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炼狱之战,志愿军九兵团与美军王牌的对决,究竟谁输谁赢?

朝鲜战争结束已经快70年了,但有这么一场战役,交战双方都不愿提及,就算提起来,争议也很激烈,这就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炼狱之战:长津湖战役。

为什么是长津湖,志愿军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决战呢?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和美军打了第一次战役,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联合国军不得不全面撤至清川江以南。

但麦克阿瑟并没有把志愿军当回事,因为在他的眼里,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麦克阿瑟顽固地认为,不相信中国人会或者他们敢派大部队入朝。那些在第一次战役中遇到的中国人,不会超过两个师,最多6个师。

基于这种认识,麦克阿瑟并没有收缩战线,而是于1950年11月上旬命令在西线的第8集团军和东线的第10军从清川江发起了圣诞节攻势,试图在圣诞节前占领全朝鲜,并且把军队推进到鸭绿江边,对隔江相望的中国造成威慑之势。

东线的第10军由美军第3师、第7师、美海军陆战第1师和韩国第1军团共计约10万组成的部队;西线的第8集团军则下辖第24师、第25师、第1骑兵师和美2师等4个师,还有第187空降团,至少8万人。

这些美军部队果然没有辜负麦克阿瑟的期望,东线美军第7步兵师的先头部队跑得最快,于11月21日抵达鸭绿江边的惠山津小镇,麦克阿瑟的崇拜者、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特地拍了一张从那里看中国东北的照片,并且将其发给了在东京坐镇指挥的麦克阿瑟。

看到自己的部队果然打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一下子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兴奋地而狂妄地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

第8集团军在11月24日率先发起始全面进攻后,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不辞劳苦,亲临清川江边给第8集团军军长沃克中将和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打气。

显然,美国人高兴得太早了,因为志愿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他们入网呢。

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肆无忌惮的军事攻势,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他们把庞大的军队开到鸭绿江畔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压迫,这样的情景是绝对不容许出现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样针对美军的两线攻击部署了反制力量。

西线,由志愿军第13兵团担纲,下辖第38、第39、第40军、第42军及炮兵、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实力可谓十分强大。与美军第8集团军对阵,丝毫不落下风。

冲锋中的志愿军战士

果然,在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反击美军进攻的二次战役,西线的第13兵团作战比较顺利,先是发起了清川江战役,击退了南韩军队第2集团军,然后击退了美军第8集团军第2师,逼迫联合国指挥部、美国第八集团军不得不仓皇撤退。当然,沃克中将在撤退时并不含糊,把急于立功的土耳其旅摆在了志愿军的最前面,为其撤退打掩护。这个土耳其步兵旅,大约有5000人,对上志愿军,根本不是对手,整个战斗下来,土耳其旅阵亡700余人,伤2000余人,失踪及非战斗减员300余人,被俘200人,70%的装备被缴械,基本上是被志愿军打残了,但他们的付出也有收获,那就是让沃克中将顺利跑路了,第8集团军也摆脱了险些被全歼的命运。

第13兵团之所以作战顺利,除了作战的突然性外,也和该兵团准备充分有关。由东北边防军改编的13兵团,早已经适应东北和朝鲜的严寒气候,御寒装备完善,在作战时最大可能地减少了非战斗减员。

而在东线与美军第10军对阵的志愿军9兵团,情况就不乐观了。

朝鲜战争形势紧张,美军第七舰队介入台湾,解放台湾的任务不得不暂时中止,原本在福建厉兵秣马准备解放台湾的解放军第9兵团(含20军、26军和27军计12个师近15万人),于1950年11月10日被紧急调往东北,开赴朝鲜,部署在东线战场,对阵美军第10军。

第9兵团最为不利的情况是,他们来到天寒地冻的东北时,战士们还穿着在福建15度气温时的单衣薄帽,根本没有办法在更为寒冷的朝鲜正常作战。但由于时间紧迫,原定在沈阳换冬装的计划也被压缩,根本来不及换装冬衣,15万9兵团的志愿军战士穿着南方的单薄棉衣,就准备入朝了。

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看到9兵团的战士们穿只有在南方的冬天才穿的所谓的棉衣时,惊得不得了: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能把你们冻死!

贺晋年心疼啊,这可都是我们的战士啊!他立刻安排人手,把数万件库存的日军留下来的棉大衣和棉鞋拨付给了9兵团的战士们,但这根本不够用,有的分到棉衣,有的分到棉裤,很多东北边防军的战士们则直接在车站把自己身上穿的棉衣裤与9兵团战士们的薄衣交换。就这样,依然还有大部分的9兵团战士依然只能穿从福建带过来的单衣薄帽和单薄的胶底鞋,等待他们的,将是朝鲜呼啸的寒风与冰冷的积雪,还有他们那即将逝去的、弥足珍贵的年轻生命!

