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名胜|河南·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一带,地跨洹水两岸及其附近的20多个村落,古称“北蒙”,又称“殷”。“殷”地是商朝后期的都城所在地,是一处规模巨大而又闻名中外的殷商文化遗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一带)迁都来到“殷”地,自盘庚迁殷至帝辛(纣)覆亡,均以此为都城,前后共传国历8代12王,273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封殷纣之子武庚在这里,“以续殷祀”。后因武庚叛乱被周公镇压,殷遗民也被迁走。自此,“殷”地就日渐荒芜,夷为一片废墟,故后人称之为“殷墟”。史学界又称晚商的历史为殷商、商殷或殷朝。

十九世纪末,由于发现甲骨文,殷墟才被发现。1928年起,中国考古学家开始对殷墟发掘,发现宫殿遗址、藏甲骨文的窖穴、王陵和各种类型的墓葬、祭祀坑、车马坑以及铸铜、制骨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961年3月4日,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殷墟第三次发掘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殷王朝的统治者将占卜之事或结果刻(或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中大量的是卜辞,但也有非卜辞的记事文。随着商代的灭亡,甲骨文与殷王都遗址一样,也被埋入地下,不为后世人所知。

殷墟出土甲骨片

清朝末年,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耕地时,经常挖出一些古老的龟甲和兽骨,其中有的甲骨上刻有古字。但当时的农民不认识甲骨文的文字,他们把挖掘出来的甲骨或用作肥料,或填塞枯井,后来又磨成粉末,作治疗破伤的“刀尖药”,也有的作为“龙骨”,成批卖给中药铺。据说,当时安阳的药铺,一般不收购有字的“龙骨”,因此,小屯农民常把甲骨上的字刮掉才卖。像这样把甲骨文当作肥料、废品和药材而毁掉的甲骨是很多的,其数量已无法统计了。那时的商人又把收购的“龙骨”转卖到北京药店,北京药店所收购的“龙骨”,仍有没完全刮掉字的甲骨片。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做官的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买来的中药“龙骨”上发现的,他对文物鉴定和古文字考释造诣颇深。他认为“龙骨”契刻的是最古老的文字,于是又到北京的药店,挑选了一批文字比较清楚的“龙骨”买回家,经过认真研究,他认为“龙骨”上所刻的是商代文字。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王懿荣鉴定和购藏殷墟甲骨文,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懿荣

甲骨文虽被王懿荣发现和认识,但甲骨的出土地点还不清楚。早期的甲骨收藏家所得之物,都是从商人手中购得,商贩为了以甲骨牟取暴利,便对甲骨出土地秘而不宣,他们称,甲骨出于河南汤阴或卫辉,曾一度被学者们相信。后来经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等人实地考察,确定了甲骨出土地点在安阳小屯村,并考证认识到小屯不单是出甲骨文的地点,而且还是殷代的都城,是西汉以来史书中所说的殷墟,小屯甲骨是殷王朝的遗物。嗣后王国维又进一步考订殷墟之时代为盘庚至帝乙。

甲骨四堂

甲骨文的发现又引起了对殷墟的发掘。1928年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始了殷墟的发掘工作。参加殷墟发掘的董作宾,通过对甲骨刻辞及甲骨出土坑位,与之共出的遗迹、遗物状况的研究,认为《竹书纪年》所载的“自盘庚徒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完全可信。从此,小屯一带被考订为殷墟,即盘庚至帝辛的晚商都城被确定下来。

殷墟宫殿基址发掘

盘庚迁殷之“殷”地,《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商王盘庚为了加强商朝的统治地位,经过“相宅”和“卜宅”,认为殷地是建都的理想的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商王都由奄迁至殷地。以上所说的北蒙或殷,不是专指今安阳西北郊2.5公里的小屯村,其古地名所指都有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地跨洹河两岸及其附近的20多个村落,大致与30年代以来考古发掘的殷墟面积相当,约24平方公里。

小屯村发掘

“殷”与“殷墟”的地理位置,古典文献中也有记载。《竹书纪年》说:“殷在邺南三十里。”此记载殷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的地理位置大体相当。殷墟之名,在西周初已经出现。《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又见《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资治通鉴》也有记载,与《史记》相同。上述资料中所说的殷墟,显然就是指今安阳小屯一带的殷都废墟。

