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李会师常山(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十四)
李光弼与史思明相持了四十余天。史思明断绝了向常山运粮的粮道,常山城中粮草不继,战马只能吃草垫子。李光弼派五百辆车到石邑去取粮草,赶车的人都穿着甲胄,并派弩机手一千人,结成方阵护卫而行,叛军无法抢夺。这时,叛将蔡希德率兵攻打石邑,被张奉璋击退。李光弼见形势不妙,派人向郭子仪求救。郭子仪得到消息后率兵出井陉关,夏四月壬辰(初九),大军到了常山,和李光弼合兵。此时常山已聚集了蕃汉步、骑兵共十余万人。
甲午(十一日),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在九门县城南交战,史思明被打得大败,中郎将浑瑊(浑释之的儿子)射死了叛将李立节。史思明收拾残兵逃奔赵郡,蔡希德逃奔巨鹿。史思明从赵郡又逃到博陵,当时博陵已经归顺了官军,史思明就把郡官全部处死。河朔地区的百姓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纷纷起兵反抗。各郡县都有抵抗的军队聚结,多的达二万人,少的也有一万人,他们各自为战,和叛军周旋。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大军一到,这些军队都主动前来助战。庚子(十七日),郭、李率军进攻赵郡,打了一天就攻破城池。入城的官军士卒大肆抢掠,李光弼坐在城门上,收缴了所有被抢掠的物品,全部归还了城民,民众十分高兴。此战共俘虏了四千余人,郭子仪把这些俘虏全都释放,只杀了安禄山所任命的太守郭献。
郭、李二人进入了历史舞台的C位,开始扭转了李林甫推行的重用胡将的局面,中国将领们又恢复了传统的能文能武的儒将风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