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接财神

在“拜金主义”风气十分严重的今天,财神是各路神仙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长期和始终实行“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政策,农业被视为确保社会安定,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而被视为“本”,而商业则被视为“末”而得不到至视,甚至被歧视和打击,于是,比较古的年代,中国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神,就是没有“有资质”的财神,于是,关于中国财神之起源也成了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

1991年我在上海博物馆大厅举办的《春节风俗展览会》门票,主图案就是财神赵公明。

记录南宋杭州风俗的《梦粱录·卷六·十二月》中有这样一段戏:

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

文中讲的“财马”就是将一种印着与财神有关的图案或神符的纸马,由于该段文字太简单,我们也无法知道这种“财马”上印的是什么东西,但南宋就有专祀财神用的纸马。

正一玄坛神马

上海及江南地区供的财神是“正一玄坛”赵公明。赵公明作为道教神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陶弘景的《真诰》,是一个统领亿万鬼兵的鬼帅,还经常流窜阳世,杀害百姓。他与人们景仰的“财神”几乎就是背道而驰的“鬼道”。赵公明被后人尊为财神是与明代出现的小说《封神榜》有密切关系。《封神榜》中的赵公明是一位在峨眉山修炼得道的神仙,武艺高强,头戴铁冠,手执钢鞭,身骑黑虎,还有百发百中的“定海珠”、“缚龙索”等法宝,他助商纣王为逆,与周武王作对,后来被姜子牙用符咒降服,再后来被元始天真授意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于是被民间广泛供为财神。早期,上海人不太把财神当一回事,而到了清康熙开放海禁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近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崛起,也使财神在上海地位的日益上升。

招财王子

根据惯例,新年放假三日,商行和商店也照例休市三日,到初四就要作新年开市的准备,到初五正式开市,沪方言中“四”、“市”谐音,于是初四的开业准备叫作“利市”,而初五的开业讲作“破五”。

《图画日报·上海新年致现象·接财神》的配画诗中介绍了清代上海人接财神的风俗:

香烟结篆烛生花,百子高升震耳哗。

天上财神有多少,下方迎接遍家家。

三牲全副供台陈,沐手虔斟酒一巡。

另外献盆活元宝,鲤鱼两尾耀金鳞。

锣鼓声声响不停,万家聒得梦都醒。

这般喧扰人难耐,不信神明反爱听。

衣冠齐楚礼趋跄,翎项辉煌气概昂。

莫道虚衔无用处,拜神今夜有威光。

接财神

诗中讲的“百子”即小炮仗、鞭炮,旧时大都百枚相串,故称“百子”,寄意“多子”;“高升”即大炮仗,点燃后会升空,寄意“指日高升”,“升官发财”,看来,放炮仗接财神之风已有一定的历史了。“三牲”指祭神时的供品,通常为猪头一只(也可以用方肉一大块),鸡一羽,鱼一尾,合称“猪头三牲”,是民间祭祀必备的三种供品,“牲”沪方言与“生”同音,念作san,今沪语骂人为“猪头三”是“猪头三——牲(生)”的藏尾语,最初是骂初来上海而不懂上海规矩的“乡巴佬”,1917年商务书局出版姚公鹤著《上海闲话》中讲:

上海中下游有习用之一种骂人语,有有意义者,有无意义者,有不知其意义何若者,录之亦社会现形之一斑也。有所谓猪头三者,此系歇后语,下藏一“牲”字。“牲”字与“生”字同音,盖凡来上海者,无不以老上海自居,而以初来上海为耻,故凡骂人曰猪头三者,并非不堪之语,不过言其“生”耳。然习俗相沿,今则已视为奇耻极辱之骂人语矣。

接财神必备“另外献盆活元宝,鲤鱼两尾耀金鳞”。接财神必须备鲤鱼一对,“鲤鱼”音谐“利余”,而“对”音谐“堆”,“鲤鱼成对”寄意“获利有余,元宝成堆”。《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中绘有“卖元宝鱼”图,配图文也颇有趣:

元宝鱼,金鳞好,一跳好像元宝趫。

买来今夜接财神,财神看见哈哈笑。

鲤鱼昔日跳龙门,吉语恭维新贵人。

不道近日科举废,只堪盆内献财神。

卖财神元宝

鲤鱼原产地亚洲,中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地的江河湖泊中均有出产。鲤鱼是中国人最广知的淡水鱼之一,这也许与一个中国古老的传说有关,据《俾亚·释鱼》中说,黄河在山西洛阳龙门这一段水流湍急,鱼有逆江而游的习惯,所以在龙门一带的黄河上可以看到大量的鱼跃出河面,力争游到龙门的黄河上游,传说鲤鱼在跃龙门时,尾部发红,似有火在燃烧,而越过龙门的鲤鱼也会化变成龙。所以“鲤鱼跳龙门”成为中国流传千古的吉祥语,比喻经过刻苦努力奋斗而到达出人头地之境,古代,读书人“鲤鱼跳龙门”自然是考试中榜,生意人“鲤鱼跳龙门”则为一夜暴富。中国传统年画图案中,有一胖男孩骑在一尾硕大的鲤鱼鱼背上,这种风俗画如今大多被叫做“年年有余”,如果细加分析,它应该是“鲤鱼跳龙门”的蜕变。看来,古代鲤鱼被当作吉祥物是祝愿读书人科考中榜的,而来才被人们当作“元宝鱼”,作为接财神的必备品。

卖财神元宝

解放前上海正月初四夜接财神之风颇盛,解放后逐渐淡化,而到了改革开放后,接财神之风愈演愈烈。真是的,上海人想发财想昏了头。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

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鲤鱼羊头增价倍,那知穷汉甄生尘。

五路财神

作者原注:“日五,接五路财神,必用羊头,俗谓天下财神黑虎赵玄坛奉回教故也。鱼必用鲤,取与‘剩余’音相谐也。”大多数上海人接财神的供品用“猪头三牲”,也有一些人则使用羊头,他们认为赵公明元帅是一个回教徒,是不吃“猪头三”的。实际上我们可以调换一种思维方式,赵公明的坐骑是一只凶猛的黑虎,而“羊入虎口”又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给赵公明供品时,当然也应该给他的坐骑——黑虎送一点供品,于是才有用羊头供财神的风俗。

春节风俗展览会.前排左起俞春蕾、●、张丽丽、姜玲、●、张文勇。后排左起高振宇、周爱刚、俞乐斌、●、薛理勇、汤伟康

发财致富毕竟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也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当人们把发财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一位虚妄的神的身上,似乎就没有必要了。

春节风俗展览会的场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