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登上《魅力中国》,真美

魅力

来凤

日前,《魅力中国》杂志刊登的一组魅力来凤图文,充分展示了湖北省来凤县的迷人魅力。

图一:杨梅古寨

(颜建国摄影,原图如下)

图二:仙佛寺

龙光珍摄影,原图如下

图三:魅力来凤

作者:彭志友

降临尘世,栖居大地,每个人都有一个籍贯。心怀天下,游学四方,有志者总会行走路上。人生百年,我们的脚步可丈量或远或近的山川,我们的眼睛会见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但是,内心深处总是会对祖辈世居、曾经长住的故乡念念不忘。

我的故乡在湖北来凤,此地以凤凰飞来不思归的美丽传说而得名。在拙文《来凤赋》的开篇,我曾这样描述故乡的美:“巍巍武陵山,青青酉溪水。得古楚之灵秀,接巴蜀之风流。西望瑶池,天弥高而水清浅;东来紫气,物富饶且民淳焉。佳木葱茏,郁郁乎林海万亩;鳞波浩瀚,茫茫兮沃野千里。春日迟迟,一川碧画;炊烟袅袅,十万人家。”

来凤之美,美在奇山秀水。山是来凤的骨,水是来凤的血,来凤的灵秀山水构成了一片旖旎多情的江山。行走来凤,白日里可择贵帽山以登临,仰止无穷,夜色中也能去观城坡一望,灯火阑珊。若是遇上春和景明的日子,三五好友相约酉水河上,在阿塔峡饱看两岸青山依依后退,在卯洞峡享受满目苍翠入了眼来,一颗诗意之心又会荡漾起一片闲情,这便是山水之灵最养人的明证。

来凤之美,美在博大胸怀。在行政区划上,来凤的方位属于鄂西南,但在地理位置上她却与湖南重庆接壤,魅力山城因此有了“一脚踏三省”的大气魄,实属一个壮丽的县域。在我看来,一县之大小应该不论常住人口的多寡,也无关土地面积的广狭,在界定的时候应当首重胸怀。而生命之于来凤,恰是一个多样化的存在——来凤以博大之心容纳十多个民族的男男女女在此定居。山民歌对唱来做媒,凑成了一对对土家阿哥苗家妹的情缘,湘鄂情大桥飞架酉水,又演绎了一段段龙凤呈祥的佳话。

故乡的美,美在山水清音、如画丽景的自然生态,更美在团结向上、携手共进的精神生态。多样的和谐就在这里,吾侪的希望也在此地,即便穷愁潦倒,也当仰天长啸,对酒高歌:“莫道此地不伟哉,见龙在田,路漫漫兮真抓实干;谁言吾城不壮哉?凤舞九天,风浩浩兮直挂云帆。”

(作者系湖北恩施高中教师,来凤人,土家族)

下河沟
龙光珍摄影
土家吊脚楼
龙光珍摄影
凤城一角
龙光珍摄影
憧憬
龙光珍摄影
仙佛寺
龙光珍摄影
佛光

颜建国摄影

乡土牧歌

颜建国摄影

土家摆手舞

颜建国摄影

凤城夜色

颜建国摄影

梅子垭村

颜建国摄影

革命渠

颜建国摄影

魅力来凤

风雨龙桥

龙桥,始建于清光绪12年,位于来凤县旧司镇官塘水库上游约15千米处的龙桥村八组,距来凤县城约30千米。

这里,一条河床约40米宽的河流把南北两岸冲刷成延绵陡峭的山峦,4条漫长的沟壑也集聚于此,形成一独特峡谷,风光如画。

此地,原名杂草河,后称芦荒坝。因战乱逃难而从贵州苗寨迁徙到来的龙氏族人在此兴修了风雨桥,人们便把此桥称为龙家桥(简称龙桥),地域名也随之而来。

相传,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之前,当地苗民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及往来人员的便利,首度在距现今桥下游约50米处的河流中央大石上凿孔四处,立木成中墩,连两岸搭建成最原始的木桥。但因架桥简单,屡遭洪水冲毁,人们屡毁屡建。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春的一天,年轻的农夫龙润麻子(即后修桥首士龙通成)早早地赶牛上坡到离家较远的篾李坪犁田打耙,准备栽秧。当他收工赶牛回家时,不禁让他眼前一惊,看到的是满河洪水,木桥也被冲毁了。此时,牛已渡河归栏,而自己却被阻困于彼岸,只好躲进了距现今桥上游北岸100米处的岩洞里(即他后来的墓葬处,其后裔为他立有一大碑,可考证)留宿了一夜,此后,他仰天立誓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大桥。

于是,他悄悄离开家人,独自远上咸丰,来到一冉姓大户人家帮长工做木匠活,因他很能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认真,人又忠厚老实,深得主人喜欢。当时,主人给他的工价是一天一百钱,他便用这些钱买回牛搭脚(饭豆子,农作物)存放在主人为他专修的仓库里,三年存积,储满了几大仓。时年,天干大旱,农作物无收闹饥荒,于是,他便把这些存粮全部高价卖出,因此获得了巨额财富。

这时,他便辞别主人,请了马队带着他的金银财宝浩浩荡荡地回归故里。回家后,他花了部分钱用来娶亲结缘成家、购置田地,剩余的钱全部用来着手修建桥梁。通过他的领衔牵头出资,各姓族的化援捐资以及众人出工出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一座宏伟壮观的极富民族艺术价值的风雨梁桥——龙桥,便展现在人们眼前。

龙桥,苗式木质结构。长约40米,桥面过道宽约4米余,两边设有护拦和休闲座位。桥内空高约4米余,桥中央建有一亭三檐,高约10米,桥柱若干穿枋相连,瓦盖,桥梁由8根双人合围的柏树组成,桥下三墩,中墩高约16米余,墩下地质结构为青石岩脉,非常牢固。桥上立有6块碑,述有建桥原由及募捐者姓名。

1979年春,一场无情的特大暴雨致使河水暴涨,一夜之间,便把龙桥摧毁了。当地人看到此桥被洪水打走了,呼天喊地,啼哭不止,奔走相告,呼吁政府。因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府也无力解决。之后,到了1981年因体制变更田土下户,当地生产队(当时的旧司区三合公社六大队三生产队,现为龙桥村八、九组)的老百姓不把集体仓库分撤到户,毅然决定把它用来作修桥之用。这一善举,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赞赏。

1982年,三合公社党委委派其副书记龙发定主持、即将退休的老干部吴秀汉同志专门负责分管修复此桥工作,老生产队长龙荣古负责组织实施,退休老教师龙兴环负责财务管理,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抢工抢时,一座由木工掌脉师姚祖清等修造的又一风雨凉桥成功屹立于原址。因当时经济及材料有限,桥未复制成原样,但桥长宽高相近(即现桥长38.5米、宽6米),墩高增加了1米多,现中墩高为1.87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大洪的作用。

龙桥的复建,给当地一带村寨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出行、交通运输起到了极大的纽带作用,更为南来北往于此生态旅游观光者提供了便利,再者,它也是来凤县仅存的一座苗式风雨桥,为我们发掘苗族建筑艺术、延续民族文化精髓提供了难得的活教材。

不过,龙桥历经沧桑,现已腐朽成极度危桥,濒临坍塌。故而,重新修建此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当地人龙光珍摄影  2016年12月3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