏价值,山乌桕更是“人畜无害”的典型。
春天,它的花是我国南方的主要蜜源植物,一个花序上会开出数朵小花,花朵、蜜腺也多,汇集在一起,流蜜汹涌,蜜蜂进蜜量大,收益十分可观。有文献记载,正常年份每群意大利蜂每年产蜜量可达20~30千克,丰年可达50千克;每群中华蜂产蜜量可达10~15千克。夏天的果则是鸟儿的美食,待山乌桕的果实成熟时裂开,果皮脱落,种子常年挂在树上,鸟类喜食。此外,山乌桕木材可制火柴枝和茶箱,种子油还可制肥皂。
山乌桕的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根皮及叶皆有药用,可泻下逐水,散瘀消肿,对跌打扭伤、痈疮、毒蛇咬伤及便秘等均有疗效。
待到秋风沁凉,请您约上三五好友登高临远,共睹山乌桕的漫山红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