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只与智者争高下,不跟傻瓜论短长
《鬼谷子》有言:“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意思是说,跟聪明人交流,能够通晓广博的知识;跟笨人交谈,总免不了一番口舌之争。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与智者争,总有收获;与傻瓜辩,徒增烦恼。
01
只与智者争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
所谓智者,把得失看得很淡,把利益看得很轻。即使输了、赔了,也能做到不高声、不红脸。古时候,智者都是有理有节的君子,他们举止端方,绝不轻易与人争胜。最多只在参与射箭比赛的时候,才会比出个技艺高低。即便是比赛,也都表现得温文尔雅:先行礼再上场,比完了就喝酒庆祝,无论胜负都是一派君子之风。
有句话叫“欲为大树,不与草争”,美国著名作家米歇尔对此身体力行。某次召开作家峰会,整个美国的作家应邀而至,在场所有人都在炫耀自己的作品,只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女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品茶,微笑着倾听。在她的身边,坐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三流作家。她喋喋不休地向米歇尔吹嘘自己的一百多部作品,吹完还得意地问对方:“你总共有几部作品?”米歇尔微笑道:“我只写过一本书。”她身边的作家立即得意起来,又问:“她的书名是什么?”这次米歇尔只答了一个字——《飘》。
《飘》,又名《乱世佳人》,米歇尔凭借这一本书斩获普利策文学奖,而这部作品改变的电影,更是由国际著名影星费雯丽主演,火遍了全世界。像米歇尔这样的作者,又怎么会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攀比竞争呢?
攀登过高山的人都知道,山顶往往阳光明媚,因为当你爬到了一定高度,整个云层都匍匐在你脚下,你的目光只会关注着更高更远的地方,山底的纷争、脚下的阴霾从此再也与你无关。
02
不与傻瓜辩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
不要跟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局限于狭小的一方天地,眼界不宽;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它的生命十分短暂,见识短浅。
世上许多言语之争,争的是一时痛快,无论胜负都劳心劳力,并没有半点实际意义,甚至可能给自己平添麻烦。常言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不跟傻瓜论短长的故事自古有之。相传从前有位客人求见孔子,在庭院里与孔子的学生子贡寒暄。客人问子贡:“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回答道:“当然是四季。”客人说:“不对,是三季。”两人于是争辩起来。这时候,孔子从房里出来了。子贡眼见着争辩不赢,急忙向老师求助。谁知孔子听完前因后果,竟然果断地对那位客人道:“你说的没错,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客人赢了争辩,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事后,子贡找到孔子求教:“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师您为什么要跟那个人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孔子说:“你没注意到吗,那个客人身穿一身绿色,活像个蚂蚱。蚂蚱春天出生秋天去世,它们所能见到的就只有三个季节。假如跟他讲四季,讲到天亮都讲不通,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孔子想要告诉子贡的,正是这个道理:不要跟固执己见、遇事拎不清的傻瓜争论是非。就连孔老夫子这样的先贤,都没有办法跟傻瓜讲清道理,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何必白费口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