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瞎眼军马以及空着的半个月亮——读陈继明老师小说《奔马图》偶感
数年前,在银川文化城参加一个电影分享会,记得朋友周立军分享的一部黑白片,一匹白马和一个儿童的亲密故事。拍摄于六十年代,法国影片。
印象深的镜头是:
一匹桀骜不驯的白马,载着一个儿童在干裂的大地上飞奔,旷野一览无余,苍穹里翻滚着乌云,画面充斥着巨大的美感,其中也夹杂着不安和悸动。他们终究要面对人类的捕捉。这样的自由究竟能够享受多久呢?
而我只看见白马在大地上驰骋。即使是片刻,也足够唤醒自己的心灵。
突然就想起陈继明老师刚发表的那个短篇小说《奔马图》。
那匹从很远地方来到城市的瞎眼军马,他在多年以前的旷野曾经经历了什么?
有什么传奇或忧伤或欢乐的故事?
创作谈里,陈老师说:空着的半个月亮,与大海大桥和城市共同成为这篇小说的远景。
这远景,或许就是我们眺望的旷野。
我也写过有关旷野的一些句子:
你爱的事物,离你渐行渐远。她们像你点燃的旷野之火,扭曲于无我之境。这一刻,所有的城市失陷,草色青青,而不见风吹过你的身体。
以及关于旷野的诗歌片段:
就如那棵树在旷野
她是孤单的无人之境:
花枝招展
顾目四盼
眼波流转
不喜不欢
甚至,我写过一首名为《旷野布鲁斯》的诗:
已悠亦远
谷空迷幻
这是午后时光
却已和晨曦对火
在羊肠的街区之后
我们被迫苏醒
卡车在今晚穿过城市
它把越来越多的灰尘
弥漫于今生
而你知道这柴扉宽广
仿佛我梦中的旷野
推开就是看雪见山
就是江水西去东流
就是这些内心之羽
击打出笨拙的节奏
“一轮盛夏的巴洛克为未名焰火
迟滞于为爱而生的旷野之遥远之往生夜宴”
在一首《海原布鲁斯》的诗歌中,我也这样写过旷野:
一碗麻食子热气腾腾
我不是梵高但舀起一勺土豆
我不是掘墓者但炫目于马家窑的彩陶
风在街边敲响心在旷野的荆棘之舞
我深夜聆听一座城市在这个蓝色星球的寂寥之行
旷野,有时候我们会将之称为大地,或者远方,秘境,或者是世外桃源。
最流行的话是诗与远方。
但在2017年3月我在青海玉树长江源头,住在一个千年的藏传古寺,每天高原反应折磨的睡不着觉。
之后,喘着气登上海拔6000米的一座无名之山时,远方没有诗,我不停地抖动身躯,感觉肺都快炸了。
4月,在川藏线的唐古拉山,本想退缩的我因为走错路,误打误撞的登上了一座海拔6000多的夹杂着冰川的无名山。
扔掉了所有装备,我向着地平线的方向攀登,离集合地越来越远。
好在,我回来了。
旷野是凶险的,总是空无一人,有山,有光,有更多的吸引我们为止向往的存在。
今天的旷野,其实也不同以往,除了雪山,大河,原住民,古寺,僧侣……还多了电线,混凝土柱子,路牌,公路,旅人,铁轨,加油站,手机,微信,等等,但她依然远着,依然人迹罕至,充满神秘,具有神性。
我因此不时地来到旷野,拍下这些影像,并不怎么美,但我依然奔向她。
就如继明老师小说里的那匹瞎眼军马,在车流滚滚的城市大街上高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