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难解疑案:顺治最后到底是出家,还是病亡了?
01
引言
顺治皇帝是自清朝建国以后的第一位皇帝,但历史上的他是一位悲情皇帝。年纪轻轻就病逝,但是关于他后来的说法却有很多,有人说顺治皇帝最后出家了,也有说法是顺治得来天花,因病去世,这就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02
顺治出家?
小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少年天子》,顺治是一位痴情的皇帝,因为自己心爱的董鄂妃病逝,24岁那年出家当和尚了。
而且民间对此也有很多的传言,顺治在出家之后,他的儿子康熙皇帝还曾多次去五台山找自己的父亲,但是出家后的顺治四大皆空,父子俩并没有相认。这样的谣言是当然不是空虚来风。
康熙皇帝写了一首诗: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
康熙多次去了五台山清凉寺,而后还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所以就推测顺治皇帝出家的地点是在这里。
以诗文证史虽然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但文学作品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猜测,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证据指向。
要知道,康熙皇帝称为是圣祖皇帝,圣祖这样的庙号是有严格的规矩,定是有开创功业的功绩才能有这样的称号,既然这样称谓,其中自然有其用意。
那么,只能把嫌疑指向了顺治皇帝身上,很有可能是顺治出家,太后孝庄就将其贬黜,康熙就将其庙号继承。
当然疑点还有这么一条,相传顺治得了一种叫天花的病,在他临终前留了一篇《罪己诏》,这个罪己诏中写了自己在位期间的十四条罪责。
天花是一种什么病呢?在医书中对天花的症状描述是,在这种病症发作的时候,病人的神志不清。那么,罪己诏是怎么写出来的。而在这份几千字的罪己诏中也并没有提到自己生病的消息。
所以,这份罪己诏可能在他病发之前就已经写好了,作为自己后来的退路。
03
顺治病亡之说
关于顺治得天花的记载,《清世祖实录》中有相关的记载,在顺治十八年的元旦,还在太庙举行了大型的祭祀典礼。
而后第二天,就因为身体状况不好,让大臣代替前往。在其后的5天之内,顺治的病情明显加重。在正月初七,顺治皇帝就在养心殿驾崩了。
在5天之内,顺治皇帝就一命呜呼,到底是什么病让这位年轻的皇帝英年早逝了呢?
在王熙的《王文靖集.自传年谱》中就记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
这个痘呢,就是天花。著名的历史学者陈源就对顺治得天花的说法深信不疑。在1940年还专门在辅仁大学做了相关的演讲。
那么,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的念头呢,还是有的。但是身为一个国家的君王,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顺治17年,也就是官方记载董鄂妃去世不久,顺治病亡的一年前,曾在西苑内剃度出家,但是为顺治剃度的这位和尚的规劝之下,顺治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
年纪轻轻,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顺治为什么会有出家的念头,那就是“情”这一字。情为何种呢?这个人就是自己深爱的董鄂妃,这个董鄂妃是何许人呢?
有人指出,董鄂妃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在影视作品中,这个董鄂妃是自己兄弟的老婆。在历史学界也流行了,董鄂妃·原先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
《清世祖实录》中就记载,这位亲王在顺治13年的七月份去世了,年仅16岁。在这位亲王病逝后不久,董鄂妃就被顺治立为妃子。在她被封为妃子的短短半年内,就升为了皇贵妃。这位亲王的死隐隐的与董鄂妃之间存在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在满人的习俗中,就有娶自己兄弟老婆的习俗,这样就说得通了。
04
顺治与董鄂妃
顺治作为清朝进入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但是过的并不如意。可以说是有名无权,在他14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皇叔父”,当时权势滔天的多尔衮强迫下,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
还在自己母亲孝庄太后授意下,娶了孝庄的侄女,还将其立为皇后。但是好景不长,感情破裂后,顺治又在母亲的安排下立了一个新的皇后。
直到董鄂妃的出现。
董鄂妃是鄂硕的女儿,18岁时入宫,但是当时的秀女制度是13-16岁之间。这就是坐实了董鄂妃曾经是顺治弟弟的福晋。
在弟弟去世后不久,董鄂妃接入宫内,享尽荣宠,顺治还有了再次废后的想法。但是这位董鄂妃并不是一位恃宠而骄的女子。虽然顺治有了想要废后的想法,但是还是在董鄂妃的规劝之下,打消了这个想法。
董鄂妃也是个贤惠的女人,两人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好。顺治下班回家,董鄂妃会亲自将其饮食安排好,工作的时候,在身旁侍奉。这样美好的女子,顺治自然是对其更加珍视了。两人还生了一位皇子,但不久就早亡。
在这次打击下,董鄂妃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在顺治17年,董鄂妃在宫中去世,芳龄22,将其追封为皇后。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就动了出家的念头。虽然没有实现。一年之后,顺治帝也跟着去了。
顺治帝的死因有多种说法,近年来,还有说法提出顺治是在公元1661年,与郑成功在厦门激战时,重炮身亡。
在多年来,关于顺治帝到底有没有出家,以及下落,至今依然讨论不休,成为了一个悬案。也许某天,就会有答案。
参考文献
《清世宗实录》
邓小军:《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考》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
《清史稿》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