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勿”和“物”谈人对物的认识

作者:龍雲之子

导语

《元贞之道》前面谈“中”,古人上观天文,观察太阳一年的活动;下察地理,伏羲氏坐方台之中,听八方之风,观察一年中季风的运行。用科技手段“中”测日影和季风风向,记录下一年中八个时段的日影变化和季风变化,而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测量记录。中华文化从伏羲氏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华先民对天文地理有了最原始的合于“中”的科学认识,即天文学。这就是“伏羲一画开天地”的人文意义,中华伏羲氏是人类人文之祖。

本篇讲讲中华先祖是如何开启人类对“物”的认识之源。

中华先祖对“物”的认识起源

“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释名》:“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 《周礼》:“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物”最初的本意是“色”,中文的“物色”一词还有选择和区分的含义。

“勿”字

《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有形有色”即为“物”。

许慎《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许慎的解字很牵强,“有形有色”即为“物”,所以应该纠正过来,以“牛”代表“物”之“形”,以“勿”表示“物”之“色”,人类对物“有形有色”的认识定义为“物”。这就是“物”的起源。中华文字即象形也象色,来描述人对“万物”的认识。这是拼音文字最大的短板,世界上只有汉字是人类人文最初和最终的文字。把有形有色的“物”合理的分类,就有了人类对“物”认识的最原始的“五行”理论。

“物”字

佛学中所讲的“色”, material appearance of things,英文为物质的表象(形和色),泛指一切物质的存在,佛家的“色”其实都源自于“勿”。

《易》中有“勿用”

“易”字从“日”从“勿”,“易”字上“日”下“勿”,表示一年中太阳变化规律和季风变化规律,这是“风物”的变化本意。古有《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易》指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管子》“王者乘时,圣人乘易。”

“易“”字

《參同契》曰:“日月爲易,剛柔相當”。陸氏德明注參同契云:“字从日下月”。象侌昜也。謂上从日象陽,下从月象陰。后人不懂“勿”为测季风的多色飘带,把“易”误解为“日月”变化。文献记载伏羲氏女娲氏均来自“风部落”,都是测季风的高人,人类观察一年中风象的变化规律,甚至要早于观日和月象的变化。

“勿”最早的本意是测风的多色飘带,找回“勿”这个最早的本意,我们就能明白《易经》乾卦中“潜龙,勿用”的意义了,乾卦是在讲天文地理,是古代先人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而指导农耕生产的场景。下面简单回顾一下古代先民的“勿用”的应用场景。

华夏先人用“中”在午时测日影,在冬至日测得日影最长,古人把冬至日作为一年的正日(元日)。第一爻的“初九”,是先天八卦的第一卦,“用九”计数,共五九四十五天,即从冬至日到立春日的时段,为“初九”。在“初九”时段,仰观天空,东方的“苍龙”星宿还没有出现在天空,故谓“潜龙”;古人用玉琮“礼地”,在玉琮中插入一个旗杆测季风风向,即“勿用”,在冬至到立春的“初九”时段,是寒冷的北风或东北风,是“数九寒天”时节,不宜耕种,但春天即将到来,可以提前做春耕的准备工作。

在乾卦的第三爻,也有“勿用”测风的场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为春分到立夏时段,也是五九四十五天,在这个时段白天勤劳耕种,夜晚也要测季风,即“夕惕若厉”,要警惕西北风(厉风),如果有西北风出现,将会有回春寒,不利于谷物生长,所以要“勿用”测季风非常重要,可以知道气候的变化,提前做好谷物防寒准备。关于“乾卦”的详细解读可以参阅《元贞之道》之前的文章。

结 束 语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现代考古中出土的玉琮,证明华夏先祖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懂得,“中用”测日影,确定一年的正日(冬至日),“勿用”测风向,而知气候的变化,观星象(苍龙星宿)一岁中的变化规律,而有“潜龙”、“现龙”、“龙跃”、“飞龙”、“龙有悔”、“龙无首”的变化,已经有了完整全面的天文地理的认知,以及“用九”计数的历法。5100年前的“玉琮”就足以证明中华文化的悠久和先进性,是人类在石器时代最先进的文化,根本无需用一帮文人搞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

网络上很多无知的网红,大肆鼓吹中华文化西来说,让西方拿出一个石器时代有点文化内涵的东东看看,无知也就罢了,如是被利用恶意诋毁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就另当别论了。人类文化的根就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

用玉琮“礼地”测风的“勿用”,后来衍生出的人文意义:“还处于观察调研阶段,暂时还不能用,需要等待,可以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勿”和“不”是两个不同含义完全的字,今人却等而为一了。

“中用”、“勿用”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可惜今人都已不知其本意了,后人的解读都已偏离中华文化的本意。

何时才能回归,路漫漫……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八卦之八卦符号解析

    什么是八卦 我们常在生活中听到八卦的字眼,如八卦镜.八卦图.八卦阵等,但是对于八卦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不清楚,尤其作为算命的一种方式,还有周易八卦.五行八卦.太极八卦.易经八卦等,下面我们将分期为大家 ...

  •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出处及意思

    摘自<金史·本纪·卷四> 解释: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朱子家训·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 ...

  • ​试谈人体内劲的产生与发放

    拳术中所说的龙虎二气在人体是指脊椎和小腹部位,此两处不论对人体的生理还是对于发力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体结构而言,脊椎是人体的中轴,是支撑人体的大梁,其两侧分布许多神经线,对人体的运动起着控 ...

  • 试谈人体内劲的产生与发放

    2021-05-14 00:00 来源:传统武学 拳术中所说的龙虎二气在人体是指脊椎和小腹部位,此两处不论对人体的生理还是对于发力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体结构而言,脊椎是人体的中轴,是支撑人 ...

  • 透物见人丨从出土文物看唐人生活(一)

    唐代 铜鎏金铺首 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庙家寨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折枝团花纹银鎏金渣斗 1977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筑乡枣园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五足鎏金铜盘 1958年陕西省西安 ...

  • 透物见人丨从出土文物看唐人生活(二)

    唐代 三彩骑驼奏乐俑  局部 2002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唐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三彩骑驼奏乐俑 2002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唐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三彩捧盘女立俑  局部 20 ...

  • 透物见人丨从出土文物看唐人生活(三)

    唐代 仕女狩猎纹八瓣单柄银杯 1983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马旗寨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仕女狩猎纹八瓣单柄银杯 1983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马旗寨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 ...

  • 透物见人丨从出土文物看唐人生活(四)

    唐代   双鸾衔绶纹铜镜   直径25.14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紫薇田园都市K区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 唐代   "千秋"龙纹镜    直径21厘米 1998年陕西省西安市 ...

  • 浅谈人的灵魂气质

    浅谈人的灵魂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的形象代言,是你人格魅力的灵魂所在.它是你完美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气度.灵魂气质是心神气质的一个升华,都是一个人气质生成的体现. 一个人的魅力通常不在他的外貌,而在于他的 ...

  •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许多物事人非的往事,找不到合适的伞,我宁愿淋一辈子雨#下雨天我没有带着雨伞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许多物事人非的往事,找不到合适的伞,我宁愿淋一辈子雨#下雨天我没有带着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