殷墟之称,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洹水》云:“洹水出山,东迳殷墟北。”唐代李泰等人的《括地志》载相州安阳县云:“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相州云:“《禹贡》冀州之域,又为殷盘庚所都,曰殷墟。”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引《类要》云:“安阳县本殷墟,所谓北蒙者。”由以上资料可知,周灭殷后,安阳西北小屯一带长期称作殷墟。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小屯一带在称作殷的同时,隋代又有定延乡之名。殷都遗物,首先是在小屯村发掘所得,所以小屯村与殷墟一起闻名于世。今考《邺乘》所载北宋村名,宋代根本没有小屯村,那时这里还是片旷野。到明代初期,中原地区实行屯田时,这里才开始有了村庄。因这个屯与位于西2公里的孝民屯相比为小,故名小屯。《续安阳县志》据1929年秋在小屯考古发掘时出土的《蔡王墓朱书契券》说,明万历四年这里已称小屯了。清代,小屯也称崔家屯或崔家小屯。小屯村东北就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因此,学术界也称“小屯宫殿遗址”即今“殷墟博物苑”内。

(原载于《灿烂的殷商文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

  • 安阳:殷商都城,汉字之源 程遂营

    程遂营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0日06 版) . 历史上,安阳曾是殷商.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都.当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还是商建都安阳的那段历史对这座 ...

  • 只有去过殷墟,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华五千年文化是多么久远

    殷墟 世界遗产类型: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是商代晚期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化.工艺和科学的黄金时代. 发源于太行山东麓的洹河,是我国北方的一条小型水系.多少个纪元,她静静地流淌在豫北平原,宛 ...

  • 从中药里发现的中国最早文字!一服中药引发了重大历史发现

    沧海之瓠 今天 综合丨中国中医药报.河南省博物馆.长河落日圆读史 甲骨文:从中药里发现的中国最早文字 2020年是甲骨文最早的发现者王懿荣殉难120周年.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设有王懿荣先生铜 ...

  • 每日名胜|河南·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兼北方山水之雄浑,容南方景色之秀丽,是中原地区最大.最原始.纯自然的生态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森林康养5 ...

  • 每日名胜|河南·风穴寺

    0:00 / 25:48 河南古建筑--风穴寺 风穴寺景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处.中岳嵩山山脉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下,背靠玉皇,南眺汝水,东依龙山,西偎黄虎山,面积约12平方公里.景区四周群山环抱 ...

  • 每日名胜|江苏·京杭大运河(松陵段)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列入< ...

  • 每日名胜|重庆·安陶小镇

    重庆荣昌安陶小镇 荣昌陶制作技艺 古驿道大门 重庆荣昌陶展示展销中心 重庆荣昌陶博物馆 "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房,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这首流传了数百年的民谣 ...

  • 每日名胜|北京·芦潭古道

    芦潭古道是古时从北京卢沟桥到潭柘寺的主要道路,它东起卢沟桥,经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石佛村至戒台寺,再翻越罗锅岭(西峰岭).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最终到达潭柘寺. 康熙二十五年(168 ...

  • 每日名胜|山东·烟台山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 烟台山位于山东烟台市区北端,三面环海,面积45公顷,拥有辽阔的海域,风光旖旎.植被繁茂.海水清澈.礁石奇异,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家4 ...

  • 名胜|河南·云台山

    云台山夏季宣传片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河南省会郑州80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 ...

  • 每日名胜|浙江·象山石浦镇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是一座历经百年岁月的古渔镇,徐徐铺开犹如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当你置身于石浦渔港,便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烟火气. 石浦渔港 石浦老街上,多的是时光积淀下来的人间烟火味,生活在这里 ...

  • 每日名胜|湖南·白石峰

    雨施岩 崖壁上的松树 老岩洞 山峙门水库前远眺白石峰 秋日白石峰,山腰红绿相间. 漫山野樱在夕阳照映下更加醒目. 白石峰系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主峰海拔1101米,为湖南衡阳县境内第二高峰.山体由南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