而真正换上冬装的,只有9兵团中于12月4日才最后入朝的26军。

9兵团的战士们装备艰苦,他们面临的战场则更为艰苦、更为凶险。

而美军,装备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开武器弹药,仅御寒设施,他们的每名士兵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睡袋,比志愿军优越太多了。

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吓倒我们的志愿军,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战场。9兵团在入朝之初,任务和战术就很明确,那就是阻断美军的进攻,对其迂回切断包围歼击。入朝以后,就直赴长津湖设伏。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这里是美军第10军进犯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的必经之地。

行军中的9兵团

志愿军9兵团和美军第10军之间,即将在这里发生一场激烈而残酷的绞杀战。长津湖,也将因这场如炼狱般的血战而载入史册。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利用美军不相信志愿军会大规模入朝的错误判断,9兵团20军、27军10万将士昼伏夜行,着单衣,穿胶鞋,在严寒、饥饿和疲劳的交替肆虐下,疾驰在到处是积雪的崇山峻岭之间,不但于11月27日在敌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达到了预设战场,更是在把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

虽然达到战场的时间比原定的25日晚了两天,但这已经是条件艰苦的9兵团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也恰好赶在了美军第10军来到长津湖前设伏完毕,其中20军位于长津湖西侧,27军位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

9兵团完成战役部署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仅入朝一周的时间,20军的1个师就700余名士兵因为严重冻伤而失去战斗力。而接下来的设伏,则有更多的年轻战士永远被雕刻在了冰天雪地的阵地上。

志愿军牺牲是巨大的,但他们战胜敌人的意志更为强大。

27日,美军第10军陆战1师两个团和第7师的31团来到了长津湖畔,等待他们的将是志愿军暴风雨般的铁拳。

据当时随美军行动的一名随军记者事后描述,“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的确,他的直觉很敏锐。

而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少将同样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他找不到这种预感的来源,因为他的望远镜里,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志愿军的踪迹,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痕迹,而这却越发让其烦躁不安。虽然曾经获得了志愿军有可能围歼陆战1师的信息,但他并不相信,想灭掉他这个齐装满员有 2.5 万人,美国陆军王牌中的王牌,对手至少要用10人以上的规模,这几乎和做梦差不多。

但出于谨慎,他曾经给第10军军长提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作战很有可能陷入对方的埋伏,但都被刚愎自用的军长阿尔蒙德给怼了回来。但史密斯依然保持着一贯的谨慎,坚持修建了一座简易机场作为后路。

记者的敏锐嗅觉和史密斯的不安很快得到了验证,他们的对手恰恰就有10之众!

27日夜,遇上了50年一遇的极端寒冷天气的长津湖,气温已经是零下30多度了,无边的寒冷和未知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美军士兵的心头,也许他们潜意识里在等待着,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果然,在美军士兵忐忑不安之中,死一般沉寂的夜晚,突然响起了震慑人心的冲锋号声。一时间,原本还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出有任何活动迹象的雪地上,瞬间跃出了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他们跳跃着、呐喊着向美军冲了过来。

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军士兵,依然保持着警惕的姿态,任凭身边的战友跃起冲锋而无动于衷,不是他们不想起来,而是他们再也起不来了。一夜之间,长津湖的严寒,把这些只着单薄衣物的志愿军战士冻成了永不消融的冰雕!

通过一夜激战,这些懵懵懂懂之中进入伏击圈,受到了埋伏在这里的志愿军20军、27军猛攻的美军第7步兵师和陆战1师,在柳谭里、新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等地,从北向南,被9兵团分割包围分割成了5个部分!

这一情景,让史密斯肝胆俱碎。

被包围在风雪中的美军

能否围而歼之,这对已经被严寒造成巨大损失的9兵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能否求得一条生路,更是美军本能的渴望。

一个要围,一个要逃,不死不休的双方,战斗是空前激烈的。

白天,这里是美军的主场,飞机大炮轮番上阵,武器装备有极大代差的志愿军要忍受不小的损失。

而黑夜,这里则转换为志愿军的主场,善于夜战的志愿军凭借落后的武器,打得美军招架不住,双方就这样胶着在一起,鲜血染红了长津湖畔的积雪。

美军虽然有制空权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在志愿军强大的作战意志之下,依然无法把被分割的5个部分连成一片,如果继续消耗下去,完全被志愿军吃掉,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志愿军也改变了打法,27军使用两个师,并且集中了全军所有的火炮,对准了在新兴里的美第7师第31团,也就是著名的北极熊团,准备一举将其消灭掉,彻底挫败美军的士气。

