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翻我朋友圈,喜欢就跟我告白

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岁时行事中的重要节日。如今人们视之为情人节,但在中国传统中,七夕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南朝吴均《齐谐记》中记:
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归。”答曰:“织女暂谊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这是“七夕”最早的记录。
宋代薛映《戊申年七夕五绝》中讲:“天媛贪忙为灵匹,几时留巧与人间”。大意是:织女始终在为自己的牛郎相会之事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空去关民间的事情。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中讲:“世谓今宵天孙赐巧,小女辈未能免俗,谩设瓜果之筵。”七夕那天,织女会向民间恩赐,传授“巧”(纺织技巧),民间女子当然要向织女索取,乞求“巧”,所以七夕的主要活动就是“乞巧”,七夕也被讲作“巧日”、“巧夕”,宋人刘克庄《即事》诗:“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喜蛛应巧
陈元靓《岁时广泛》引《岁时杂记》文说:当时京城七夕祭祀牛郎织女活动是一项公众性的活动,那天,人们用木、竹、麻秸等物制作巨大的彩楼,还用纸叠成银河上的桥,桥中央有牛郎织女及尾随其后的仙人,祭祀的目的就是“乞巧”。到了宋代以后,“男女授受不亲”的禁欲主义割断了男人与女人在社会、在公共场所的交往,那种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的“乞巧”风俗活动被取消,到了明代以后,“乞巧”一般只限于在家族、家庭中的女眷中进行。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卷
沈榜《宛署杂记》中讲:“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暴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记录清代苏州风俗的《清嘉录·巧》中讲:在七夕前一天,将早就准备好的“天落水”(雨水)放到盆里,再放到太阳下暴晒,使水面上形成一层肉眼难测的膜,女人家依次将一枚“引线”(针)轻轻平放到水膜上,引线一时不会下沉,在日光的照耀下,浮在水面上的针在盆底留下影子,人们就根据影子的形状检验女人是否心灵手巧。
投针验巧
七月七日白天以“巧”来向织女星乞讨“巧”,七夕的活动主要在夜间,一到天黑,女人们就开始了“穿巧针”活动。“穿巧针”是上海地区七夕颇兴的活动,于是古人留下的关于“穿巧针”的诗很多。如:
弯弯凉月挂银河,七夕穿针兴若何。
近世人心巧中巧,今宵何用气多多。
——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
江介砧声夜寂然,绣针不待倚楼穿。
谁家肯乞天孙巧,随手拈来巧已传。
——陈金浩《松江竹枝词》
瓜果庭陈七夕间,针穿月下女儿工。
剧怜纤指弯长甲,汁染凤仙猩血红。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
七夕之夜,上海人家里的庭院里放上茶几,妇女们集在一起,点起香烛,恭恭敬敬地礼拜织女星和牵牛星,然后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针线,农历七日是上弦,天空中只有半只月亮,亮度不够高,而妇女们就借着不太亮的月光穿针线,也许她们希望天上的织女性能体谅到妇女们的勤劳和辛苦,能赐一点“心灵手巧”,这就是七夕的“穿巧针”风俗。
穿针乞巧
七夕中还有祈子的风俗。
《东京梦华录·七夕》以较大的篇幅记叙当时汴京(今开封)的七夕活动,说: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七夕风俗物品的“磨喝乐”与当时的祈子风俗有关。“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有译作“摩罗儿”等,是《天龙八部》中的神之一。磨喝乐算是佛教传说中的“送子罗汉”。七夕供“磨喝乐”的目的就是祈子。
供奉"磨喝乐"
关于七夕的食物,要说到巧果。北方人把面粉制作的许多食品称之为“果”。《东京梦华录》还是,到了七夕,市场上出售一种“果实”,“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谓之‘将军果实’。”这种“果实”是称重论斤卖的,可见它的个体比较小(大的果应该是论只卖的),一斤有许多只,但每一斤之内一定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的“将军果实”,这“将军”也许就是俗称“牵牛星”的“将军星”,他与织女结合后生了一对男女,人们在以“将军果实”祭祀牛郎织女的同时,更希望从“将军”那里得到一点仙气,使自己怀上儿子,儿子还长得又出息。七夕又称“巧夕”,这种果实就是后来的“巧果”,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将和好的面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扁长方形,下油锅前二端作旋扭,出锅成型,就是一“同心结”。
彭连熙连环画《牛郎织女》
《清嘉录·巧果》中也讲:
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苧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苧结”。至时,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蔡云《吴觎》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苧”即麻绳,“苧结”就是麻绳打的结,巧果的形状像绳结,名称又叫作“同心果”,我们在戏剧、影视中看到,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各执一彩带,丝带的中间打一结,这就是寓意“喜结良缘”的“同心结”。所谓“阿侬乘得同心果,不为双星证夙缘”,真正的意思就是——“我今天用象征‘同心’的巧果来祭祀,并不是为牛郎织女的夙缘作证,而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郎君”。
乾隆年间李行南《申江竹枝词》讲:
人家油撒巧争夸,乞巧纷陈果与瓜。
金凤染成红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
秦锡田《周浦塘竹枝词》:
麦干面细菜油香,油面调匀更入糖。
薄薄铺平盘巧果,新翻花样费平章。
一到七夕,上海家家户户开始做巧果,巧果的制作很简单和方便,在干面粉里和入水和油,揉合成“油面”,将油面打成薄饼状,再切成长方形,入油锅前把油面打一个叠,油氽熟后就成了香味美味的巧果。而随着近代上海商业的发展,巧果也被商家利用而成为可以随时供应的小点心,小食品。不过,上海人数典忘祖,谁也不知道“巧果”是七夕的节令食品。
若干年前去苏州东山白相,在一条老街上吃面,见店主正在制作巧果。我感到有点奇怪,就问“你们面店也做巧果”,苏州老板娘回答道,“今朝是七月七了,大家要吃巧果格,做点巧果可以卖两钿。”出老街回旅馆时,天色已晚,一路上见许多人提着刚买来的巧果匆匆回家,感而叹之,有千余年历史的七夕吃巧果风俗,在上海在已经消失,而在上海周边的城镇和农村仍广为流行。
据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中记:
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湾,古老相传云: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织女以金篦划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乡人异之,为之立祠。
现在的嘉定区、宝山区在历史上隶属昆山县,“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在现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境内。这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另一个版本:织女下嫁牛郎,并为牛郎生儿育女,一日,织女奉命回天廷,牛郎依依不舍并紧紧相追,织女归天心切,也顾不上与牛郎多年夫妻恩爱情感,拨出头上的金篦在空中一划,立刻出现了一条银河,河水涌溢,牛郎被水浪所阻而被迫放弃追赶,从此,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在今天上海市嘉定区境内还有一条叫做“黄姑塘”的河流,应该就是《中吴纪闻》中讲的“黄姑塘”,而“黄姑庙”早已废。清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就是嘉定人,他的《练川竹枝词》也讲到这个故事:
黄姑遗庙傍江涯,膜拜纷纷乞巧儿。
闻说金篦曾划水,晚风肃肃卷灵旗。
星象图
也许有了《中吴纪闻》的记载,嘉定的七夕又多了一风俗,就是妇女们赶到黄姑庙去礼拜织女。可是,我无数次去过嘉定,也询问过许多嘉定人,好像没有人知道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拜织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