经过激战,拥有坦克和大炮的北极熊团几乎被全歼,全团4100多人中,最终突围的官兵不超过1000人,团长及一大批军官被击毙,团旗被志愿军缴获,而这也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的全歼美军一个团的战例。

当然,志愿军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装备的不足,攻击北极熊团的27军80、81师减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的惊人程度。

这个时候,陆战1师的史密斯师长发现在自己撤退的必经之路、位于长津湖古土里以南六公里处的水门桥附近,出现了志愿军的踪迹,这让一向谨慎的史密斯出了一身冷汗:志愿军这是要断自己的后路,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于是,早就忍耐不住的史密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而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虽然很不情愿,也不得不同意了史密斯的请求,因为北极熊团的覆灭让一向骄傲的他感受到了已经近在眼前的失败。

争夺激烈的水门桥

陆战1师撤退的道路并不平坦,志愿军和美军就水门桥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志愿军炸了桥,美军就利用木桥修复,然后再被志愿军炸毁,这次美军干脆使用快速成型的钢制铁桥,无疑增加了志愿军炸桥的难度。

但无畏的志愿军战士,身背炸药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再次炸毁了这座铁桥。

自然,美军利用自己先进的工业能力,再次修复了水门桥。

在志愿军不懈地攻击下,陆战1师22公里的撤退之路充满了艰险,平均1小时只能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进300米!

后来,被围困在柳潭里的陆战1师5团、7团终于撤回了下碣隅里,与在新兴里几乎被全歼的美7师余部在这里会合,随即开始全面大撤退。

而撤退路上的水门桥再次成为双方的焦点。

但让史密斯意外的是,这次志愿军并没有来炸桥!这让史密斯百思不得其解,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他就派侦察兵到附近的高地搜索。当他们达到高地附近时,发现了俯卧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他们的身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白雪,手中的钢枪指向前方。

而让美军感到奇怪的是,明明他们的位置志愿军是可以看到的,但偏偏没有任何反应,不久这些美军士兵大着胆子过来就近观察。眼前的情景给了他们心灵极大地震撼,这些志愿军士兵之所以一动不动,是因为他们早已经被冻成了冰雕,壮烈牺牲了!记着他们吧,他们是20军58师两个连的战士!

受到极大震撼的美军,加速了撤退的步伐,他们烧毁了一切带不走的物资,如食品、衣物、武器装备等,而远在几公里外的志愿军战士,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自己极度缺乏的物资化为灰烬。

在飞机大炮和美军第3师的掩护下,这批美军终于逃出了志愿军的包围圈,在300余艘舰船的接应下从海上撤退。

西线的美军第8集团军,则被赶出了朝鲜半岛的西北部,平壤被志愿军收复,联合国军被赶回了38线以南,朝鲜战争因美军介入引发的被动局面初步扭转。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和美军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志愿军方面,由于后勤和装备的不足与代差,第9兵团损失惨重。

根据1988年《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公布的官方资料,9兵团在整个战役中,战斗牺牲7304人,伤员14062人,冻伤伤员30732人,总减员52098人,占比1/3!

有一位叫宋阿毛的战士,他来自上海,是被冻死的士兵之一,人们整理烈士遗物时,在他的上衣口袋里面,发现了一张写着这样一段话的纸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此次战役以后,9兵团就退出了后续战斗,回国休整。

美军联合国军方面,总伤亡达36000余人,其中美军24000余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W.H.沃克也在撤退中因为车祸身亡。

其中,陆战1师本部人员有25000人,加上配属的航空兵与雇佣军10000人左右,总兵力达36000人。长津湖一役,让其损失惨重,陆战一师美国官方资料显示,战斗死亡1000多人,失踪4800多人,负伤4500多人,冻伤等原因损失7300多人。 也就是说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减员18000人左右,占比50%!史密斯为什么急着撤退,这就是答案!

此后,陆战1师再也没有在朝鲜战场参加过像样的战斗,只能在大后方打打牙祭。

长津湖战役,对双方来说都是惨痛的回忆,但其战略意义却截然不同,对美军来说,被打回38线,其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化为泡影,是切切实实的惨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把长津湖战役成为最恐怖的炼狱的原因。

溃逃中的美军

对志愿军来说,长津湖战役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就如毛主席的评价那样,志愿军第9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这个战略任务,就是把美军赶回38线以南!我们的目标达到了,这就是完完全全的胜利!

在国力、军力和后勤等方面完全落后美军的志愿军9兵团,凭借其强大的意志力,在东线击溃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达成了此次战役的战略目标,实属不易!

致敬,在此次战役中牺牲、负伤的志愿军战士!致敬,所有的志愿军战士们!你们是让中国屹立世界的不朽脊梁!

在电影《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公演之际,谨以此文致敬伟大的志愿军将士们!

(0)

相关推荐